8. 第八章 新晋弟子(一)
陈澜一边在前引路,步履从容,又一路尽职尽责地为众人指点解说,言辞温煦详尽:
“宗内弟子们的居所皆位于云栖峰,归一宗与其他宗门或有不同,弟子只分门内弟子与杂役弟子。门内弟子大多是如诸位一般,通过试炼入宗;而杂役弟子则大多是从幼时就长于宗内的孩子,他们有的是被长老从外面带回来的,有的则是被遗弃在山门外的婴孩。”
言及此,陈澜神色一正,道:“除了宗门弟子外,因山中灵气充沛,故而孕育出了许多灵兽。”
“他们都是自诞生起便生活在这片山中,此地便是他们的家园。”
“故而,宗门内严禁一切捕杀、伤害灵兽之举,违者将按门规严惩。这一点,望诸位师弟师妹牢记。”
众人皆点点头称是。
归一宗内群峰连绵,诸峰之间却离得不远,无数廊桥、悬道与石阶将其紧密相连。
这些通道或绕山腰,或跨幽谷,于云雾间若隐若现,织成了一张覆盖整片山峦的巨网,蔚为壮观。
众人行走其中,不时便遇到或独行或结伴的宗门弟子在廊道中匆匆而过,偶尔还有弟子会驻足与陈澜闲聊几句。
跟着众人走了半晌,云梨望着空中交错的廊桥石阶,终是忍不住向陈澜问道:“陈澜师兄,我们住在云栖峰,每日却要去别的峰听学修炼,宗门内又不让乘坐飞行法器,那每日都要走这么远的路吗?若是听学时辰很早,岂不是要半夜起来赶路了。”
云梨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望向陈澜,显然是都有此疑问,但因拘谨便未曾开口询问。
陈澜见状不由轻笑道:“我还以为你们都不准备问了呢。”他抬手指向纵横交错的廊道,“此条祖训立宗时便有,那时归一宗仅有一座主峰,故而步行本是常事。后来千年变迁,宗门不断扩张,但祖训不可违,才在各峰间建起这些通道。”
“云师妹所虑,正是我接下来要告知各位的。新晋弟子这三月内需每日卯时至明悟峰上晨课,因云栖峰与明悟峰相距较远,故而这三月内,宗门每日卯时前一刻会安排弟子接引诸位前往上晨课。”
“而每旬首日都会有长老师尊为众弟子讲学,讲学的地点各不相同,各位届时记得关注弟子玉牌即可。”
“师兄,”一名修士犹豫着开口,“除了晨课,其余讲学是否都需步行前往?”
陈澜微微一笑,神色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祖训在上,规矩自是如此。不过诸位可多向身边师兄师姐请教。”
他稍作停顿,正色道,“唯有一点切记——宗内严禁使用任何飞行法器,违者没收法器,罚扫明悟峰一月,且不可使用灵力。”
涂山媞一路都在静观宗内各峰分布,此时突然开口问道:“师兄,不知宗内藏书阁在何处?”
陈澜颔首答道:“宗门的总阁在主峰,共九层,目前只对门内弟子开放前三层,届时凭弟子玉牌即可进入。除此之外,各峰都有自己的藏书阁,其出入限制各不相同,由各峰长老自行制定。”
涂山媞听完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若有所思地垂下眼帘,却并未再次开口。
乾坤袋中的那枚月形玉佩自那日遇到灰袍长老后发出了几息微弱温度,此后便再无动静了,尽管此时涂山媞已身在归一宗内,却仍未有任何反应。
阿娘从不告诉自己那枚玉佩的来历,只说是有一次去人界偶然买到。
可她年幼时却分明瞧见过阿娘握着那玉佩垂泪的模样。
那时的小阿媞虽年幼懵懂却懂事聪慧,只问过阿娘一次,见阿娘不愿意告诉自己便不再问,只将此事深深埋入心底。
此次下山,涂山媞便将那玉佩设法偷了出来,既然阿娘说玉佩是在人界买的,那定能在人界寻到一丝线索,只是没想到一下山便玉佩便有了异动……
或许,该去一趟宗门的藏书阁探探究竟了。
思索间,位于云栖峰的弟子居所到了。
面前是整片依山而建的白墙青瓦的楼阁,层层叠叠,依山而上,直至隐入云雾之中。
这些楼阁样式统一,皆为两层小楼,自带庭院,远远望去,竟似一座建在山中的城池,一眼望不到边际。
“此地便是云轩,”陈澜指着眼前绵延不绝的阁楼群,“整座栖云峰的向阳面都是弟子居所。每栋小楼住四名弟子,彼此相邻却又独门独院,既方便往来,又不失清静。”
众人随陈澜走向云轩入口,只见一座飞檐翘角的阁楼矗立在建筑群前方,门楣上悬着“云轩理事处”的牌匾。
一位身着月白道袍、发髻一丝不苟的女修正端坐案前,手执玉简记录着什么。
见陈澜带领众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