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 36 章
嬷嬷问唐晴,唐晴赶紧笑道:“大约是入乡随俗,吃了这边的饭菜喝了这边的水,就变得和大清人一样了。”
这话怎么说呢,他们信就好,不信……也没法子,毕竟唐晴那黄色的头发,不像是染出来的,至少大清现如今是没有这样的染发技术的。
太后又问英吉利是什么样子的,唐晴挑一下简单的来说,比如街道是什么样子的,农场是什么样子的。
屋子里的人都挺捧场,顺着太后的话往下问。
又有人笑道:“英吉利也不过如此,我听说那边的人还茹毛饮血,街上到处是牛粪马粪呢,咱们大清才是繁荣昌盛呢,唐姑娘来了大清,日后也算是能享福了。”
这话说的,唐晴要真是个英吉利人,怕是就要忍不住了。
但顿了顿,唐晴还是老实说道:“这位夫人说的话不太准确,各处有各处的好,您若是只觉得自家的东西好,那就成了坐井观天。”
那夫人的面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你说本宫是青蛙?”
唐晴无辜:“没有啊,我什么时候说青蛙了?”
妠喇夫人赶紧起身赔罪:“荣嫔娘娘恕罪,唐姑娘对汉话不太精通,她说话不利索。”
唐晴就做出茫然的样子来,真当自己没听懂。
妠喇夫人都有些无语,她又不是没和唐晴说过话……那汉话说的,一串一串儿的,就没见打过磕绊,她要是汉话说的不太好,这满大殿的,估计没几个说得好的。
哦,除了皇贵妃和德贵人,皇贵妃是自幼习读汉书,德贵人则是跟着皇贵妃学了汉书的。
像是荣嫔和惠嫔,她们都是正经的满人出身,汉话是能说,但是要正经的论文章诗词,她们是不行的。
哦,扯得远了,妠喇夫人赶紧将思绪拉回来,扯一下唐晴,示意她起身,唐晴茫茫然起身,正在这会儿,太后发话:“好了好了,唐姑娘说的也没错,皇上总说,汉人也是有许多很好的东西的,他就时常请汉人来讲书,也不能只看见自家的好,看不见人家的好。”
唐晴使劲点头:“对,只觉得自家好,看不见别人家好,那叫固步自封。”
既然康熙是个好学的,也愿意融会贯通汉文化,还愿意学西洋文化,那后来怎么大清就成了那样呢?
哦,原来是后人不中用啊。
这个后人,是从哪个开始的呢?雍正,乾隆?
再后面的,唐晴就不知道了,她就知道康雍乾,以及嘉庆慈禧。
这么说吧,但凡上过电视的,她都有点儿知道。
妠喇夫人捏一把她,刚说了你汉话说的不是很好,你就非得要露一手是不是?
旁边紫衣服的妇人,唐晴现在已经知道她是皇贵妃了,一边笑着一边招手:“唐姑娘,那你们英吉利的文章是什么样子的?”
唐晴沉思了片刻,开始背诵莎士比亚的诗。
文艺复兴是哪个国家的来着?对不起,记不住了,瞎背吧,反正这屋子里的人更不知道。
她英语说的好,又流畅又抑扬顿挫的,听的一屋子人都好奇,还有忍不住跟着学的,一个单词念的古古怪怪。
唐晴就去纠正,她们就笑闹成一团,好像念的是个笑话一样。
唐晴有些无奈,果然和自己之前想的一样,她这会儿,怕就是个杂耍的猴。
幸好,康熙来得快,见唐晴也在,就笑着和太后说自己学英吉利话的事儿:“儿子最近也学会几句,回头皇额娘若是想学,儿子可以教教您。”
太后赶紧摆手,开玩笑呢,她连汉话都不学,何必再吃苦逼迫自己去学英吉利话呢?
太后就催促康熙:“吉时快到了,你快些去坤宁宫吧。”
祭祀的事儿,女人是不去的。
康熙来了又走,一屋子的女人叽叽喳喳,太后大约也觉得闹腾的慌,索性就让她们散了,各自回去。
妠喇夫人自然是要跟着惠嫔走的。
唐晴本来是对皇贵妃有些好奇,走一步看一眼的,皇贵妃就忍不住笑:“本宫看唐姑娘可爱,想和唐姑娘说说话,妠喇夫人可允许?”
妠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