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结仇
刘希希看着还在打的两人,感觉他们一时半会还分不出胜负,准备带几个人强行进入驿站。但是这时候,赵穆带着人过来了,“郡主,陛下有旨,让您带着人回去。”
“我回去?不回,凭什么……呜呜呜”轩辕翊早就料到刘希希不会听话,特意派了两个身体力壮的宫女来,直接上手捂着刘希希的嘴,把人强行带走了,随后赵穆叫住了还在跟牧原交手的望舒,让他停手,等解决后,向牧原作揖:“牧统领,这次真是对不住了,郡主年纪小,不懂事,还望王爷不要怪罪。”
“这个请赵大人放心,我家王爷大人有大量,不会放在心上的。”
“那就最好不过了,告辞。”
笑盈盈的把人送走后,牧原就沉下了脸,转身回到了霍延所在的书房:“王爷,郡主他们回去了。”
“跟人交过手了?看样子对方武功并不弱啊,要不然你也不会纠缠这么长时间。”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牧原知道那个叫望舒的并没有使出全力,要不然他不一定是其对手,“目前看来,郡主身边的这个护卫应该不是普通人。”
“皇家暗卫吗?”
“暗卫?郡主身边那个小鬼是皇家暗卫?是皇帝给她安排的?”
“按照先帝的那个性子,不会把暗卫直接留给小皇帝,应该安排给了轩辕玥。”
“?这个先帝还挺有意思,不信任自己的儿子,信任自己的妹妹。”
“先皇和长公主两个人少年之时就互相扶持对方,兄妹之情远超过旁人。再加上当年轩辕玥冒着生命危险去巫族给他取药,如果不是轩辕玥在巫族闹一场,我也不能轻而易举的将巫文拐出来。”
“说起来倒也是。”
“对了,外面那流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听起自家王爷问起这个,心虚不得了的牧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支支吾吾的说不知道,他去查一查。
“算了,都是人们胡说八道的饭后谈资而已,不必在意,谣言止于智者,相信过段时间就没人提起来了。”
“王爷说的是。”
严修打听完消息后,赶回凌老的住处禀告:“师傅,我都查清楚了。那个郡主的确是快十四岁了,据说再过两个月就是她十四岁的生日了。”
“再过两月,现在九月,也就是她是冬天的时候出生的,十四岁。”凌老掰着指头算着,“时间算是对得上,但是这地点不对啊。”
“师傅,您在嘀咕什么呢?”
“严修,你现在马上回北疆去,帮我取一样东西回来。”
“回北疆?师傅,这一来一回至少得十天半月,到底什么事……”还没等严修说话,凌老就给他一个棒槌。
“听老夫的话,现在立马收拾东西给我回去一趟,路上不准耽误,取了东西马上给我回来。”
看着自己师傅严肃的样子,严修知道估计此事关系重大,点点头表示了解,转身回去收拾东西出发。
等严修离开后,凌老陷入了沉思,希望自己的猜测错误,要不然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大理寺中,轩辕玥和苏青,崔赟三人围着一具尸体查看,“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李大人会死?不是安排了人按照观察他吗?”
“殿下,我们的人跟着他去了陈家茶园,在那看见他和贺大人在一起吃酒,也没旁的人,就,放松了警惕。等贺大人离开后,迟迟不见李大人出来,我们的人觉得不对劲,进去查看,才发现人已经死了。”
“贺峰怎么说?”
“贺大人知道李大人死活,吓傻了,一直说什么都不知道,跟他没关系。”
“估计跟贺峰关系不大,但是以防万一,还是把人看起来吧。另外,对于李大人身边的人都着重调查一番。”
“是,微臣明白。殿下,还有一事,就是尚嬷嬷那里,她还是什么都不肯说,每次微臣问她,她总说她认罪,让微臣不要再查了。加上死者的儿子一直在催着结案,其他人也在施压,这边恐怕已经拖不了多久了。”
“崔赟,你继续调查李大人的事情。苏青,你跟本宫来。”
“是。”送走轩辕玥和苏青后,崔赟站在原地,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他告诉自己,长公主和苏青只是谈正事而已,其它的根本没有什么。
“殿下,你叫我有什么事情?”
“我让暗卫的人调查了一下胡嬷嬷,发现自从她离开公主府之后,就带着我赏赐的银钱离开了京城,回到了她的家乡原阳。还好距离京城不是太远,暗卫到那打听发现她回到家乡后,就嫁人了,因为嫁妆不菲,嫁的人家虽然是继室,但是在当地还可以。她有个继子,在父亲去世后,就分家了,胡嬷嬷和她儿子并没有得到特别多的家产,再加上她那个儿子被宠惯了,败家的很,没多久她们的日子就不太好过起来。”
“尤其是她还想让她的小儿子继续读书,可是当时连束脩的费用都掏不出来了,后来据那个夫子回忆,胡嬷嬷让他宽限几天,她回去拿钱,结果没两天,就把银子给他送来了。说到这点就很奇怪了,本宫当年虽然给了她一笔钱,但是十多年的时间,再加上个败家儿子,她怎么可能会剩下?那么,她后来又冒出来的钱是哪里来的呢?”
“之后,我让人从她儿子的同学那套出来话来,她那个儿子有次酒后失言,说有个大官一直给她娘钱,所以他们家一直是衣食无忧的。本宫就在想,这个大官又是谁?更重要的是,几个月前,本宫昏迷醒来,发现在本宫屋里躺着的同样昏倒的胡嬷嬷,但是由于当时本宫又不慎滑到昏迷,再醒来时,她人却不见了,事后,本宫也安排人找过,却没找到。时至今日,她再次出现,却被尚嬷嬷杀了,而尚嬷嬷却干净利落的认罪。所以,本宫一直在想,胡嬷嬷手里肯定捏着某位大官的把柄,而这个把柄还跟本宫有关。要不然,尚嬷嬷不会这么轻而易举的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