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 19 章
送礼这个事,应寒栀是万万做不出的,她心理上就不认同这个事儿,也迈不出这个坎,无论什么人,宣扬这个事儿是多么的对,她都不以为然。
但是,她也曾好多次怀疑过自己,这样的观念真的对吗?这样是不是就真的如长辈们所说,叫做情商低、融入不了社会、成不了大事?
大事成不成得了先不说,小事上应寒栀就遇到了麻烦。
比如现在,关于她的报销问题。
“你没先问问你部门的人怎么弄吗?”财务室的吕大姐扫了一眼应寒栀双手递上的材料,都不需要翻看,就知道不行。
应寒栀见对方丝毫没有伸手要接材料的意思,就知道多半是有地方不合规矩,财务嘛,总是很严谨的,她能理解这个工作岗位的性质。
“可能有些我没太问清楚。”应寒栀怎么可能没问,相反,她很认真地请教了几个人,并且细心地整理了材料,然而现在,她只能先把错误都归结在自己身上打道回府。
但是回去再问倪静和黄佳不现实,现在手上这一版报销的材料还是应寒栀请了她俩喝奶茶之后,才在她们有一句没一句的指导之下完成的。
有些细节问多了,黄佳会直接来一句:境外的公务支出报销其实我们也没实操过,毕竟和主任出差这种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
倪静还在一边附和:是呢,在这儿工作这么久,都没有出国出差的机会,你是真的运气好,刚来就赶上了。要是报销下来真有补贴,下回我也得争取了,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应寒栀只能好脾气地无视这俩人的阴阳怪气,当初不愿意出差泼了那么多冷水的是她们,现在反过来说没机会没运气的也是她们。
忙完一天的工作,应寒栀在快下班的时候,准备再去陆一鸣那边碰碰运气,不过她也没抱多大希望。
“哟,稀客。”陆一鸣看到某人到来,打趣道。
“忙不忙?”应寒栀客套寒暄,话音刚落不禁有点想发笑,她这不是明知故问嘛。
只见陆一鸣面前的电脑显示屏是黑的,呈关机状态,他的桌面干净整洁,几乎没有杂物和工作文件材料的堆积,而且他本人已经穿上了全黑色的冲锋衣休闲外套,背了个精致运动挎包,再配上一顶带logo的潮流黑色渔夫帽,棕咖色的发色配上这不知道是天然的还是染烫的卷发弧度,不知道的,以为他是要去某个潮牌秀场的明星或者模特。
“下班了?”应寒栀改口问道。
“准备中。”陆一鸣看了眼墙上的钟,一本正经地关掉空调,转头看向应寒栀说,“还有五分钟,坚守岗位,咱不迟到早退,也不浪费单位一滴水和一度电。”
“……”
“找我什么事?”陆一鸣太清楚应寒栀了,这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
“出差的报销你弄了吗?”应寒栀直切主题。
“没有。”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弄?”应寒栀笑得灿烂,“要是可以的话,抽空教一下我。”
可能怕陆一鸣拒绝,应寒栀还补了一句,表示自己可以帮忙:“到时候我把你的报销一起弄了,你也省事不是嘛。”
陆一鸣摊手,遗憾表示:“不好意思,报销这活儿我真不会,也没弄过,教不了你。”
“那……要不咱们一起去问问别人?”
陆一鸣皱了皱眉,明显对这个提议不是太感兴趣。
“多少钱的事儿?你确定你的能报?”他问。
“能不能报这不是得看了具体文件和操作指引才知道。”
“你公务卡办了没有?”陆一鸣又问。
“没有……”应寒栀答。
陆一鸣默默翻了个白眼,甚至有点想笑:“那你瞎忙活什么呢?”
“没有公务卡就报销不了吗?”应寒栀有点急了,“当时出差走得急,我刚入职没几天,也没人告诉我要办这个。”
“所以我说,报销麻烦得很。”陆一鸣对这些和钱沾边的事儿从来都是无所谓的态度,他一个工资卡都从来不看的人,让他填一堆单子、贴一堆票据、再找人签字层层审批?想想也不可能。
他看应寒栀愁眉苦脸的样子,开口劝道:“你就当为国家财政做贡献好了。”
“……”
“走,陪我去吃个晚饭,顺便给我挡一挡桃花。”陆一鸣盛情邀请,“结束之后,你的报销,我私人给你。”
小几千块钱,对于陆一鸣来说,甚至不够一顿饭钱,所以他觉得应寒栀目前烦恼的问题,在他这里很好解决。
但是应寒栀却无法接受他的提议,即使小几千对于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她也依旧摇头拒绝了。
对陆一鸣说了句下班愉快,应寒栀转身离开,回自己办公室。
同事们已经陆陆续续下了班,经过垃圾桶的时候,里面两杯未动的奶茶让应寒栀驻足沉思了许久,本就有些心烦的她心中突然生起了一股无名火。
其实她也不喜欢喝奶茶,咖啡这些也基本不沾,一是不喜欢那种口感,二是对咖啡因极度敏感喝了会睡不着。
但是出于礼貌,她从来不会把别人请的这些饮料原封不动地扔掉,还是扔在办公室的垃圾桶。
不喜欢喝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喝一口再扔,也可以拿远一点扔,她们唯独选了最让应寒栀难堪和不爽的这一种。
点单之前,应寒栀还特意挑选了她们平时经常点的那个牌子,未曾想,主动的示好,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可以想见,不被喜欢的,不是这两杯奶茶,而是点这两杯奶茶的人。
把退回的报销材料放在一边,应寒栀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坐了好一会儿。她点开自己的手机银行app,无意识地下滑刷新了再刷新,看着不动的余额发呆。
这余额,距离她在京郊买一个小房子,还有不小的距离,这个月工资尚未到账,出了一趟差,倒是花了比平时还多的钱,垫的这部分和补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报下来。
开不了源,只能尽力节流。
应寒栀决定,加班再把郁士文要求的汇报材料和信息稿件磨一磨,然后到了晚上的饭点,正好可以再去食堂把晚饭解决掉。
说起来,从出差回来,应寒栀就没见过郁士文几次,即使见,也都只是她远远的从自己工位上看他步履带风地经过,或独自一人,或周围簇拥着好几个中层处级干部,一边走,一边谈事。
郁士文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