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海上马车夫的野望
北海的浪涛拍打着荷兰共和国的海岸,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内人声鼎沸。1602年3月20日,一个前所未有的巨无霸企业在此诞生——荷兰东印度公司(VOC)。
股东们的欢呼声中,一个红发男子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科恩——未来的荷属东印度总督,此刻还是个年轻的董事,但他眼中已燃烧着改写世界贸易版图的野心。
“先生们!”公司首任总督奥登巴内费尔特高举授权状,“从今天起,我们不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个海上帝国!葡萄牙人垄断东方贸易的日子到头了!”
科恩快步走到巨幅世界地图前,手指重重戳在马六甲海峡:“这里是咽喉!葡萄牙人扼守此地八十余年,现在该换主人了。”他的手指又移向澳门,“而这个——是中国的大门。谁控制澳门,谁就掌握丝绸、瓷器和茶叶的钥匙。”
与此同时,在**之外的澳门,安东尼奥正对着一份来自果阿的紧急情报皱眉。情报详细描述了荷兰人的动向:他们的船队已绕过好望角,在爪哇建立据点,甚至试图与日本直接贸易。
“这些荷兰乞丐...”安东尼奥用葡萄牙人对老对手的蔑称骂道,“在欧洲**不够,还要来东方捣乱!”
林弘仲接过情报细看,面色渐凝:“情报说他们的战舰更大更快,火炮射程更远。而且...”他指着一行小字,“他们似乎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
危机感首次真正笼罩澳门。此前葡萄牙在远东的主要对手是零星海盗和明朝官府,现在却要面对一个拥有国家背景、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专业竞争对手。
转机来得比预期更快。三个月后,一艘破损的葡萄牙商船逃回澳门,带来了惊人消息:荷兰舰队突袭了马六甲外的葡萄牙商船队,击沉两艘,俘虏一艘。
“他们的战舰像鬼魅一样快!”幸存船长惊魂未定,“火炮比我们的更精准!最可怕的是...”他压低声音,“他们似乎有我们完整的航线图。”
安东尼奥立即下令加强澳门防务,同时派快船前往马六甲和果阿报警。但更深的忧虑在他心中滋长:荷兰人不仅带来军事威胁,更带来商业威胁——他们的贸易模式更高效,商品价格更低廉。
林弘仲通过中国商人网络获得更多情报:“荷兰人不像你们只追求奢侈品。他们大量采购普通瓷器、粗丝绸,甚至草编工艺品——这些都是大众商品,利润更稳定。”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月夜。澳门海域突然出现不明船影,不是常见的中国帆船或葡萄牙卡拉维尔船,而是三艘修长迅捷的弗鲁特船——荷兰人的典型战舰。
“敌袭!”警钟响彻澳门。炮台火炮轰鸣,但荷兰船队灵活避开,反而绕着澳门半岛航行一周,仿佛在**侦察。
更令人不安的是次日清晨。一艘小艇被冲上岸,上面放着封信——不是给葡萄牙人,而是给香山县衙的,用拉丁文和中文书写:
“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致中国皇帝:吾等乃荷兰共和国使臣,愿与贵国直接通商。葡萄牙人实为海盗,霸占澳门,垄断贸易。若允我等贸易,价格可半,且愿助剿海盗...”
这是精心设计的离间计。安东尼奥气得几乎撕碎信纸:“这些叛徒!在欧洲**,在东方捣乱!”
汪鋐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没有立即拒绝荷兰人,反而派人“询问详情”。明朝官员的实用主义此刻显露无遗:既然有新玩家入场,何不趁机压价?
林弘仲洞察危机:“大人!荷兰人这是要取代我们!他们若得势,绝不会像我们这样尊重大明法度。”
他列举荷兰人在爪哇的作为:强占港口,强迫贸易,甚至**土著。“这些红毛夷比佛郎机更凶残,更无信义!”
汪鋐沉吟不语。次日,他同时召见葡萄牙代表和荷兰使者——后者竟已抵达广州,显然早有准备。
会谈充满**味。荷兰代表德·哈恩咄咄逼人:
“葡萄牙是已被西班牙吞并的**之民,凭什么独**国贸易?我荷兰共和国乃独立国家,愿与大明平等建交。”
安东尼奥反击:
“我们与大明有协议,岁纳地租,遵守法度。尔等不过海盗之流!”
德·哈恩立即出示“证据”:葡萄牙人与海盗交易的记录、私筑城墙的草图、甚至与日本秘密贸易的账本——这些机密泄露表明澳门内部已被渗透。
汪鋐不动声色,但显然听进去了。会后,他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