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苏珊的战略眼光
苏珊适时地接过了话头,她的视角则更加宏观,
带着大英帝国曾经的荣光与现实的落寞,说到:
“陈小姐道出了南洋华人的心声。
而从更广阔的棋局来看,
党,您的存在,
也完美契合了当前国际格局下某些大国的‘需要’。”
她走到地图前,碧蓝的眼睛扫过欧亚大陆说到:
“现在是1961年秋,
柏林墙刚刚竖起,东西方对抗的焦点在欧洲,剑拔**张。
美国的主要精力,被牢牢牵制在柏林危机和欧洲的防务上。
肯尼迪总统虽然年轻气盛,但也不敢轻易在欧洲方向冒险。”
苏珊指向东南亚,露出一丝苦涩而自嘲的笑容说到:
“而在远东,大英帝国……
我们昔日的贵族们,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苏两个超级巨人,
以‘民族自决’和‘反殖**义’为名,
联手拆解我们经营了数百年的,全球殖民地体系,却无能为力。
马来亚的紧急状态刚结束不久,余波未平。
在这种无力回天的颓势下,
‘掺沙子’,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不让任何一个单一势力,无论是美国还是北方,完全主导东南亚,
就成了我们大英帝国残存智慧的最后选择。
离岸平衡术,是我们的老传统了。
而您,党,在南洋总督府的这个政体里,恰好就是一颗绝妙的‘沙子’!
您既能牵制北方影响力的过度南下,
又能对美国过度的军事存在形成一定的制约,
还能为英国资本和影响力在东南亚保留一个重要的支点。
扶持您,
符合伦敦某些老派势力,和情报机关的战略考量。”
苏珊指向地图上的吕宋说到:
“再看美国人。
劳德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拉拢您?
因为他们在东南亚需要一个稳固的支点。
目前只有吕宋一个。
但您知道吗?
吕宋国内的反美情绪正在快速抬头!
民族主义浪潮汹涌,
要求美军基地撤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人需要一个备选方案!
一个在吕宋局势失控时,能立刻顶上的战略支点!
而扼守南海航道、拥有天然良港、
并且有您这样一位‘合作者’的南洋总督府,就是他们眼中最理想的‘备胎’!
所以他们才不惜血本,用那些‘老家伙’和‘优先权’来拉拢您。”
陈秀梅最后总结,目光灼灼地看着党建国说到:
“所以,党生,归根结底,我们所有人——
南洋华人、英国人、甚至包括现在急切的美国人——
选择支持您、不希望您回去、
甚至希望您扎根南洋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
您能给我们所有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巨大利益!
您在南洋创造的财富、
您掌握的独特技术前瞻性、
您构建的潜在力量、
以及您作为平衡者的独特位置,
都代表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英国和美国,绝不会坐视,您这样的人物,
一直无条件地为内地效力,所以他们才会下血本拉拢您,
甚至不惜容忍您的一些‘底线’。”
党建国默默地听着,手中的烟已燃尽大半。
苏珊和陈秀梅的分析,
如同一把把手术刀,将他所处的困境、各方势力的盘算、以及他自身的价值,
如同庖丁解牛一般,剖析得淋漓尽致,血淋淋地展现在他面前。
党建国长长地吐出一口烟圈,
烟雾缭绕中,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更带着一种锐利的自省说到:
“你们……
什么都想到了,什么都算计到了。
从南洋的工业布局,
到香港的顾问公司,
再到用劳斯捆绑劳德……
甚至我个人的婚姻和未来,
都在你们的棋盘之上。”
党建国抬起眼,目光如电,
直视着陈秀梅和苏珊,
问出了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
“那么,告诉我,在你们这个宏大的计划里,
我党建国本人的存在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个听话的傀儡?
一个高级的经理人?
既然你们南洋有资源、有人才、有关系网,
英国人有情报、有经验,
美国人有资本、有市场,
你们完全可以绕过我,甚至……
架空我。
为什么还需要我,站在这个位置上?”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直指整个方案的核心。
陈秀梅和苏珊的神色都变得无比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