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请王爷,收回成命
这一日,新华城的大都督府门前,出现了一道前所未有的景象。
以致仕大儒,曾官至太傅,门生遍布天下的郑玄为首。
数十名在士林中德高望重的老者,身着最隆重的儒服,面容肃穆,手捧着一卷厚厚的**,一步一步,走到了王府门前的石狮子下。
在他们身后,是近千名闻讯赶来的读书人。
他们席地而坐,静默无声,笼罩在整个王府上空。
郑玄,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须发皆白,但腰杆挺得笔直,眼中带着一种为道统而死的决绝。
他虽然早已不问政事,但江澈的全民公学之策。
在他看来,已经触及了儒家传承的根本。
“我等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郑玄的声音苍老而洪亮,响彻广场。
“今日,我等便是要为往圣,继那即将断绝的学问!”
“请王爷,收回成命!”
“请王爷,收回成命!”
更远处,那近千名学子,亦随之山呼,声势浩大,仿佛要将这天都给掀翻。
府门前的亲卫们,手按刀柄,面色紧张。
他们见过千军万马的冲锋,却从未见过这等以礼为兵,以势压人的阵仗。
府内,莫青快步走到正在书房内批阅公文的江澈身边,低声道。
“王爷,郑玄带着人堵在门口了,声势浩大,您看……”
江澈头也未抬,只是淡淡地问道:“马远那边,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莫青一愣,随即答道:“回王爷,国债认购的款项已全数入库,并按照您的吩咐,全部铸成了新版的新华币。”
“启明学堂的工地,工匠们三班倒,通宵劳作,地基已经完工了。”
“格物院那边也传话来,说新教材的雕版样品,今早卯时便已完工。”
“好。”江澈这才放下手中的笔,缓缓站起身,脸上没有丝毫怒意,反而带着一丝平静的微笑,“既然客人都来了,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走,我们去会会这些‘为往圣继绝学’的大儒们。”
当江澈的身影出现在王府门口时。
原本喧闹的广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年轻的统治者身上。
郑玄上前一步,浑浊的老眼中精光一闪。
他将手中那卷汇集了千人联名的**高高举起,沉声道。
“老臣郑玄,参见王爷!此乃南华夏洲千名士子之心声,万民之意愿!
“恳请王爷过目,悬崖勒马,收回那全民公学与国债发行之策!
“此二策,前者乱纲常,毁人伦;后者寅吃卯粮,乃**之兆啊!
“郑公言重了。
江澈微笑着,却并没有去接那份**,反而对着郑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外面风大,诸位老先生都是我华夏的瑰宝,若是在我府前吹坏了身子,是本王的罪过。
“来人,备车,请诸位老先生随我走一趟。
郑玄等人愣住了。
他们预想过江澈的雷霆震怒。
预想过江澈的敷衍了事。
甚至预想过江澈会直接派兵驱赶。
可唯独没有想到,江澈会是这般平静,甚至可以说是热情的反应。
“王爷……这是何意?
一名大儒疑惑地问道。
“诸位引经据典,说的都是书本上的道理。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江澈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今日,我便带诸位去看看,我江澈所要走的,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道!
他没有给众人拒绝的机会。
亲卫们已经请着这些大儒们,上了一排早已备好的马车。
郑玄等人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跟着江澈一同前往。
他们倒想看看,这位年轻的王爷,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马车没有驶向朝堂,也没有去任何衙门。
而是直接驶向了新华城中一处守备最为森严的建筑。
王家内库。
这是独立于户部国库之外,直属于江澈本人的金库。
当那两扇厚重的精钢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