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骆驼巷
苏慧娘后怕地拍着胸口,眼圈微微发红。
“老天爷,幸亏夏儿你心细,这要是住进去,染上病可怎么得了啊!”
林知夏也是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愤懑和无奈。
想要在京城住下并不容易,黑心肝的人也不少,连这等凶宅都有人迫不及待地往外租。
二人刚走出巷子,刚才那位指点她们的老婆婆还在门口择菜。
看到她们这么快出来,脸色也不对,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没成吧?那家虽然便宜,但做事不地道……”
林知夏见老婆婆还愿意搭话,心念一动。
她从随身带着的包袱里摸索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她们在船上没吃完留下的一点油炸小鱼仔。
小鱼仔炸的酥脆可口,掀开油纸包时还带着些焦香。
林知夏走过去,脸上露出一点乖巧的笑容,将油纸包递过去。
“婆婆,多谢您刚才指点。这点小零嘴您尝尝,是我们从家乡带来的。”
老婆婆有些意外,看着那包喷香的小鱼仔,又看看眼前这虽然衣着朴素却眼神清亮,说话也妥帖的姑娘,心肠便软了。
“不瞒您说,那屋子……确实住不得人,我们初来乍到,实在不知道这京城哪里能有我们这等穷苦人安身的地方。
您见识多,能否再给我们指条明路?哪怕是城外也行,只要便宜干净些。”
老婆婆闻言,又看了一眼站在旁边满面愁容的苏慧娘,轻叹一口气。
她接过小鱼仔,捏了一条放进嘴里嚼了嚼,眼中透着诧异,随即脸上露出笑意。
“嗯,这个小鱼仔香!姑娘有心了。”
林知夏见状,知道有戏,忙开口道谢:“多谢婆婆了。”
老婆婆压低了些声音,甩了甩手上的菜叶子,朝着城外的方向指了指。
“你们呐,也别光在城里钻这些死胡同了,像你们这样来京城找活路的外乡人,大多不住城里。贵!看到那边没有?”
老婆婆起身指了指官道的方向。
“出城往官道走,大概三里地,有个地方叫骆驼巷。那儿靠着山,地方偏,房租便宜,一个月估摸着**百文钱,也能租下一个像样的小院!”
骆驼巷,听着以为是巷子,但其实是个大杂院。
那一片从前是个小村子,但后来从外地来的人多了,那边的村长就将房子租给外地人。
渐渐地村子里的人靠着收租住进城里,外乡人反倒占据了那个村子。
现在的骆驼巷很少能看见一直住在里面的村民了。
骆驼巷离城里远点,干活得赶早。
但官道附近有不少山,去山上捡点山菌子、挖些野菜晒干,勤快点的,总归是饿不着的!
林知夏面上的笑意越发真诚,“婆婆,我们着急出城,就不拉着您多聊了。”
“诶!赶紧去吧!如今不比夏日,天黑得早!”
老婆婆得了林知夏的炸鱼仔,笑着同她们二人告别。
骆驼巷并不难找,林知夏二人出了城门后,一路上沿着官道走,问路只要开个头,其他人就知道了。
但到骆驼巷时,日头已经西沉,天边只剩下一抹昏黄的余晖。
深秋的夜晚,太阳一旦下山,很快就会黑下来。
林知夏借着黄昏的余晖,看清了骆驼巷的全貌。
低矮的土坯房,歪歪扭扭的篱笆院,胡乱搭建的茅草棚子挤挤挨挨地凑在一起。
狭窄的土路被车轮和脚步压出深深的沟壑,污水顺着路边的浅沟缓缓流淌。
空气中混杂着炊烟、牲畜粪便和淡淡的霉味。
虽破败,却也比那死过人的小房子多了几分鲜活的生活气息。
林知夏顺着土路往前走,这边的房子比之前看到的好一些,规整且干净。
甚至有些带院子的房屋前还种着菜,瞧不出是什么品种,但挤在一起,生机勃勃。
林知夏正想找人问租房的事,一个流里流气的声音突兀响起。
“哟!哪儿来的小娘子?长得可真水灵!”
母女俩一惊,转头看见一个穿着邋遢不讲究,眼神浑浊的年轻痞子靠在土墙边。
他见林知夏看了过来,立刻冲着林知夏吹口哨,脸上挂着不怀好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