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寻石料
吃完饭,林禾去翻了翻竹焙笼里的桐油籽。
“娘,烘干了吗?”
王三娘手里拿着给大妞二妞换洗的衣服。
“没有,估计晚上还得烘。”
林禾说着,将竹焙笼底下的炭盆拉了出来,又往里添了半盆火星,盖上一层薄薄的灰塞到焙笼下面。
次日一早,林禾起床打开竹焙笼时,随便抓的一把桐油籽都已经干透了。
“娘,咱们去摘棉花吗?”
沈大山从身后冒出来,话中带着些期待。
他之前路过棉花地见过长在棉花杆上的棉花,瞧着白白的、软软的,像天上的云似的。
他活了快二十年,还没见过长在地里的活棉花!
“时辰还早,早上潮气重,棉花摘下来染上潮气很难晒干。”
林禾将手中的桐油籽扔进竹焙笼里,转身对沈大山道:“你随我去石坑一趟。”
“去石坑干啥?”
沈大山不解,但不妨碍他立马跟上去。
靠近茶树林的地方有一处石坑,石坑靠近山脚的位置,里面有不少形状大小各异的碎石块。
附近的村子里应当有采石场,有些石块留在采石场占地方,又不能扔在官道上,就被运到山上堆着。
久而久之,这山上的石坑越多堆多。
后来估计是采石场没了,也就没有继续运石块过来。
秋日的早晨,露水已经挂满野草。
林禾和沈大山一路往下走,裤腿都被打湿了。
沈大山走在前面,到地方的时候,他攥着裤腿能挤出来不少水。
“娘,这些石料这么多,只要带两块回去做石磨,眼睛都得挑花。”
沈大山弯腰,随手翻开一块带着青苔的石块,下面还跑出来两只小虫子。
“做石磨的石料不能太软。”林禾弯腰从竹筐里拿出一把巴掌大的小铁锤。
“像沙岩就不行,磨不了几次齿就秃了,磨出来的粉也粗。”
她指尖划过一块浅褐色的石块,指甲蹭下些细小的沙粒。
“你看,一刮就掉渣,肯定不成。”
林禾其实不算懂行,只是当初为了给山上订石碑的时候去过一家刻石碑的店。
她当初为了省下些预算,在网上买的石料很差,没等碑上的字刻完,石料就先裂开了。
店里的老师傅当时教过些辨认石块的技巧。
只是没想到真的有用到的时候。
学到老活到老真不是一个假话,学到的东西总有一日能派上用场。
林禾提着小铁锤,挨个走向那些颜色偏青灰,看起来更敦实的石块。
铁锤敲在石面上,声音各不相同。
敲在一块表面看似平整的石块上时,“咚咚”的声响闷得像被棉絮捂住。
林禾皱了皱眉,指尖敲了敲石块表面,“这里面八成有暗裂,声音散,不聚气。”
再往前走两步,铁锤落在其他石块上敲了敲,听声音都不尽如人意。
但敲了一圈后,锤子落在另一块半埋在土里的石块上,一声脆响突然响起。
林禾立刻停下脚步,蹲下身。
这块青灰色的石块大半陷在湿润的泥土里,只露出约摸巴掌大小的一块。
表面摸上去冰凉坚硬,没有明显的层理,也看不到一丝裂纹,只有几道浅浅的,被雨水冲刷出的细痕。
她又把铁锤举高些,重重敲了三下。
“铛!铛!铛!”
每一声都很清亮。
当初做石碑的老师傅就说过,石块敲出这样的声音就是花岗岩。
“就是它!”林禾眼里亮了亮,指尖顺着石块边缘划了一圈,“致密的花岗岩,比寻常石头沉,也耐磨,做磨盘正好。”
沈大山一听,立刻撸起袖子,露出结实的胳膊,从背上卸下那把沉甸甸的大铁镐。
镐头又宽又厚,刃口闪着寒光。
他先是弯腰,用镐尖一点点刨开石块周围的泥土。
泥土湿润,裹着细小的草根和碎石,一镐下去,便带出一大块泥团,落在旁边堆成小堆。
刨到石块底部时,他双脚分开站稳,膝盖微屈,双手紧握镐柄,猛地将镐尖楔进石块与地面的缝隙里。
“嘿哟!”
腰腹发力,沈大山手臂上的肌肉绷得像铁块。
只听“嘎啦”一声闷响,石块终于被撬得松动了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