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传出
日子就在这忙碌而充实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
在周逸尘忙着勘测井位的同时,向阳大队的社员们也没有闲着。
周逸尘前脚刚画下圈,后脚这家人的男丁们就抄起了铁锹和镐头开始挖井。
院子里,院墙外,那些被画上圈的地方,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工地。
男人们光着膀子,黝黑的脊背在阳光下闪着油亮的光,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都顾不上擦一把。
挖出来的土,被一筐筐地运走,堆在不碍事的地方。
一口井,往往是几家人轮班上阵,人歇家伙不歇,进度快得惊人。
而作为总指挥的高建军,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他早就拿着周逸尘画的压水井图纸,找到机械厂的刘主任,让他帮忙打造压水井的配件。
因为不确定最后到底要打多少口井,配件只能先做一批出来。
但好在这压水井的配件,对于机械厂的工人来说,确实不算什么高精尖的活儿。
打造这些配件,顶多也就几天的功夫。
可这挖井,纯靠人力往下刨,一口六七米的深井,没个十天八天根本下不去。
估计等所有配件都打造好了,这边的水井还没挖通呢。
太阳落下又升起,时间就像那不知疲倦的独轮车,滚滚向前。
转眼,八天就过去了。
这八天里,周逸尘几乎把脚印踏遍了向阳大队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一户人家,是六队队长周兴田的本家侄子。
当周逸尘用铁锹的木柄,在院墙外的一棵歪脖子柳树下,敲定最后一个位置时,跟在身后的高建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完了?
忙活这么多天,高建军也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周逸尘点点头,将那把已经和他混熟了的铁锹递还给主人,拍了拍手上的灰。
“高叔,都看完了。
“一个不落。
话音刚落,跟了他们八天的人群,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噢——!完事喽!
“咱大队家家户户都能打井喽!
这欢呼声,比过年放鞭炮还要响亮。
从这一天起,整个向阳大队,彻底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放眼望去,屯子里炊烟袅袅,但更多的,是各家院里院外扬起的尘土。
叮叮当当的镐头凿石声,哗啦哗啦的铁锹铲土声,还有人们嘹亮的号子声,汇成了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一首最质朴,也最激动人心的交响曲。
家家户户,都在挖井。
家里的男人是挖井的主力,一锹一镐,都是对未来好日子的期盼。
女人们也没闲着,烧水送饭,或者帮着把挖出来的土一筐筐地运走。
就连那些半大的孩子,也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小泥猴,拿着小铲子有样学样,或者帮着大人跑腿传话。
老人们则蹲在不碍事的墙根下,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浑浊的眼睛里,是藏不住的笑意。
几十年来,向阳大队从没像现在这么热闹过。
也从没像现在这样,所有人的心都拧成了一股绳,朝着一个地方使劲。
事后,高建军还让李会计统计了一下。
向阳大队一共六个生产队,二百四十七户家庭,其中完全可以在自家院子里打井的有八十五户。
井位选在院墙外,离家不超过三十步的,有七十二户。
剩下的九十户,因为地质条件或者房屋太过密集,两户或三户合用一口井,井位都选在了所有人取水最方便的中间位置。
加起来,整个向阳大队要打一百九十七口井!
相信等这些井全部打完,向阳大队就是井最多的大队了。
整个松岭县,底下十里八乡,好几十个大队,所有的水井加起来,恐怕都没有他们向阳大队多!
而且他们打的还是省力又干净的压水井!
这事要是传出去,得羡慕死多少人?
向阳大队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是瞒不住人的。
这不,连公社的梁**都得到了消息。
……
青山公社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梁国栋**正捏着一份文件,眉头微锁,听着马主任的汇报。
“**,向阳大队那边,动静闹得有点大了。
马主任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和担忧。
梁国栋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