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特别的村子
听从方明远的安排,景澄带着五人进入走进了梨花村。
梨花村内的房屋大多是用泥土和木头搭建而成,看起来很简陋。
此时正是午后,村民们大多在田间劳作,偶尔能看到几个老人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孩子们在村口追逐嬉戏,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景澄走到一位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的老人面前。
他拱手说道:“老人家,我们是路过的商人,迷路了,想向您打听一下,这玉华山山脚下,最近有没有看到过陌生人或者车队经过啊?”
老人抬起头,看了看景澄,又看了看他们身后的衙役,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却还是笑着说道:“陌生人?车队?”
随后,他好像听不到似的,摆摆手表示没听到。
景澄提高音量:“老人家,你们有没有看到过车队,很多的马车和箱子!”
那老人倒是听清了,点点头:“陌生人不就是你们嘛,至于车队,我们这梨花村地处偏僻,很少有人来,更别说车队了。老爷,你们是不是走错路了?”
“我们……”景澄还想再问,却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扛着锄头从田间回来。
他看到景澄等人,立刻放下锄头,快步走了过来,警惕地问道:“你们是谁?来我们梨花村干什么?”
“我们迷路了,想向老人家打听一下路。”李淮月笑着解释道,“顺便问问最近有没有看到过陌生人或者车队经过。”
那男子不耐烦道:“老人家耳背,脑子不清醒了,你们有什么事问我就行。”
“哦。”景澄拱手说道:“我们想问下最近有没有看到很多马车,上面很多箱子。”他比了比大小:“大约……这么大。”
中年男人皱起眉头,说道:“你们不是迷路了?问这个干嘛?”?男子警惕的神情引起景澄的怀疑,但景澄还是解释道:“我们之前的一队人马路过这里,带了一些东西,所以想问问。”?“哦。”那男子冷冷淡淡,“没见过,我们这梨花村很少有外人来,也没看到过什么车队。你们要是迷路了,沿着村外的小路一直往前走,就能回到官道了。”
说完,中年男人就扶着老人走进了屋里,关上了房门,显然不想再和景澄等人交谈。
景澄心中满是疑惑——这村民的反应,未免太过奇怪了。
他们又在梨花村内走访了几户人家,得到的答案都大同小异。
村民们都说没看到过车队经过,也没见到过什么箱子,而且对他们的态度都很冷淡,甚至带着一丝警惕,似乎在刻意隐瞒着什么。
影大悄悄靠近景澄,提醒道:“这些男丁都异常强壮,身材魁梧,双手布满老茧,走起路来脚步稳健,不像普通的庄稼人,像是常年习武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
景澄点头,他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他们的土地也太肥沃了,一点都不像偏僻村落该有的样子。”
众人这才注意到梨花村的土地,全是金黄的麦子,理论上来说,这个时节根本不是麦子成熟的时候……
几人走到村外的田地里,看到几个村民正在劳作。
他们的动作娴熟,力气也很大,一锄头下去,就能挖起一大块泥土。
景澄走上前,笑着说道:“老乡,你们这小麦长得真好啊,看起来产量肯定很高。”
一个村民抬起头,看了景澄一眼,语气平淡地说道:“我们这地方水土好,所以小麦长得好。”
“那你们这小麦的生长周期,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的快啊?”景澄问道,“我看这小麦的长势,似乎比其他地方的小麦要早熟一些。”
村民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是啊,我们这地方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小麦的生长周期确实比其他地方快两个月左右。”
景澄又问了几个关于农业的问题,村民们都回答得很敷衍,随后就以“要干活了”为由,不再理会他们。
与此同时,方明远在六里沟村的探访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六里沟村和梨花村一样,村民们对他们的态度很警惕,都说没看到过陌生人或车队经过。
不同的是,六里沟村主要是种的棉花,同样是因为土地肥沃,水源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