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槐花盛开
几人最终选出的扦插条均是一尺长短,留三四芽眼。
林禾手拿柴刀斜削下去,红薯藤的断口利落。
每根插条下端削出斜面,能增大生根面积,但顶端切口则更加平齐,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林禾将处理好的插条整整齐齐码放进簸箕里,王三娘收拢了扔在一边的老茎,装在喂鸭子的陶盆中。
另一边,沈大山已扛着锄头在那半亩闲地里忙活起来。
锄起锄落,深翻尺许。
他将板结的土块敲碎耙平,顺势捡出里面的碎石草根。
草木灰均匀扬撒,黄色的土壤上染上灰白,杀菌的同时也是给土壤增加肥力。
沈大山熟练地开沟作垄,转动锄头,垄背拍实。
沟深大约只有半掌,宽一掌有余,垄与垄之间,留下两尺宽的间隙,便于日后行走打理。
半亩田,沈大山一个人,花费整个下午的时间才完成,新起的田垄线条分明,泥土蓬松。
傍晚,天气阴凉,正是扦插的好时机。
林禾挎着满筐红薯藤条来到地头,一家人紧随其后。
她挽起袖子,拿起一根藤条示范。
只见她捏住藤条顶部,斜面朝下,顺着垄脊,指尖发力,稳稳插入土中约三寸深。
两芽入土固根本,两芽朝外迎风长。
株与株之间,严格保持一掌的距离。
沈大山看一眼就明白了,他从前下地没少干活,虽然没扦插过红薯藤,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他挽起袖子立刻动手,从竹筐中拿走一把红薯藤握在手上,学着林禾的样子精准入位。
一插一按,动作又快又稳,株距整齐划一。
王三娘带着大妞二妞跟在后面,仔细地将藤条按间距排放好,方便沈大山操作。
人多力量大,等全部插完,才过去一个时辰,太阳沉到山的另外一边,留下一些余晖在天边。
沈大山提来一大桶清水,“娘,水我放在旁边了。”
“好!”
林禾拿起水勺,小心地沿着垄沟慢浇,让水分充分渗透,直至每株根部泥土都润成深赭色她才停下。
浇完水,林禾转身再次拿起锄头,锄刃刮起细土,轻轻覆在沟渠上。
一层薄土盖上,既能保墑防蒸发,又能抑制杂草,还让幼苗更加稳固。
放眼望去,新插的红薯苗成行成列,嫩叶微微挺立,在微风中轻颤,点点新绿为整个土地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林禾直起酸痛的腰背,望着这片新种下去的红薯藤,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辛苦归辛苦,但总归有盼头。
忙完地里的活,一家人拖着略微疲惫却满足的身躯往山洞走。
夕阳的余晖把影子拉得老长,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湿润气息。
“姐姐,你闻到没有?好香啊!”
二妞鼻子最灵,走在前面却忽然停下脚步,仰起头使劲嗅了嗅,“是一股甜丝丝的香味!”
众人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小路旁不远处的坡地上,矗立着一棵老槐树。
此时正是花期,树上缀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花穗,有的已然盛放,像一串串小巧玲珑的风铃,在晚风里轻轻摇曳,散发出浓郁醉人的甜香。
有的却还是青绿色的花苞,紧紧闭合着,等待绽放的时机。
“这还有一棵槐花树啊?之前都没注意过。”王三娘来来**走了好几趟都没发现。
二妞这么一指,她才发现。
林禾也瞧见了,不过她早上也是从这条路上过来的,当时走得匆忙没发现。
想来也是槐花还未开的缘故,没有香味,槐花树长得又高,隐在茂密的树丛中,还真不容易发现。
林禾看着树上的槐花,笑道。
“这花开得正好,半开未开的时候最甜!咱们摘些回去,晚上正好用鸭蛋炒一盘,清新香甜!”
一听有好吃的,二妞立刻来了精神。
她第一个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就想够那低垂的枝条。
可惜她个子矮,蹦了几下也只碰到几片叶子。
沈大山见状,大步走过去,他个子高,手臂也长,轻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