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割脂
沈大山看得眼睛发亮,伸手想碰,被林禾拦住。
“先别急,还得凿承脂槽。”
她在“V”字尖角正下方量了一掌宽的距离。
“这儿得凿个向内向上的小凹槽,刚好卡陶罐口。”
这次她没拿木锤,直接用大拇指推凿尾,一点点往韧皮部里陷。
“槽不能深,不然罐口卡不住,但也不能浅,松脂容易从缝里漏。”
凿好后,她从竹筐里拿出个粗陶小罐,把罐口往凹槽里一放。
罐口刚好嵌进去,边缘紧紧贴住树干,连一丝缝都没有。
“卡得真准!”
王三娘凑近一点看,眼神中透着惊奇。
她从前只看到过松树上插贝壳,每隔一夜都需要去收。
在松树上卡罐口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接下来就需要绑罐了,咱们选的藤韧劲儿足,外头裹着一层,晒干裂了也不怕,里面还有一层。”
林禾拿起提前捋顺的树藤,绕着罐颈缠了两圈,打了个活结,留出大半截的藤尾。
她扶着陶罐调整角度,确保罐口正对着“V”字尖角,才把藤尾往树干上绕。
林禾一边说一边解释。
“这个树藤得绕三圈,每圈都要勒紧,最后打个死结,不然罐里松脂满了,或者刮大风,容易掉下来。”
她拉了拉藤结,确认纹丝不动,才直起身,退后两步打量着旁边那棵松树。
“大山,你看明白没有?”林禾擦了擦额角的汗,把锤子递给沈大山,“你来试试看。”
“行!”
沈大山本来就有些跃跃欲试,看见林禾递过来的锤子,顺势接下。
他挽了挽粗布袖子,抬起手,手掌裹住刀把,挥刀的力道比林禾沉得多。
第一刀下去,“咚”的一声,老树皮大块往下掉。
“慢着!”林禾赶紧拦住,“别削着韧皮部!你看,就削到露出浅黄的层就行,跟我刚才那样。”
沈大山挠挠头,收了收力气,柴刀的角度也调了调。
“哎,知道了,这韧皮部跟嫩豆腐似的,我还得再收敛着些力气。”
他凿主沟时,手臂肌肉绷着,木锤敲下去的声音比林禾响,凿出来的沟又直又深,就是边缘有些**糙。
王三娘见他这般,主动开口。
“大山凿得快,剩下的细活我来。”
王三娘蹲下身,接过小凿子。
她手指纤细,捏着凿子尖轻轻刮着沟槽边缘,把**糙的韧皮屑一点点刮掉。
“你看你弄出的沟边,有凸起的地方,松脂流到这儿就卡住了,得修得溜平。”
她刮得仔细,连“V”字尖角处都用凿尖蹭了蹭,确保没有阻碍。
王三娘修完沟槽,林禾拿起陶罐,先在罐口边缘抹了点湿泥。
“这样能贴得更紧,不漏脂。”
林禾说完,就将陶罐稳稳卡进承脂槽。
“诶,我记下了。”
王三娘绑树藤时,她绕得比林禾还整齐,藤尾打了个双死结,还拽着晃了晃。
“牢固,刮大风都掉不了。”
林禾站在旁边看着,忽然指着“V”字沟。
“你们看,渗脂了!”
三人都凑过去,只见几滴透明的松脂正从沟壁慢慢渗出来。
松脂像水晶珠子似的,顺着斜面往下滑,到尖角处稍顿一下,“嗒”地滴进陶罐里。
沈大山手上握着柴刀,咧嘴笑。
“真成了!这法子比我以前瞎凿管用多了。”
沈大山在沈家村为了赚些银钱,也想过要上山割松树脂。
但每次割出的量都很少,他原本以为是树不行。
现在看来,也许是人不行。
王三娘瞧见越来越多的树脂开始往外流,也笑着点头。
“还是娘厉害,连角度都算得这么准。”
林禾擦了擦手上的木屑。
“这都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按规矩来,树不伤,脂也采得多。”
林禾最开始不懂,瞧见村民在树上用刀画口子,也开口制止过。
还是其他一起巡山的前辈们同她解释,她才弄清楚村民们的手法是不会伤害树木的。
林禾始终记得前辈的那句话。
住在这里的人,远比我们这些护林员更懂得如何爱惜山林里的一草一木。
护林员守的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