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旧案新疑,稚子仁心
皇帝下令三司会审靖王谋逆案,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靖王府被抄,钱家产业被封,族人软禁,但审讯结果却令**失所望。靖王的党羽要么是无名小卒,要么早已咬毒自尽,查抄所得也只有些贪腐证据,并无谋逆实证。
显然,靖王在事败前已抹去所有关键痕迹。他用自己的死,成功将所有罪责推到钱家身上,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被外戚利用的愚蠢“受害者”。
御书房内,皇帝怒不可遏,将宗卷摔在地上:“废物!一个死去的靖王,就把你们耍得团团转!”
傅云堇虽面色苍白,神情却很平静:“陛下,靖王心思缜密,经营多年,不会轻易留下把柄。他临死前攀咬皇后与钱家,正是要离间君臣,动摇国本,这才是他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计。”
皇帝颓然坐下:“朕何尝不知。可若无钱家支持,他一个闲散王爷,哪来的财力豢养私兵?”
“所以,此事不宜大动干戈。”傅云堇建议,“钱家在江南根基深厚,若仅凭靖王一面之词便定下谋逆重罪,恐引起江南动荡。臣以为,明面上可放缓审查,只究其贪腐,以安人心。”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暗地里,派一信得过之人,以巡查盐务为名南下彻查。顺着钱家的脉络,定能挖出靖王的真正同党和私兵的铁证。”
“信得过的人……”皇帝的目光最终落在角落里百无聊赖的林修文身上。
林修文立刻站直,干笑道:“陛下,您别看我,查案这细致活**不来,您另请高明吧!”
皇帝被气笑:“你寻回太子有功,本想封你个京营副统领,既然你不要……”
“别啊!”林修文眼睛一亮,“副统领好!**!”
“想得美。”皇帝哼道,“朕现在有更重要的差事。封你为‘江南巡盐御史’,赐尚方宝剑,准先斩后奏。去江南,把钱家的底给朕翻个底朝天!办好了,京营统领的位置给你留着。”
林修文瞬间垮下脸,但最终还是一咬牙:“行!我去!但我有个条件!”
“说。”
“我得带上若琼和她的龙影卫!顺便培养一下感情。”
皇帝思索片刻,竟点头应允:“准了。”
事定后,傅云堇送林修文出宫,林修文一路抱怨,傅云堇拍着他的肩笑道:“能者多劳。等你回来,就为你和若琼操办婚事。”林修文这才转忧为喜。
傅云堇回府,林以棠已在等候。她谈及那个“影子”太子,说他聪慧而沉郁,学东西很快。傅云堇告知,陛下有意认其为义子,封郡王,送去皇陵守陵,这已是最好的结局。
“对了,”林以棠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落入傅云堇耳中,“我去瞧过太子殿下了。”
傅云堇从一堆宗卷中抬起头,目光落在她身上,示意她继续。
“他……太懂事了,懂事得让人心疼。”林以棠回想起那个瘦小的身影,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几分怜惜,“明明只有十岁,心里却像砌了一堵厚厚的墙,谁也走不进去。但他问起了那个‘影子’的去处。”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我告诉他,那孩子会被送去一个安静的地方,了此残生。太子殿下听完,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他不会再开口。”
“然后,他从自己的份例里,挑了最好的一套湖笔徽墨,还有一刀澄心堂纸,托我转交。”
林以棠看向傅云堇,一字一句地复述着那个孩子的话:“他说:‘他替孤受了十年的罪,这些,就当是孤还他的。’”
书房内,一时静得落针可闻。
傅云堇握着笔的手停在半空,一滴浓墨从笔尖坠落,在雪白的宣纸上晕开一个刺眼的黑点。
一个被窃取了十年人生的孩子,回到这危机四伏的宫中,面对一群陌生的亲人,他心中没有怨恨,反而是对那个替代者的偿还。
这哪里是孩童该有的心性。
傅云堇缓缓放下笔,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那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大周有此储君,是国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