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阴雨绵绵
林禾把蕨菜都塞进陶锅里焯水,两个陶锅都被塞得满满当当。
等陶锅再次打开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嫩草的清香。
“大山,拿两个陶盆过来。”林禾话音刚落,沈大山就抱着两个陶盆过来。
林禾将陶锅里焯完水的蕨菜全部捞出来,放在陶盆里晾凉。
莫约一刻钟的功夫,林禾搬着小板凳坐在陶盆前,拎起一根蕨菜撕成三缕后重新放在陶盆另外一边。
这不是什么需要技巧的活儿,王三娘也带着两个孩子围在陶盆边帮忙撕蕨菜。
沈大山拿起柴刀,把白天带回来的柴都劈开,又分出一些被雨水打湿的柴放在火堆边,另外干了的柴都被他整整齐齐码在角落里的草垫上。
“娘,咱们要不要再割些茅草回来?”王三娘还念着草垫能换钱的事情。
她看着编出来的草垫都用在家里了,想多做些放着下次下山的时候换钱。
“茅草就不用了,可以去割些棕树叶回来。”
茅草现在正是换新叶的时候,新长出来的叶子嫩,韧劲不够,用来编东西不合适。
要想编东西,现在的棕树叶更合适。
而且林禾下了一趟山,发现草垫这些东西,大部分人应当舍不得钱买,要换也只能和卖货郎换。
卖货郎的木箱里,要么是实用的东西,要么就是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
比起草垫,用棕树叶编些小玩意儿或许更受卖货郎欢迎。
“等雨停了我去。”沈大山上次就带回来一大堆棕榈皮,自然知道哪里能找到棕树叶。
沈大山劈完柴,也坐了下来帮着一起撕蕨菜。
捻着头,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将蕨菜撕成一条条的小缕,丝滑又解压,还有点上瘾。
几人闲聊着,陶盆里的蕨菜就没了。
“娘,咱们这些蕨菜晾在哪里?”沈大山抱起一个陶盆,在山洞看了一圈,也没有合适的地方。
“不用晾,放在竹焙笼里烘着就行。”林禾说话的空隙已经将竹焙笼搬了过来。
林禾将竹焙笼架在拢好的碳火上,又把撕好的蕨菜铺在竹焙笼里,最后再盖上竹罩。
外面的雨断断续续下着,山洞里林禾重新添了几根粗柴,在暖烘烘的火堆边安心躺下。
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众人都慢慢入睡。
这段时间作息规律,林禾已经有生物钟了,到时间就会醒。
醒来第一件事,林禾就将浸泡着粮种的水换了。
洗了把脸之后,又去瞧了瞧切好的土豆块和红薯块,确保没有发霉和腐烂的迹象才放心。
“娘,我去放鸭子。”沈大山提着两个竹笼往水潭走。
王三娘也煮了土豆和红薯。
早上的温度低,外面飘着一层薄雾,但幸好没下雨。
等沈大山放完鸭子回来,林禾就让王三娘带上煮好的土豆红薯一起出门挖地。
山间的早晨,就算没有下雨,杂草和灌木上都会挂着水珠,更不要说昨晚还下了雨。
几人一路走到梯田,不止裤脚被打湿,连小腿处的裤子也湿了。
双胞胎个子矮,即便走在后面也没能逃过,连头发上都带着露水。
幸好到了地方之后,山对面泛起点点金光,隐隐有放晴的趋势,吹来的风也带着暖意。
昨晚下过雨,刚翻好的地里都积满了水,不过上层的田埂中间特意留了个口子,好让水顺着坡度往下流。
上面的旱地只微微湿润,下面的水田确实积了不少水。
林禾踩着田埂往下,将裤腿挽到大腿处,脱了鞋踩进泥地里。
沈大山和王三娘也跟着下来了。
水田翻耕讲究深耕碎土、平田保水。
昨天走得急,下面的水田都是沈大山翻的,有好些地方都只是挖动了一下,根本没往深了挖。
今日主要的任务就是深耕碎土,将田里结块的土打碎,再清理出里面的杂物。
说起来简单,但看着这么多的水田,林禾只觉得任重道远。
沈大山在前面挖开土壤,林禾和王三娘在后面跟着碎土,大妞二妞就跟在后面帮忙捡枯枝和碎石。
农忙的时候,男女老少都要来帮忙,这是和上天在抢时间。
错过了季节,再想种也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