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4 高考和招工考试
第十四章
陈爱梅的事情和话就像是锤子一样狠狠砸在赵佳佳的头上。
赵佳佳感觉脑袋里一跳一跳的疼,心里像是压了一块石头,呼吸都有些困难,她又想起来爸妈和邻居阿姨说的话。
陈爱梅把压在心底的话说出来,身上那种压抑的气息都消失了,她的眼睛是哭过的红肿,却笑了起来:“佳佳,你请我喝汽水吧。”
赵佳佳毫不犹豫地说道:“好!”
陈爱梅把头靠在赵佳佳的肩膀上:“等到我工作,就可以请你了,再也不用觉得还不上你的礼,不管你送我什么,我都不敢要了。”
赵佳佳不知道陈爱梅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爱梅,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哪怕之前陈爱梅说嫉妒赵佳佳,在赵佳佳心中,她依旧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她们两个会一起做值日卫生,虽然两个人家的方向不一样,可是她们会约在校门口,就算只有短短的从校门口到教室的路,她们也会开心的一起上下学。
陈爱梅因为家庭的情况,有自己的想法,她很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也很怕失去唯一的好朋友:“佳佳,因为我们是好朋友,所以我才不能一直占你便宜。”
赵佳佳虽然还是心里沉沉的,却也笑了起来:“走,我们喝汽水去。”
陈爱梅应了一声,两个人高高兴兴的出了医院。
医院对面就有两间小房子,里面卖一些生活用品和吃的东西,这些价钱虽然贵一些,却已经不用票了。
生活用品大多是卖给那些来看病住院的人,很多人都是知道这里医生的厉害,从周边赶过来的,东西自然带的不齐全。
赵佳佳买了两瓶橘子汽水,找了附近的马路牙子坐下,等喝完还了汽水瓶,两个人也要分开各自回家了,只是到了路口,赵佳佳问道:“爱梅,你会有自己的家,所以不要为放弃你的人难过,好不好?”
陈爱梅毫不犹豫地说道:“好。”
赵佳佳就笑了起来。
陈爱梅看着赵佳佳说道:“要记住我的话。”
赵佳佳点头:“我会的。”
两个人分开各自回家,赵佳佳却远没有在陈爱梅面前表现的那般豁达开心,她甚至是有些茫然的。
今天学校放假,赵建国不用去学校,就跟着朋友出去玩了。
而厂里还要上班,赵军和李秀兰这会并不在家中。
赵佳佳站在家门口,看着安静却又有些昏暗的屋子,有那么一瞬间竟不敢踏进去。
女人出嫁后,就没有了家。
出嫁。
出,离开。
嫁,家。
很奇怪,父母是她的家人,以后的丈夫和丈夫的父母,也该是她的家人,偏偏她没有家了。
赵佳佳深吸了口气。
可那又怎么样?
在一切没有发生的时候,赵佳佳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杞人忧天。
如果一切发生了,她也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
赵佳佳沉默地先把家里打扫了一遍,就回小屋复习了。
高考的那两日,大家都很默契地避开了考场,路上也多了维持秩序的公安,就连平日里喜欢出门玩的青年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的人和事情都在为高考让步,在为这些参加高考的学生提供便利。
赵佳佳手里拿着书,有些出神地看着窗户外面的风景,她的窗户正对着学校的方向,可是离得太远,她根本看不见。
大屋里赵建国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李秀兰坐在他的对面糊火柴盒。
赵建国写了会就停了下来:“去年高考的时候还没有这么严。”
李秀兰头都没抬:“这说明一年比一年重视了,你好好学习知道不?到时候考到北京,我和你爸还没去过天安门,没看见天安门升国旗。”
赵建国闻言根本没过脑,直接问道:“既然国家一年比一年重视,那怎么不让我姐参加高考?我姐那成绩说不定就能考到北京的大学了。”
屋子的隔音并不好,而且不管赵佳佳还是李秀兰都没有关屋门,哪怕赵建国和李秀兰就是正常讨论,赵佳佳也听的一清二楚。
赵佳佳看向被自己放到一旁的钢笔,她感觉自己被钢笔刺的眼睛疼。
李秀兰已经糊好了一个火柴盒:“你姐是女孩,离那么远做什么?安安稳稳才是最好的,你看看周围谁家姑娘跑那么远的,要是出点事情,怎么办?”
“妈,你就不怕我出事。”赵建国并不喜欢学习,闻言不满地说道:“我也不想离家太远去上学,等我上完高中就去当工人。”
李秀兰虽然舍不得儿子,却更想儿子有出息:“那怎么行?男人就要有出息,得多见世面,等你上完大学再回来也行,不想去北京的话,河南大学也不错,离家近而且也很好,大学生还分配工作,说不定就让你坐办公室当领导。”
赵佳佳低着头,听着她妈的话,河南大学离她家确实很近,所以有些事情就好像一层遮羞布。
听着李秀兰叮嘱赵建国学习的话,赵佳佳拿过了侯千里写的笔记。
今天侯千里要去参加高考,她希望侯千里有一个很好的成绩。
高考结束后,街道上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而铝厂的招工考试时间也到了,上街区多了许多陌生人,有些人是住在亲戚家、有些人住在招待所、旅社,还有一些家里实在没钱的,就花点钱借住在了周围村子里。
考试的那一天,赵佳佳和几个同学早早就到了考场门口。
和之前高考相比,铝厂招工考试监管就松了许多,不过也有公安维持秩序,毕竟有不少外来者,谁都担心出事。
赵佳佳他们这些铝厂子弟自然而然的聚在一起,和那些明显是外来者的人拉开了距离,还有人时不时指着他们说一些悄悄话。
而那些外来参加考试的人也不靠近,他们看向赵佳佳这群人的眼神里有羡慕还有向往,目光落在卡布龙的袋子上的时候,也低声和身边的人说些什么。
明明都是来参加招工考试的人,却又无法融入彼此,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