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喜事
或许是那酒力太大,阿妩又着实睡了一大觉才醒来,醒来后日上三竿了。
一醒来就有雪蛤银耳羹端上来,说是皇上特意吩咐的,阿妩被宫娥服侍着略做洗漱,靠在榻前吃了,这才起来。
怡兰收拾床铺时,发现枕头底下竟压了一个绣锦红囊袋,用金红两色丝绳绑着。
怡兰便笑起来:“呀,这是皇上给贵人的吧,吉祥包呢!”
阿妩:“是吗?”
旁边蔚兰也凑过来看,一看连忙道:“是是是,这是皇上给的吉祥包,看,上面还绣着游龙呢!”
每年皇上都会准备一些,会给宗族中年纪小的,蔚兰曾经看到过。
阿妩一看,果然是的,当下拿起来,打开了,却见里面是吉祥如意的金锭子,还有一对小葫芦,那小葫芦不过豌豆大小,剔透好看。
她惊讶:“还有一对葫芦呢!”
这么小的小葫芦,竟不是金不是玉,而是正经的葫芦,天生天长的,也知道怎么长出来的,关键还完全一般大小,实在是稀罕。
阿妩见了,倒是喜欢,便干脆让宫娥梳掠时给自己戴上了。
过年时候大家穿葫芦景的补子,也会戴各种样式的葫芦,图个好寓意,现在有这种伶俐小葫芦,阿妩觉得好玩。
怡兰和蔚兰都喜滋滋的,觉得皇上疼爱贵人,将来有盼头。
怡兰笑眯眯地说:“往年没听说给其他妃嫔发吉祥包的,皇上疼娘娘,把娘娘当小孩儿疼呢。”
阿妩听着这话,心里却想起晨间景熙帝来时的种种。
她自然喜欢,也享受了,不过他非逼着她叫赜郎,她便觉无趣。
若是赜郎,以前她是叫的,可后来他不让她叫,她心里明白,是觉得她不配。
现在时过境迁,他愿意让她叫,她却是不愿意叫了。
这都是帝王因为情爱而给予的恩赐,可情爱最是虚无缥缈,今日喜欢你,让你叫了,那明日不喜欢了呢,又不能叫了?
不能叫了,却叫习惯了怎么办?
她只想踏实当她的宠妾,靠着帝王宠爱慢慢往上爬,若他能春秋长,她便能多得一些好,若哪日恩情寡淡,或者他不在了,那就再说。
她不知道的是,因晨间旖旎而险些耽误大礼仪的景熙帝,几乎一整日都有些神思恍惚,以至于祭祀时险些走错了台阶。
一直到晚间时候,在稍作歇息
时,恰身边有宗族中南福郡王陪着,两个人年纪相仿,昔日也曾一起听学射猎,算是比较熟稔。
于是景熙帝便问了南福郡王一个问题:“家中妻妾在房中闲谈,唤你什么?”
南福郡王听到这个问题,很是意外,不敢置信,几乎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
景熙帝面无表情,恹恹地道:“只是随口问问,罢了,不必回答。”
南福郡王福至心灵,突然间意识到了。
皇帝才纳的那小贵人,听说宠得跟什么似的…
他轻咳了一声,才试探着道:“陛下,拙荆素来端庄,往日都是唤臣熹郎。”
景熙帝面上不显,但显然是想听的。
南福郡王便小心地道:“若是家中那些妾室,便随意一些。”
他感觉景熙帝似乎还想他进一步,只好略显尴尬地一笑:“比如唤郎君的,爹爹的,哥哥的,亲亲的,总之乱叫一气,上不得台面,图个趣味罢了,倒是让陛下见笑了。”
上不得台面……
景熙帝听得这话,胸口仿佛被什么扯了一下,有些酸麻的痛楚。
这就是他昔日给阿妩下的评判。
此时也许他隐隐意识到了,但却并不真切知道,他这一生,穷尽一切,都再难换回那句亲密无间的赜郎。
哪怕敷衍一下也好。
阿妩很倔强,她认死理,有着孩子般的天真和残忍。
**********
阿妩收拾齐整后,时候也不早了,这会儿按说她应该去皇太后跟前讨个好,于是便去寻了惠嫔,惠嫔一看她发髻上的葫芦,便惊讶:“这是陛下赏的?”
阿妩想着同样是后宫的女人,景熙帝估计只送了自己,没送惠嫔,怕她心里有个比较,便含糊地道:“应是吧,在床头摸到的。”
惠嫔噗嗤一声笑出来:“可真疼你,还给你送了这个,这么小小一对,估计也要五百两银子了。”
阿妩一听,睁圆了眼,当即便要拿下来:“这不就是葫芦吗?”
她没看错吧,又不是金的,葫芦树上自己长出来的。
惠嫔看出她的心思:“这是手捻葫芦,确实是葫芦藤上长出来的,不过这么小的葫芦,形色完美,匀称好看,又恰好是一对,那就罕见了,可遇而不可求,其实这葫芦有个名字,叫草里金,那些文人墨客都追捧这个,这么好的一对草里金,五百纹银说不得都说少了。”
阿妩:“……”
她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发髻上的葫芦真怕掉了呢这么金贵比金钗金簪子贵重多了。
惠嫔见此便忍不住笑。
她想起景熙帝更想笑。
在她眼里那位帝王寡淡冷漠尊贵无双高高在上皇家权势富贵蕴养出的气度他眼里哪能有什么银钱他哪里缺了那些?
谁能想到有一日他那早就在朝堂上磨硬了的心竟然也能把区区一女子放在心坎上惦记着。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却竟是一位爱财如命的小东西。
一般人怎么想都想不到毕竟景熙帝和阿妩完全就不搭。
惠嫔甚至想着若阿妩真就跟了太子她战战兢兢进宫拜见了景熙帝得个长辈赏赐欢天喜地离开那似乎才对味。
可现在……
罢了这也不是她能想的。
当下惠嫔和阿妩一起前往昌寿殿今日内外命妇都要来昌寿殿热闹不过像惠嫔和阿妩这种一不会凑热闹二不爱拉拢干脆连同孟昭仪三个人就躲一边偷懒充个人数罢了。
谁知道也有些机灵的命妇竟特意攀上她和她凑近乎说话还颇为亲近。
阿妩猜着估计自己得景熙帝独宠的事已经传出去了外面的都是人精不敢得罪自己甚至想在自己这里讨个好。
不过阿妩却想得很明白大晖后宫为什么没戏文里妃嫔勾心斗角因为宫规森严一睁眼都是规矩什么都给你规定得明明白白所以别想整什么幺蛾子最后只能把自己整进去。
至于为什么大晖后宫妃嫔多寻常良家女也就今朝一个太子妃一个皇后来自侯门公府其他历代皇后据说多少寻常百姓出身这是因为朝廷最不惜后宫妃嫔参与前朝这些事。
而她宁阿妩出了宫她什么都不认识也不要想着认识她能做的就是勾搭景熙帝她就躲在景熙帝怀里抱紧景熙帝就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所以阿妩对那位命妇颇为客气
这时皇太后赐了御酒是御酒坊为了年节特意监酿的每个人那么一小盅于是众人恭敬地叩谢之后才举杯。
谁知道就在叩谢时外面恰有管弦之声响起阿妩不提防惊了一下心猛地漏跳一拍之后脚底下一滑直接跌倒了。
地上是柔软
的地衣跌倒也不会疼只是大庭广众之下实在是颜面尽失。
更让阿妩没想到的是她这么一跌竟牵扯到了一旁的宫娥宫娥捧着的御酒也洒了那御酒又恰好洒在对面端王妃娘娘裙摆上。
惠嫔看到也吓了一跳赶紧跪下来扶阿妩。
阿妩知道自己惹大祸了也不敢起身跪着请罪。
宫中规矩森严遵从规矩可得自在她如今冒失之下犯了错她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心里只能盼着景熙帝为自己解围可……景熙帝今日怕是忙着顾不上她。
皇太后扫了一眼:“**手毛脚的像什么样子。”
她这话一出旁边早有女官带了端王妃更换衣裙又有宫娥上前打扫皇后也笑着把气氛带过去众人便不再看阿妩。
阿妩低着头弓着腰小心地往后挪重新挪回自己座位
太丢人了……
很快宴席结束大部分都恭敬地叩谢离开一些亲近的会留下来陪着太后说说话。
端王妃自然也留下康妃便上前和端王妃搭话问起可曾受惊等等端王妃含蓄笑着道不曾。
不过话题一扯开康妃便提到了阿妩言语间对阿妩很有些谴责的意味。
阿妩自知理亏一再向端王妃谢罪。
端王妃倒是没太在意她知道景熙帝为了这小贵人连太后都找上了这可是景熙帝的心尖宠就一件衣裙她还不至于为这个有什么不悦。
当下反倒是安抚了阿妩几句让她不必在意。
阿妩感激但越发愧疚又觉得自己当时一惊一乍的实在莫名。
德宁公主正陪着太后说话不知怎么提起刚才来她便不满地埋怨道:“皇祖母往年过年时总是喜庆热闹今年可倒是好却出了这么一桩德宁也觉得面上无光呢。”
太后虽然觉得阿妩确实失了分寸不过也不愿孙女这么说只笑了下:“你啊多大点事倒是让你记在心里了。”
德宁哼了声小声道:“皇祖母父皇对她也未免太过宠爱了她如今戴着的那草里金定是父皇赏的父皇有什么好东西只惦记着她了!”
太后原本笑呵呵的听这话笑容便收敛了。
德宁见此正待继续说谁知道太后却道:“德宁咱们大晖的公主是金枝玉叶金汤玉水滋养大的要什么没有眼里怎么看中一个小物
件?你父皇宠着哪个妃嫔,随手一赏怎么了?谁稀罕那个?怎么,你倒是看在眼里了?”
德宁公主一听,脸色微变,知道自己错了。
太后淡扫了一眼旁边的康妃:“眼皮子也别太浅,不然回头嫁出去,夫家只笑话我们皇家不会教女呢。”
她是看不上康妃的。
德宁公主脸红耳赤的,要辩解,却不好意思,谁知道这时,恰好看到那边的方向,似乎众人都围着阿妩。
她便忙转移话题道:“皇祖母你看!”
太后看过去,果然见那边阿妩似乎倒下了:“这是怎么了?”
早有女官恭敬上前:“宁贵人晕倒了。”
德宁诧异:“这……”
该不会是惹了祸,吓成这样了吧?还是装的?装晕?德宁不敢相信,看着挺好看一小娘子,竟这么有心机?
太后当即命人将阿妩带下,再有人请了御医来过脉。
端王妃见此情景,也是蹙眉,心里难免犯嘀咕。
她弄脏了自己衣裙,自己也没说什么,如今可倒是好,竟然又晕倒了。
这小娘子能把帝王迷得团团转,该不会有些手段吧?
正想着,景熙帝却来了,他一来,众人纷纷跪下迎驾,哗啦啦跪了一大片。
景熙帝恰好得了空闲,过来给太后请安,此时听得阿妩晕倒,心中自是担忧,又十分不悦,
他自听了南福郡王的言语,细细想起往日,竟有些后怕,后怕之余便本能想弥补,这时候恨不得有个什么让他给阿妩示好,要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