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隔壁书院还真中了!
府试在省城举行,放榜与县试一样,都是在府衙门前张贴大榜。
若是院试、乡试这种取得正经功名的,才会报喜差役拎着铜锣上门。
凌河镇每年都有专门看榜单的报喜人,专门跑府城去挤大榜再返回凌河,拎着鞭炮铜锣沿街报喜,当然得中者也不会叫人空手而回。
“元化二十年凉州府凌河镇府试,第六十七名张振远!”
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在东临街另一头响起。
“元化二十年凉州府凌河镇府试,第二十三名杨永!”
“元化二十年凉州府凌河镇府试,第十八名佟俊山!”
“哎呀,佟老弟恭喜你啊,令公子得中府试第十八名,就等院试一过你家俊山便是秀才了!”
几乎东临一条街上的夫子学生全都出来了,柳氏学堂对面佟家夫子刚送走报喜人,闻听万钧道喜的声音,脸皮微妙一抖,转而笑道:“万兄说的哪里话,犬子不过十八名,勉强算个童生,都未考得廪生,还是你万老哥才高八斗,你的学生蒋公子可是连续考了县试府试前两场第一!”
“若这府试最后一场魁首仍是他,你万氏学堂可是出了个响当当的小三元啊!”
科举从白身到殿试,一共大大小小将近二十场考试,秀才之前县试、府试、院试皆魁首称为小三元,院试之后是为**。
若从县试开始便一路高歌猛进全是魁首,直至金榜题名取得状元功名则是六元及第。
纵观千古,中华史上三元及第者,寥寥十一人。
至于六元及第,周毅印象里的只有被老朱除名,最后落得满门抄斩下场的“黄观”一人。
一般情况下,小三元夺魁者,院试秀才功名上必有其名,而且很大概率会继续点为魁首,后续乡试中举毫无悬念。更何况,蒋济同的父亲就是本地知县。
按照大邕吏部考成,县辖之内乡试中举数量,乃是考核标准之一。
试问那个县令,在任期内出了个连续夺魁的小三元,岂会不成人之美,更何况这样优秀耀眼的人是自己的儿子。
东临街上热闹一片。
即便报喜的鞭炮声许久未响,其他学堂的人也都没有回去,而是在布满大红鞭炮纸的街上翘首以盼,视线从东到西,就等着一人的排名是否为魁首。
那人便是蒋济同。
万钧被佟夫子一番话,吹嘘得满面红光,故作谦虚道:“佟老弟说的哪里话,咱这一条街上学堂哪家不是人才济济,先生们饱读诗书,学生刻苦用功……”
说着他目光瞟向柳氏学堂,话音意有所指,“读书科举重天分,有些人,自诩才高八斗,可个人才学再高明也要看学生的资质,朽木粪土岂可耳提面命焉!”
万氏学子们,同样满目傲然。
何止柳氏学堂他们没放在眼里,整条东临街他们的学子他们都没放在眼里。
“这个老匹夫!”
街上虽然人多,但万钧声音不小,他那番话一字不落进了周围夫子学生的耳朵里。
柳氏学堂的人,顿时各个气得摁不住。
张子宸吸了吸说,“当着咱们的面贬低先生,他是报复吧!”
唐星宇斜着一只眼,一直盯着佟氏学堂那边,显然是气的不轻。
铁峰咬牙切齿,“不就个童生,待来年我必要下场考个魁首,叫他们再来讽刺我家先生!”
王若晖点头:“嗯嗯!”
万钧之流,不过逞口舌之快,话虽然说的刺耳,但还不至于叫柳三泰动怒,他静静观察着几个学生的反应,铁峰他们最早来学堂的自不必说。
王若晖性情怯懦,却也面露愤怒之情。
但让他意外的是,自个面前这个小不点,他……
片刻前,周毅拉着铁峰张子宸,悄悄说,明日放课后要往街上联通的茅房里扔鞭炮,当然是要挑准万钧蹲坑的时候,鞭炮也一定要是成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