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顺藤摸瓜
“镇里怎么样?”
林军更关心这个。
“放心吧,”
胡玉脸上露出了笑容,“供销社的小孙会计已经被控制,审讯进展顺利。那个代课老师和看水闸的老光棍也交代了不少问题。潜伏的网络正在被连根拔起。乡亲们知道你们的事迹后,群情激昂,民兵训练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家都说,有林镇长在,什么特务都不怕!”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林军脸上,温暖而明亮。
身体的疲惫和伤痛依旧存在,但心中充满了平静和力量。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园丁或许还在暗处窥伺,但广元镇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
觉醒的人民和坚强的组织,构成了真正的铜墙铁壁。
广元山的春天,在经历了严冬的考验和暗流的冲击后,终于焕发出勃勃生机。
田野翠绿,渠水欢唱,民兵的口号声铿锵有力。
林军知道,守护这片土地和平静生活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
但只要信念常在,人民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驱散不了的黑暗。
他望着窗外熟悉的镇子,目光坚定而深远。
老营被捣毁,如同斩断了园丁组织的脊梁。
广元镇内外潜伏的网络被连根拔起,供销社的小孙、代课老师、看水闸的老光棍等一众特务相继落网,审讯工作进展顺利,大量情报被汇总至山鹰的专案组。广元山的天空,仿佛一夜之间晴朗了许多。
林军在卫生院躺了三天,伤势稍有好转,便不顾医生劝阻,执意回到了工作岗位。
镇上的生产需要他,民兵建设需要他,更重要的是,那个如幽灵般消失的园丁,像一根刺,依旧扎在他的心头。
不彻底铲除这个祸根,他寝食难安。
山鹰那边的调查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对老营缴获的大量密码本、电台日志和被捕人员的交叉审讯,园丁组织的整体架构和部分历史被逐渐厘清。
这是一个解放前就已存在、潜伏极深、受境外某情报机构直接指挥的敌特组织,其核心任务就是长期潜伏,搜集**、经济、军事情报,并伺机破坏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
园丁是其现任最高指挥官的代号,**极其神秘,连核心骨干都未必见过其真容。
然而,关于园丁本人的线索,却寥寥无几。
此人极其谨慎,几乎从不直接露面,所有指令都通过密电、死信箱或单线联络员传递。
唯一有价值的线索,来自对老营一个负责电台通讯的技术员的审讯。
他交代,曾无意中听到园丁在一次紧急通讯中提到过一个词——老地方,并严厉斥责对方忘了老师的规矩。
“老地方老师?”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成为了追查园丁的最后希望。
“老师这个称呼,之前墨砚秦馆长也提到过。”
山鹰在秘密会议上分析道,“这很可能是指园丁的上线,或者是他极其尊敬的前辈。而老地方,必然是某个对园丁具有特殊意义、极其隐蔽、且他能放心使用的联络点或藏身处。”
调查范围被再次缩小。
山鹰调动了所有资源,对广元县及周边地区所有与人名、地名、机构名进行秘密排查,尤其是那些有历史问题、或与敌特背景有牵连的线索。
同时,对已知的、与园丁组织有过交集的所有地点进行复查,寻找可能被忽略的“老地方”。
林军则带着民兵和公社干部,对广元镇及周边山区进行了最后一次拉网式排查,重点搜索那些废弃的房屋、窑洞、矿坑,以及任何可能藏匿人员的隐秘角落。
胡玉也利用采访的机会,走访镇里的老人,旁敲侧击地打听解放前本地有没有绰号或名字带老师的人物,或者镇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老地方。
几天过去了,排查工作毫无进展。
就在大家有些气馁之时,胡玉那边传来了一个不起眼的线索。
镇东头一位九十多岁、有些糊涂的老奶奶,在听胡玉闲聊时,喃喃地念叨了一句:“老师?……以前学堂的周先生……好像有人这么叫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