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文思泉涌,吾师懂我
“是方子期!”
“是他指使我将小抄放进他考舍内的!”
“只是小人不愿意做此事,所以就将小抄替换为常见的四书五经的内容,为的就是不影响乡试的公平!”
“这个方子期见小抄内容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才会对我发难!”
“对!就是这样!”
“大人!”
“方子期是幕后主使!”
“都是他指使我的!”
中年胥吏红着眼,他要放手一搏了。
反正这件事做失败了,上面的人也不会放过他。
与其如此,倒还不如牺牲自己拉方子期下水,如此一来,上面看他如此卖力的份上,或许还能照顾一下他的家人。
“所以,你承认参与了科举舞弊之事了?”
“按大梁律!”
“胥吏参与科举舞弊之事,且造成重大影响!当夷三族!”
方子期微微一笑道。
“夷…夷三族?”
“不…怎么可能……”
中年胥吏傻眼了。
他就得了那几百两银子。
还有夷三族的风险?
玩呢?
“我…我没有…没有参与科举舞弊……”
“我是被胁迫…胁迫的……”
中年胥吏面无血色,颤颤巍巍道。
但是很快中年胥吏就找到了方子期言语中的破绽。
“你说科举舞弊造成重大影响才会夷三族!”
“现在…现在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
中年胥吏当即抬起头,他要绝境求生。
“你诬告我这个宁江府的院试案首科举舞弊,且此事还有主副考官的见证,这还不算重大影响?”
方子期冷笑道。
中年胥吏微微沉默。
随即又开始更改证词。
“我…我没有……”
“我…我只是妒忌你少年成才…仅仅十岁就…就能参加乡试。”
“所以…所以才一时鬼迷心窍,提前准备好四书五经的内容让你害怕害怕。”
“现在也没有造成重大影响……”
“我认错认罚就是了!”
中年胥吏当即往回缩了缩。
“哼!”
“巧舌如簧!”
“恶意诬告!”
“来人!”
“将他关入大牢!定要好好审讯!”
“揪出幕后黑手!”
“我倒要看看!究竟是何人想要在乡试中动手脚!”
柳承嗣冷哼一声,直接摆摆手下令道。
随即几个巡绰官将如同死狗般的中年胥吏给拖走了。
“此事是贡院用人不当。”
“影响到你考试。”
“你莫要放在心上,收敛心神,继续考试。”
“至于此人污蔑你一事,我作为主考官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的。”
柳承嗣对方子期道,算是暂时敲定此事。
毕竟还是考试为重。
“多谢主考官大人。”
方子期恭敬行礼道。
主要还在贡院内,要注意影响,不然方子期早就感谢恩师了。
虽出了那个中年胥吏的岔子。
但是好在有他恩师柳承嗣这个主考官在,还能还他清白。
“寒门、农门…太难了。”
“今日之事,若是我无背景,恐怕也无人会给我撑腰,那科举舞弊之事,大概率就要做实了。”
“到时候我不能参加乡试不说,我爹、允谦兄他们这些与我作保之人,也将失去考试资格。”
“实在是太惊险了。”
“究竟是何人想要害我?”
“难道…还是那个江家?”
方子期心中默默思索了一遍,此刻也只能将心神压下。
折腾了这一波。
眼看着时间已经到了辰时。
随着贡院钟楼被敲响七声后,巡绰官沿着长廊高呼:“发题!”
紧跟着,数名胥吏举着木牌将试题沿途诵读出来。
走的速度极慢。
也好让沿途考舍的考生能够看清楚木板上的题目内容。
如若实在看不清,还可以招呼胥吏,让你将木板放到考舍内,等抄题完毕,再让其离开。
按照惯例。
乡试第一场一共八道题。
三道四书题和五道五经义的题目。
第一天发放的就是三道四书题。
第一道题:其君能,忠焉能!
第二道题:老吾老,孝之本!
第三道题:保民而,事其君!
……
方子期抄完题目后,就麻了。
这三道居然全都是截搭题!
而且其中有两道题的意思都是让你忠君爱国的。
方子期敢笃定,这两道忠君爱国题绝对是他老师柳承嗣出的。
这是无时无刻不在唤醒学子们的忠君思想!
方子期感慨很深。
像他老师柳承嗣这样的忠君党践行者确实很稀有了。
尤其是当下这乱世……
第一道题中的‘其君能'出自于《大学》,而‘忠焉能’则出自于《论语�9�9宪问》!
其中‘其君能’也并非《大学》中完成独立的句子,而是对其忠君思想的一种概括。
主要还是要结合《大学》重‘治国必先齐家’的核心逻辑。
所以此句‘其君能’可以解释为:君王若是能够做到使家族仁爱、谦让,那么君王自身的言行也可以作为表率!
至于后一句‘忠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