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
谢府的后花园,假山湖畔。
行至此处,谢康宓忽然泄了力,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抽走了支撑身体内的所有骨头。
再也迈不动步子,连站直身体都成了一个问题。
于是,他没了半点往日的端方形象,大喇喇地坐在假山山脚的一块稍微平坦的石头上,胸口起起伏伏,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谢平安见状,默不作声退后几步,阻拦了所有想要靠近假山的下人。
谢平安记得很清楚,谢康宓上一次这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还是李夫人下葬那晚。
那一夜,他把自己关在书房。
不吃不喝,不出声,亦不点灯。
任谁去喊,也不出来。
谢平安那时虽然还年轻,但他了解谢康宓对李清秋的感情究竟有多浓厚。
早些年,他为了见李清秋一面,平日里那么端方儒雅的一个人,竟也敢翻书院的墙偷偷外出。
也正是因为他了解,他总觉得,那一晚的谢康宓过于平静了些。
于是,他多留了一个心眼,守在了书房门口,半步不曾挪移。
凌晨时分,书房燃起了一抹火光。
起初,谢平安以为,是主子想通了。
可没一会儿,书房火光大盛。他察觉出不对劲,破门闯了进去。
火是从书房临窗放置的那一张小榻上燃起来的,是谢康宓亲手点燃的。谢康宓抱着往日他亲手为李清秋绘制的丹青半躺在小榻上,了无生气,眼睁睁看着火花燃起他的衣角。
谢平安不顾他的挣扎,将他带离了火光冲天的书房,还为此烧伤了手臂。而谢康宓的左小腿,留下了好大一片疤痕。
自戕没成,谢平安担心他会来第二次。
不顾他的伤势,他将终日哭闹着要娘亲的谢宜浓从清秋院抱到了他的面前。
如此,才慢慢消解了谢康宓的寻死之心。
却没想到,时隔多年,他竟然又一次在谢康宓的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神情。
谢平安脑海中浮现出那年的火光和方才他无意间流露出的那一抹无可奈何和了无生趣的神情,长吁了一口气。
同时,他的心里,也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一盏茶之后,谢康宓款步从假山后绕出来。
谢平安故作不经意,觑了一眼,只见谢康宓面色平和,半点看不出异样。
谢康宓假装没有看到他的老管家投来的视线,“走吧,去清秋院。”
谢平安快步跟上,“老爷,老奴有一个不情之请。”
“何事?说吧,莫要吞吞吐吐。”
谢康宓向来不喜欢亲近的人跟他说话绕弯子,更何况他如今的情绪并不好,看似平和,实则没有半点耐心。
谢平安没与他计较这些,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奴想让星华陪着二小姐入宫。”
谢康宓顿下脚步,转身看着谢平安,神色动容,问:“星华可是你唯一的女儿,你舍得?”
谢平安嘿嘿笑着,说:“有什么舍不得的,又不是见不到了。再说了,她又不像二小姐,是主子的身份入宫的。到了年份,她便能从宫里出来的。况且,老爷,星华懂点医术,总是能帮到二小姐的。”
谢康宓眼眸里浮起一层水光,他拍了拍谢平安的肩膀,说:“平安,多谢你。”
“不过,这件事情,你说了不算,必须先征得星华的同意才行。”
谢平安:“老爷放心,我自己的女儿,我自己了解。星华心里,一直记挂着二小姐,她肯定会同意的。”
谢康宓也想起了谢宜浓年幼时经常和星华一起玩乐的画面,眸光里的清冷褪去,染上一抹久违的缱绻和怀念。
谢平安的妻子,是郊外庄子上佃农的女儿,名为张小花,出京巡庄子的时候遇上的。
他们一见钟情,很快成婚了。生星华的时候,张小花难产去世。
那时候,谢宜浓也刚出生不久。
谢平安手脚粗笨,把谢星华终日照看得哇哇大哭。
那时,李清秋初为人母,最是看不过幼儿啼哭。她便让人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