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敲定,感谢(第3500票加更!)
就在唐棠和单琳在相互试探的时候,张建川也在和晏修德商谈沙场的事情。
不出张建川所料,晏修德无意再继续投入扩大沙场规模。
或者说他本来就对沙场没太大兴趣,纯粹是冲着张建川面子来干的。
虽然看起来挣了一两万块钱,但听到后续还要造沙船,他就更没兴趣了。
“建川,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已经决定了年后我就去深圳了,这账目我都看了,没问题,文俊做得很好,咱们俩一人投了五千,嗯,又贷了一万,算下来到现在不但可以把贷款还了,把投入收回,加上镇建筑工和厂建筑队那点儿尾款,该有接近一万,……”
看着张建川和杨文俊,晏修德很坦然。
“这么着,我拿一万五现金走,剩下的现金和未结尾款,以及沙场本身都归你,当然贷款也归你还,什么时候还你自己决定,我也不管,……”
“这不合适吧?”张建川笑了起来,“那晏二哥你就吃大亏了,这现金你都还剩一万多一点,还了贷款差不多就给我剩下一个整沙场,而且还交了半年的租金,尾款还有将近万元,……”
“别,建川,我没吃亏,要说我还占了便宜,这沙场我除了一开始,后来我就没管过,当甩手掌柜,这都是你们俩搞起来的,我只管落尽钱了,半年翻了两倍,该知足了,正好我去海南能用上。”
晏修德爽快地道:“至于大件公路的事儿,我给我大哥说了,春节期间我大哥回来我们再找机会和他说说,看看能不能帮你搭搭线,但这事儿我不敢给你打包票,我大哥这人谨慎胆小,……”
如果单从净资产来说,目前沙场除刨除贷款,包括现金和未结尾款在内的尽资产价值大概在三万六七左右,晏修德拿走一万五现金貌似吃了点儿亏。
但你要考虑尾款未必能全数收回,如果打折就差不多了,甚至可以说晏修德还占了便宜,毕竟他拿走的是实打实现金。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沙场现在已经上了正轨,如厂建筑队、东坝建筑公司以及镇上的零散用户基本上也都建立起来了人脉,现在沙场正走在赚钱的路上。
从这一点来说,晏修德放弃又有点儿亏了。
不过人各有志,晏修德不甘于龟缩在这小地方上,更想要去海南大展宏图,也可以理解。
现在海南创业正火,十万人才下海南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很欢迎大中专生去。
晏修德也是正经八百的中专生,又在厂里干过,那边有同学已经站稳了脚,想要去干一番事业再正常不过。
说实话,张建川都有些羡慕,只不过他知道自己高中生,要去海南不够秤,而且这种漫无目的毫无准备的去闯荡,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腊月二十五。
马连贵匆匆从楼上下来,面带喜色,把张建川喊到一边,没说什么,只说让他跟着自己到区委一趟。
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但看到马连贵嘴角压抑不住的笑容,张建川才回过味来。
“所长,这是去见刘**?”
“嗯,刘**对你印象很深,不过一直没有正面接触过,今天去他办公室,他要问一问你的情况,你如实说就是了。”
马连贵也是才得到消息。
可能年前区委就要把人员名单酝酿大体敲定,年后一上班就要报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一过就要上县委**会。
也就是说年前名单敲定,除了极个别外,基本上就不会变了。
张建川也有些紧张,没有半点准备,就这么直愣愣地去区委I**那里,万一话没说好,……
不过现在也没什么好准备的了,只能见招拆招了。
马连贵带着张建川走进**刚的办公室,看到二人进来,**刚点点头,“老马,小张,坐。”
接下来其实也没有张建川担心的会问什么刁钻高深的问题,就问了问张建川当兵期间和在所里工作情况,张建川也谈了自己大体情况。
当谈到自己还兼着半个内勤,要负责写总结和报报表,马连贵也顺带介绍了张建川的文采和书法,这倒是让**刚大为惊讶。
一手漂亮字,文采也不错,哪怕是高中生,也很难得了,至于说办案子这一块的工作**刚倒是早就知道。
特务连的侦察兵,干过文书,**刚也是当兵干部转业的,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能文能武啊。
等到张建川先行离开之后,**刚和马连贵又聊了一阵,马连贵才告辞离开。
去不了东坝镇,马连贵有些遗憾,但是去尖山乡也不错,甚至比留在东坝更好。
东坝镇的**员即便是从马连贵的角度来看张建川都不合适。
他太年轻了,东坝镇是大镇,他服不了众,镇上领导大概也不会同意。
可如果去水管站或者农技站的话,真还不如去尖山乡。
赵昌元早就该换了,建川过去当**员,尖山乡的情况要比东坝镇简单得多,也更容易熟悉情况进入状态。
而且现在已经当选乡长的顾明建对张建川印象很好,这对张建川去开展工作也极为有利。
张建川回派出所的时候感觉到自己脚步都有些虚浮,踩在地上都感觉软绵绵的。
他知道自己是有些兴奋过度了,踏进派出所大门之前,深呼吸了两下,才算是稳住心神走进门。
疾步走进办公室,又灌了一大口凉茶,让自己灼热的心腔子慢慢平静下来。
虽说在正式文件没下来,手续没办完之前,一切变故都有可能,但是那种可能性极小。
在马连贵专门带自己去见了**刚之后,这桩事儿应该说基本敲定了。
张建川不清楚罗金保和唐德兵有没有在这一次的名单中,所长没说,他也不问。
这样的好消息照理说该给家里以及唐棠或者周玉梨说一声,但张建川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暂时不说。
不到尘埃落地那一天,最好不说。
他很清楚自己如果真的成了招聘干部,而有的人又没能如愿以偿,那么这里边弄不好还要起风波。
他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