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他会成为他干爹背后的男人...
第42章第42章
【他会成为他干爹背后的男人】
尽管太医屡次苦口婆心劝说他好好休养但殷祝很清楚晖城之战结束后留给自己或者说留给大夏的时间并没有多少。
他干爹再用兵如神也需要时间来练兵、改造、升级军械不可能凭空变出来一支百战百胜的悍军来。
历史上宗策用了足足五年时间组建神机营血铁骑更是在他去世前三年才正式成立。
能从大夏的一群老弱病残贪生怕死的军队里拔出这些人来在从一群中饱私囊的蠹虫里抠出军饷甚至大部分时间都在自给自足其中艰辛绝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
但!是!
现在不一样了。
殷祝自信满满地想着他会成为他干爹背后的男人。
“咳咳陛下!”
唐颂不得不使劲儿咳嗽借此来提醒面对内阁诸臣时居然都能光明正大走神的殷祝。
他今天是和王存还有其他几位阁老一起来的。
被女婿戏耍了一回再次出现在人前时王存的心情却远比其他人想象得要平静许多。
甚至单从他的面色上看还挺高兴的?
唐颂实在不知道这老家伙葫芦里卖着什么药只好把目光投向殷祝。
大夏真正紧要的事情大多都会在朝会开始前就由内阁决定陛下提前将他们召过来也是为了提高早朝时处理政事的速度。
谁知他们这边讨论出了结果陛下却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还时不时用手中的炭笔在书册上写写画画。
唐颂原本以为是在记录摘要还颇感欣慰。
结果趁着起身发言时瞥了一眼发现陛下竟是在画人!?
画的还是那位坐在云母屏风后煎药的宫人。
唐颂盯着坐在屏风后影影绰绰的人影心中不满愈盛。
这些时日以来陛下变了许多。
比起从前的喜怒无定好了些不会随意惩治宫人、骄奢淫逸……但其实这在唐颂看来都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真正让他不满的事是陛下如今的很多政令都没有经过内阁票拟而是直接下达落实。
如此一人独治天下着实不妥。
不过唐颂也并未将不满表露在脸上。
祁王胆大包天到敢威胁劫持皇帝视兄长、君臣尊卑于无物气得当初殷祝在众人面前放话说要祁王死无全尸唐颂以为陛下绝不会同意对其进行怀柔处置。
但此事牵连甚广
就连唐颂自己也收过不少祁王的好处——他敢说在座诸位包括王家在内收的礼都只多不少。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陛下想查但下面人不能查也不敢查。
借此机会内阁便能重新掌握主动权。
也好叫陛下知道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唐颂来之前便在心中打定主意朝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位使了个颜色。
那位眉心生痣、面白无须一副菩萨相的中年人收到暗示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他找了个机会起身朝殷祝行礼:“陛下臣提议明日早朝应对祁王和其同党宽大处理。”
“北屹使者来新都此举既彰显圣人之德又能体现我大夏仁义教化陛下觉得如何?”
殷祝瞥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那中年人一僵强笑道:“陛下臣是礼部侍郎柳显。”
“柳显……”
殷祝仔细打量着他的长相的确非常面善。
大夏不少官员都信佛难怪他刚过四十岁就能坐到这个位置上。
他知道唐颂的意图可惜唐阁老没想到自己至死也没当上丞相倒是他手底下的柳显一路官运亨通。
升礼部尚书兼任兵部侍郎、最后成为大夏丞相一共只用了短短七年时间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顺便还和柔姬她哥一起携手完成了史诗级成就——背刺他干爹成功把尚存一口残气的大夏霍霍没了。
殷祝冲柳显露出一抹笑容眼神却毫无半点温度
“柳爱卿的提议甚好就这么办吧。”
这个回答显然出乎了柳显的预料他一时愣在哪里。
唐颂也十分惊讶。
陛下今日怎么这么好说话?
“朕觉得光是宽大处理祁王还不够”殷祝低下头又涂了几笔满意地欣赏了一番自己的素描然后搁下笔说道“诸位都是我大夏肱骨朕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众臣都屏息听着他说道:“晖城之战我大夏赢了但就双方军队实力而言大夏是不如北屹的。”
“各位应该清楚屹人野蛮善战
他突然用力一拍桌子义正言辞道:“连年征战苦了百姓也非仁义之举。不如量我大夏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诸位说可是这个道理?”
所有人都沉默了。
虽然他们很多人心里的确是这么想的……可一听陛下这么毫不遮掩地说出来怎么就这么令人汗颜呢?
唐颂忍不住问道:“那陛下准备如何?”
“朕谨遵阁老们的教诲一定努力成为一名仁君”殷祝恳切道“放心朕已经知道该如何做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朕得喝药了。
说完他就迫不及待地站起身,绕到屏风之后。
唐颂和一众大臣们看着陛下接过药碗,仰头迫不及待地一饮而尽,还超级大声地夸赞这药熬得十分地道好喝,纷纷冒出一脑袋问号。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喝仙露琼浆呢!
有人还欲开口,但苏成德已经上前一步,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诸位大人,请吧。他笑眯眯道。
一行人只得无奈离去。
站在宫门前,王存一如既往地拒绝回答任何问题,拍拍屁股径直上了马车,剩下的人只能簇拥在唐颂身侧,皱眉询问道:“唐阁老,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老夫怎么知道!
唐颂心里烦躁,但表面上只是冷冷道:“等明天北屹使者上朝时再看吧。陛下年轻气盛,一时气话不必当真,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咱们帮忙把关。
“正是,唐阁老说得极是,柳显第一个附和道,“陛下今日言辞的确有赌气成分,但无论如何,帝王金口玉言,自然要说话算数,北屹使者那边,更是要好好招待,两国刚打完仗,不能再继续交恶下去了,否则苦的还是这天下百姓。
有人见不得他这么义正言辞上赶着拍马屁,怼道:“柳大人难不成是觉得,宗策不该打那场仗吗?这可是我大夏几十年未曾有过的大胜仗!
“仗的确要打,可宗策本应坚守不出,却违背朝廷命令追击屹人,还杀了他们的王太子,柳显皱眉道,“这就太过分了。你想想,若是我大夏太子被屹人将军杀了,岂不是板上钉钉的国耻?
“难不成割让山河十四郡就不算国耻了吗!
“好了!唐颂喝道,“现在不是争一时高低的时候,身为内阁大臣,遵循圣人之道,治国安民,才是各位的当务之要。如今敌强我弱,当休养生息,富民强兵,再谈其他事情。
说完,他也不再理会其余人的表情,踩着仆役的脊背坐上了马车。
另一边。
在内阁大臣们走后不久,宗策便开口道:“量大夏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陛下此话当真?
殷祝嫌弃药苦,正在偷偷咧嘴吸气,闻言斜眼瞥他干爹,“你觉得呢?
宗策眼中泛起一丝淡淡笑意。
他又自言自语地重复了一遍这句话,将药渣倒到一旁的盆栽里:“若是……这句话,堪称诛心。
殷祝虽然没听完全,但不妨碍他理解宗策的意思。
“是吧?想想要是这边打这仗呢,后面一帮安坐庙堂的老爷们大言不惭地说这种风凉话,那滋味绝对比万箭穿心还难受呢。
宗策抬起头。
“陛下似乎很了解我们这些人。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
“也不算了解,只是换位思考了一下,”殷祝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他干爹面前,眼巴巴地看着对方,“那个,宗爱卿,朕跟你商量个事呗。”
宗策当即放下手上的活计,正色道:“陛下何至于此?若有需要,直接吩咐策便是了。”
“吩咐谈不上,”殷祝心道他干爹果然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很老派的忠君臣子,他俩都这么熟了居然还这么客客气气的,“朕只需要你帮个小忙——”
他把自己画好的素描图和炭笔一并递到他干爹面前,眼睛亮闪闪地说:“能不能给朕签个名字?喏,就在这边,右下角。”
宗策不解:“这是何意?”
虽然嘴上说着,但他还是接过了炭笔,打量了一眼,有些生疏地捏这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写完后宗策才发现,这图上画的似乎是自己。
“这是陛下所画?”他微微睁大眼睛。
指尖抚摸过炭笔勾勒的痕迹,宗策不禁出神思考,究竟是怎样细致入神的观察,才能像这样,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人的神韵?
他少时也学过一些画,只是不精。
但宗策自问,就连自己也做不到如此生动细致的描摹。
“是啊,”殷祝得意道,“不错吧?”
耶,他干爹的亲笔签名到手了!
他喜滋滋地把手递出去,准备拿回来好好欣赏,等欣赏完了就压在床底下镇邪。
但宗策只是盯着那张图,半晌,竟小心翼翼地将它揣进了怀里。
“喂!”殷祝不乐意了,“这是朕的画!不问自取是为贼!”
宗策嗯了一声,任他磨破嘴皮子,就是不肯把画交出来。
最后殷祝急了,脱口而出:“那公平起见,你得把你家挂着的那幅字给我!”
“可以。”宗策一口答应下来。
随后又停下动作看着他,似笑非笑地问道,“陛下怎知道策家中挂了一幅字?”
“这个,宋千帆说的,”殷祝含糊道,立马眼神闪烁地岔开话题,“对了,朕这两天有一个想法,你看啊,祁王这次之所以能把你手底下这些精兵强将都打得措手不及,就是因为他手里有铳箭。”
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