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臣要青岩山
神武帝刚才还笑呵呵的神情瞬间阴了下来,看向沈凡沉声道:“你想说什么?”
沈凡给神武帝叩了个头道:“陛下,经此一事,您还看不出突厥人的狼子野心吗?
臣再次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莫要让丹阳公主殿下做无谓的付出。”
神武帝的眉头越皱越紧,看了看下方的丹阳公主,又看了看沈凡,想说些什么竟一时语塞。
“沈凡你好大的胆,你只是一个六品官,有何资格议论国事?”侧旁传来了太子赵睿斥责声。
沈凡皱眉看向他道:“太子此言差矣,按官阶我是没资格在朝堂上议论,但我还是陛下亲封的北凉王,仅此一点便可议论国事。”
招人刚要反驳,却忽然想到父皇还在这里。
为了不让父皇认为自己盛气凌人,便向神武帝望去。
此时的神武帝却乐于让太子替自己说话,开口道:“太子,就和他说说这其中的厉害吧。”
“儿臣遵命。”
赵睿应了声,脸上现出无奈的神情,将沈凡假模假样扶起来道:
“北凉王,你以为皇上和孤愿意这么做吗?
既然有皇上的旨意,我就和你说一说这其中的利害。
面对极会演戏的赵睿,沈凡比他还会演戏,语气诚恳的道:
“愿闻其详,臣刚才语言多有失礼,还请太子见谅。”
赵瑞道:“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自百年前太祖皇帝将长公主许配给当时的突厥小可汗后,整三十年北疆无战事。
由此我太祖皇帝才得以全力经营中原、平定江东。
太宗皇帝时,继续采取和亲之策,又保北疆十余年无战事。
我父皇英明神武,登基之初延续国策,不想突厥可汗认为他的实力足够强大,竟拒绝了和亲,两国这才又陷入战乱中。
孤知道,包括老北凉王在内都曾与突厥人浴血奋战,甚至还得过几场大胜。
可结果如何呢,造成的是我国库空虚,就说这最近一次与突厥人之战。
虽说在巾帼将军等众将的拼死下我们得了胜,可这是惨胜犹败,你懂吗北凉王?”
沈凡皱眉道:“惨胜也是胜,何况据臣所知,突厥人的损失更大。”
赵瑞道:“你呀还是太年轻,如今朝堂上有些年轻之臣也有你的想法,甚至说什么应主动进攻。
可你知道最近这十年来,我大夏朝受了多少次灾?
水灾、旱灾、蝗灾、瘟疫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说到这时,赵瑞眼圈发红看向丹阳公主道:“皇姐,父皇和我就是需要你忍辱负重,给我大夏争取十年至二十年。
到国富民强时,方当可与突厥一战,今日当着父皇的面,皇姐你说对不对?”
丹阳公主痛苦的闭上眼睛,点点头。
沈凡理解丹阳公主此时的无助,朗声道:“太子殿下,据臣所知,经上次与突厥一战后,突厥兵力已损失过半。
加上近两年草原雪灾风灾不断,臣以为正是剿灭突厥的大好良机。”
赵睿冷笑一声,用讥讽的口气道:“说的轻巧,江山不是你的,是我们赵家的,你这话是在拿我祖宗的江山在赌!”
这话宛如一把刀扎进沈凡的心,看向太子道:“殿下何出此言?”
“好啦。”
这时神武帝从宝座上走下来,用手抚了抚丹阳公主的面颊,然后看向沈凡道:
“太子的话虽有些重,却在理。
你小子不是跟朕说要领兵与突厥打仗么,听见太子的话了吧?
给朕十年至二十年,朕一定会满足你的心愿。”
“这……”沈凡看着面前的天子和太子,觉得他们脑袋上分别写着三个字,一个是大投降,一个是小投降。
丹阳公主这时也道:“北凉王,我父皇和太子说的有理,你应虚心受教。”
沈凡明白,丹阳公主这是在向自己暗示不要再坚持了,因为已经无力回天。
他想起来了父王生前曾与自己讨论过突厥的事,论点皇上和太子完全不同。
他认为这么多年朝廷没有彻底平定突厥,就是因为从太祖皇帝开始就和亲。
这种打打和和,和和打打的国策,在骨子里就透不想打。
对突厥人就是应该彻底打服他,打瘫他,甚至灭了他!
怎奈从太祖皇帝到现在的神武皇帝,都不愿意与突厥人真正开战。
又想到前些日子在天牢里,皇帝嘲讽自己要带兵出征的话。
沈凡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改变不了这个结局,弄不好还得把自己折进去。
到那时别说帮丹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