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6章 刘卫东的最后一课
钱汉忠的死,瞬间在明州乃至全省激起了滔天巨浪。
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通过各种渠道飞速传播。
“春晖老干部休养中心”、“前****”、“非正常死亡”、“疑似**”……每一个关键词都足以引爆**。
省委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和**厅联合组成的专项工作组,连夜赶赴明州。
工作组级别之高,反应速度之快,充分说明了此事性质的严重性和上级的极度重视。
明州**市政府更是进入了最高级别的应急状态。
所有**取消休假,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待命。
****邹侠亲自坐镇指挥,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郑仪的办公室,电话几乎被打爆。
来自省里的询问,来自各方的打探,来自媒体的求证……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压力。
饶是郑仪心志坚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完全超出预料的剧变,心头也难免掠过一丝罕见的失措。
钱汉忠……竟然选择了如此惨烈、如此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完全打乱了他的部署!
他原本的计划,是利用换届前的这段时间,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平稳地“请”走钱汉忠,瓦解其势力,为明年自己的上位后扫清障碍做准备。
他预想到了钱汉忠会反抗,会挣扎,甚至可能会利用其残余影响力进行反扑。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老人,会用这种近乎自毁的方式,来进行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报复。
**!
而且是如此具有冲击力的方式。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老干部的死亡事件。
这变成了一桩可能牵扯极广、影响极其恶劣的**事件!
钱汉忠的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一个可以向任何方向解读的谜团。
是被逼无奈?是畏罪**?还是……另有隐情?
无论真
相如何作为推动钱汉忠离开明州的主要力量
尤其是郑仪他年轻资历浅又是空降干部很容易被人扣上“逼死老同志”、“手段酷烈”的帽子。
一旦这个罪名坐实不仅他个人的**前途将彻底断送连省里支持他的领导都可能受到牵连!
郑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应对之策。
当务之急是控制局面引导**将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必须尽快查清钱汉忠**的真正原因和详细经过给上级和社会一个明确的交代。
但这件事操作起来极其棘手。
调查深了可能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出更多不愿为人知的秘密。
调查浅了又无法平息质疑反而会让人觉得欲盖弥彰。
就在郑仪紧锣密鼓地部署应对措施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时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情况发生了。
****刘卫东主动站了出来。
在省委工作组抵达明州后召开的第一次紧急**扩大会上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工作组组长、省纪委一位资深**面色严肃地通报了初步情况并要求明州**全力配合调查务必查明真相稳定局势。
轮到明州方面表态时按照惯例应该是由****邹侠先发言。
然而没等邹侠开口坐在他旁边的刘卫东却缓缓地、异常平静地举了一下手。
“组长邹**各位工作组的领导。”
刘卫东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议室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惶恐也没有悲伤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
“关于钱汉忠同志不幸去世这件事……”
刘卫东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省委工作组组长的脸上。
“我作为分管老干部工作的**负有
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吸气声。
所有人都惊呆了。
包括郑仪!
在这种时候,在这种敏感的事件上,主动跳出来承担责任?
刘卫东想干什么?
他疯了吗?
这等于是在引火烧身啊!
工作组组长的眉头也微微皱起,显然对刘卫东这突如其来的表态感到意外。
“刘卫东同志,你的意思是?”
刘卫东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变得更加沉重,甚至带着一种……如释重负般的坦然。
“我的意思是,在推动钱汉忠同志去外地疗养这件事情上,我……可能有些操之过急了。”
“我过于关注老同志的身体健康,过于强调医疗条件的重要性,却……可能忽略了钱老本人的真实意愿和心理感受。”
“在沟通方式上,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当之处,给钱老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和……误解。”
“我没想到……钱老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刘卫东的声音里,适时地加入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哽咽和懊悔。
“如果……如果我能更耐心一点,方法更稳妥一点,也许……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这一切,都是我的工作失误造成的。我愿意接受组织的任何处理。”
说完,刘卫东低下了头,肩膀微微耸动,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自责。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刘卫东这番“自我检讨”惊呆了。
他将钱汉忠的死因,轻描淡写地归结为“沟通方式不当”、“忽略了心理感受”造成的“误解”和“压力”。
并将所有责任,一肩扛了下来!
这看似是在认错,是在承担责任。
但郑仪的心,却瞬间沉了下去,一个大胆的猜想从他的脑海中浮现。
他太了解刘卫东了。
这个老
狐狸绝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出于什么“党性”或“责任感”去主动背锅。
他这么做只有一个解释。
这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甚至……钱汉忠的**都可能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那天在省委党校梅园的谈话再次清晰地浮现在郑仪眼前。
刘卫东提到钱汉忠时那刻骨的恨意。
以及他最后那句带着诡异得意的话
“总不能白白便宜了你这个年轻人吧?”
当时郑仪以为刘卫东指的是用**的位置换他外甥的晋升和将钱汉忠“请”出明州。
但现在看来……
刘卫东想要的远不止这些。
他要的是彻底的报复!
他要钱汉忠身败名裂!
要钱汉忠死!
而且他要让钱汉忠的死成为一柄悬在明州上空、让所有人都不得安宁的利剑!
他主动出来“承担”责任表面上是引火烧身。
实际上他是在用一种近乎自毁的方式将自己彻底摘出来并将所有后续的麻烦和质疑全部引向一个方向那就是他刘卫东“工作失误”造成的悲剧。
因为他承担了“主要责任”那么其他人尤其是郑仪就可以暂时从**的漩涡中心解脱出来。
省里的调查重点也会放在他刘卫东“工作方法不当”上而不会去深挖钱汉忠是否真的存在问题不会去触碰更深层次、更敏感的旧账。
这等于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