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周毅?他很有名?
许英才顺从的态度,叫洪灏一噎。
如此轻拿轻放,倒叫他后续一系列招数不好施展了。
“既然许大人同意,那便通知府学董志林董大人与各地州府衙门,拟个章程尽快去办吧……”
洪灏虽面露微笑,实际心底已经将许英才骂了个底朝天。
府学山长董中海三年前致仕,如今接任山长一职的是他的儿子董志林。
厅堂外,山西省内各簪缨勋贵在院中赏菊。
王清源站在许英才身后,见许英才对着池中游鱼出神,他担忧道:“许大人,当初山西开放借籍,是为繁荣经济,尽快恢复民生。借籍虽然不被朝廷允许,但也绝不是红线。”
“这些年,各地闻声而来的学子,在凉州各地置办家产,发展生意,民间经济赋税已经远超凉王当年十倍不止,如今洪大人说要停便要停……”王清源面露愤慨。
许英才撒了一把鱼食扔到池水中,眼底冷然:“王大人,你可知这廖大人的奢华宅邸,本官当年也曾借住四月。钱财真是好东西,如此院落,处处精致,本官也只是曾有幸享受一二。你说洪灏从廖继明手中买下这宅院,花费多少?”
“京城大宗师即将抵达西北,今年的乡试棚费又会有多少?”
“啊,这……”王清源脑子还没快到一下子把话题调转到廖继明的宅子与科考棚费上。
乡试与院试一样,朝廷的大宗师亲临主考,都会拿走一部分报名费、纸张费用,按照历届参考的人数,这笔钱不会少于千两。
“此前两届院试、乡试棚费都责成赋税缴纳给了朝廷……”王清源大概明白许英才的意有所指,“之前凉州屡次科考棚费,都进了凉王兜里,可这洪大人才刚来……”
“刚来与久在,在巡抚权柄下,没有什么区别。”一把鱼食全部抛入水中,许英才捻去掌心鱼食的污渍,轻笑道,“他想取消借籍学子乡试资格,那就按照他说的办,至于后续,谁惹出来的乱子,谁收拾。”
“总之,朝廷已经拿过山西四次——两届院试、两届乡试的大笔银子了!”
“本届乡试,大宗师的人选定了国子监司业张栋,副考官乃翰林院两名侍讲刘钊与丛元林。刘、丛二人虽为四品官位,官阶在六品张栋之上,但张栋是经由考差由陛下亲自拔擢,公正这一点上,毋庸置疑。”
*:考差:即选拔正副考官的考试,因临时出差,故而取名考差。
后院一角,杨士庸拿周毅当亲孙子,谆谆教导道:“张栋其人本经择的是《周易》,与周毅你的本经相同。《周易》一道重观点解茅塞,阿毅,这一点上你比较有优势。”
“当然,其他本经也不能因此忽略。”杨士庸和蔼道,“你们几个也是一样,想来三泰已经跟你们讲过本次主考、副考官的禁忌喜好。再过几日便要入帘上马宴,这想来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参加了。”
“杨老先生,您要致仕?”张子宸惊讶开口。
“是啊……”杨士庸笑呵呵地道,“老朽为这西北文坛辛苦一辈子,到老了能看见你们年轻一辈的崛起,已然此生无憾。”他道,“放心,虽致仕的折子已经递上去,但最少我也得等到你们先生入了翰林院,能有资格挑起山西文坛那天,我才能回家含饴弄孙,种种花养养鸡!”
洪家宅子的席面,尽是珍馐美味,周毅与张子宸几人吃了个够本,只不过碍于情面不能打包——要像上辈子,周毅指定跑后厨掏出塑料袋!
“洪灏的儿子,就是他啊!”铁峰吃了一嘴油,没敢喝酒,怕新媳妇掐他耳朵,“方才对杨大人那般不屑,怎会跟蒋济同站在一块?”
廊下,两拨人遥遥对视。
蒋济同这几年与他们仍是泛泛之交。他虽然奉家父蒋涛的再三叮嘱,要跟周毅他们搞好关系,但有个王若晖在,始终是拿热脸贴冷屁股,久而久之,就不了了之了。
大家都是秀才,你周毅是小三元,他蒋济同当然也是!只不过,周毅的舅舅乃正三品布政使,他爹才是同州府衙门一个臬台。
“瞧瞧他们那神气样子!”刘振当着一众外来学子的面,酸不溜秋开口,“马上乡试,又到了他们神气的时候!”
“话也不能这么说,柳解元其他学子才学如何,我等虽然不知,但那位周毅的确是才学百年难得一见。”戴勇是本地人,也是在那场浩劫中被唐星宇亲手解开绳索、侥幸全身而退的学子,他道,“光是几首广为流传的诗词,便可见周毅其人的才学拔群。六年前,若非周毅临危不惧,怒然诘问凉王,咱们凉州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活下来!”
提起六年前,刘振面露讪讪。六年前,丙辰小院的人一夜全都溜走,他们万氏的学子本已放下芥蒂与他们真心相交,可没想临到危难之际,就只看见一封信。
“周毅……?”洪耀祖老远目光锁定在方才见过的清俊书生身上,“他很有名吗?”
周毅在西北文坛,岂止是有名,那是相当有名。西北才子,除了之前白鹭书院的人才转入潮海书院、潮海阁敢于刺杀凉王的梁玉明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