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风雪送行,必有归期!
京城,皇宫,武英殿。
朱欢闭着眼,轻揉眉心,自他登基后便开始处理积压的政务。
一连七日,朱欢未曾好好休息,纵使他是铁打的筋骨,也甚感疲惫。
“陛下,这是根据您的意思,户部拟定的官员职位调动,请陛下过目。”
丞相王瑾含笑,双手奉上名单。
“朕乏了,王相讲一讲吧!”
朱欢的眼睛未曾睁开,随意地挥了挥手。
丞相王瑾于是展开了文书,轻声讲述。
“任命参将秦蜀,为京军大营都指挥使;任命羽林军副统领吕蛟,为羽林军统领;任命岭南千夫长司宇,为紫荆关守将!”
前三位人员调度,皆在兵权。
京军、羽林军、紫荆关守军,如今悉数落入朱欢掌控。
“任命原吏部侍郎房玄,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原都察院左都御史杨莲,往国子监任国子监祭酒!”
杨莲的位置十分重要,乃是将来王瑾帮助朱欢铲除异己的利刃。
杨莲从堂堂左都御史,成为国子监祭酒,落差可谓从天上到地下。
“任命随军参军房玄,为通政司左通政,兼任翰林侍讲;任命随军参军关增,为兵科给事中!”
房玄、关增二人都是随着朱欢征战檀州的,后檀州朱欢兵败,房玄、关增在乱军中侥幸活了下来。
但朱欢对他们的态度十分明显,房玄成了通政司的二把手,翰林侍讲更是皇帝的身边人,官职虽不大却没人敢轻视。
而关增担任的兵科给事中官职不高,又是个得罪人的职位,亲疏远近,一观便知。
“任命崔昂,为辽东宁远卫指挥同知;任命石岗,为辽东宁远卫指挥佥事。”
崔昂、石岗皆是齐王府的幕僚,要派人盯着林枫,他二人是最优选。
之后还有一系列的人员调度,不过那些都是**行赏在檀州之战中有所建树的将官们,朱欢并不关心。
“好,户部拟定的名单朕很满意。”
朱欢轻轻地揉着眉心,忽然问了一句。
“秦王那边,准备得如何了?”
京城局势日渐稳定,檀州的议和亦结束,朱欢最在意的还是秦王朱玉。
“启禀陛下,为秦王殿
下挑选的护卫已经准备好了明日就可出发。”
秦王朱玉去三清山身边的仆从不过八人但看守秦王朱玉的却多达八百人。
八百人精挑细选
朱欢的眼眸微微睁开。
“常将军、张大人、杨大人三人反应如何?”
常茂、张郃、杨莲三人已经从天牢离开有三日了他们的一举一动朱欢每天都要知晓。
“常将军家里请了郎中听说染了风寒卧病在床;张大人当日就去了刑部官廨处理积压的政务。”
王瑾想了想说道:“至于杨大人没什么动静据说在筹备找人誊抄家中的孤本书籍的事宜。”
朱欢微微颔首神情松弛了些许:“看来他们三人还算识时务当初丞相劝朕手下留情劝得对了。”
王瑾笑了笑道:“陛下过誉了是陛下宅心仁厚给了他们一次机会不过……”
顿了顿他继续道:“陛下明日秦王离开京城前往三清山还要再看一看那三位大人的反应。”
朱欢的眸子里闪过一抹寒芒。
“哦?他们还敢亲自送别不成?”
王瑾点了点头:“老臣觉得他们或许有表示若三位大人没有亲自过去说明他们对陛下是有敬畏之心的。”
“若三位大人亲自过去了那就……”
“他们敢!”朱欢拍案而起“朕对他们还不够仁厚吗?只将杨莲降职去了国子监他们还敢念着秦王?”
“陛下息怒!”
王瑾忙躬身行礼:“老臣明日会派人盯着一有结果立刻禀明陛下!”
朱欢冷着脸微微颔首:“好!朕倒要看看他们的心到底向着谁!”
……
翌日大雪。
天寒地冻京城内格外萧索。
秦王朱玉的车队从宫中离开缓缓驶向城外。
路上行人稀疏偶尔有些人也被车队肃杀的气氛震慑躲得老远。
马车内秦王朱玉脸颊消瘦闭着眼眸一言不发。
蒙质、左立二人相伴左右。
左立轻声说道:“殿下您冷不冷?若是冷在下让他们再给您加个暖炉。”
蒙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