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 20 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陆斯灵闭上眼睛,抿了一口茶水。
糖被她放在了桌上,她怎么会吃小皇帝给的东西。
陆斯灵从身上的荷包里拿出一粒糖放入口中,甜味在味蕾中散开,她心中的郁结散了不少。
“首辅还喜欢吃糖?”
坐在她旁边的长孙修远看着桌子上的糖,拿起来剥开吃掉。
陆斯灵眸光一凝,她是不会吃这块糖,不代表她想给别人吃。
“长孙阁老这么大年纪了,不怕烂牙?”
长孙修院感觉嘴里的糖都不甜了,首辅真小气,吃一颗糖而已。
“首辅喜欢,下朝我让人把我家糖铺的契书送给首辅。”
陆斯灵无语,谁要你家糖铺。
正好这时,高长青走进大殿,所有的人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
高长青面无表情,严肃地走到大殿中间,“回禀陛下,器具司已调查完毕了,臣刚带人去器具司时,竟发生了命案。”
处理得这么匆忙,看来敌人还是太小看皇帝了。
可能也是担心,突然处理掉这么多人,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总之,事情做了,却留下了痕迹。
“器具司两位司官自尽,一位司丞是从井里打捞上来的,还有器具司的司正,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慌张出宫的路上。”
杀人灭口。
所有人的心里出现这个想法,朝堂上刚决定的事,马上就杀人灭口。
能在早朝传递消息,还有实力在皇宫灭口多人。
器具司在皇宫外围,专门制作一些皇宫日常需要的物品。
众人脑海里不免浮现出几个人,太后,熙宁皇后。
结合以往的事,众人都认为是太后做的。
应该是小皇帝以前的表现太过强硬,让敌人乱了阵脚。
毕竟以前的小皇帝懦弱,不堪重用,哪里会这么强硬,非要早朝之上就把事情查清楚。
而小皇帝突然发难,还这么精准,一点儿反应机会都不给,于是敌人开始杀人灭口,足以说明小皇帝这一遭,精准致命。
林嘉月眼睛中的冷意一闪而过,等着高长青继续说话。
“但经过提审知情人员,得知陛下的口谕是用普通的木,普通的铅,制一支炭笔,此是口供,请陛下过目。”
高长青手里拿着一沓口供,每个人一份,都按了手印。
林嘉月摆摆手,“你们看就好。”
高长青拱手继续说道:“据口供说,是太后娘娘身边的福全,福全跟器具司的人说,给陛下的东西一定要最好的。”
当时器具司最好的木材就是十金木,器具司不敢违抗太后身边人的命令,于是就做出了昂贵的炭笔。
内阁的阁臣先看完,然后口供后传。
周守正也走出来开口,“口供无误,请陛下定夺。”
她是查案主官,不用亲自查案,主要作用是凸显案件的重要性,以及结论的权威。
林嘉月含笑看向陆斯灵,嘴上说的却是,“周阁老怎么说。”
“禀陛下,臣以为,福全当车裂,其余涉案人员当斩,礼部给事中斩,抄家。”
周守正拱手,“君上威严不容亵渎,非重惩不能震慑。”
只有抄家没有灭族,周守正都觉得自己是仁慈了。
礼部给事中瘫倒在地上,本以为自己做好了死的准备,当死亡真的来临,恐惧就像海水一样把他淹没。
更别说,她想图谋的东西,一样都没有得到。
“陛下,陛下!臣再也不敢了,求陛下饶过臣吧!”
礼部给事中在被禁军带下去时,宛若置身于异空间,耳边嗡嗡的,完全被恐惧淹没,什么都听不见。
林嘉月倒是挺满意这个结果的,周守正的定罪,就是让这些试图踩着君王上位的所谓清流,都收起自己的小心思,这也是身为帝王的她第一次展露自己的权威。
朝堂之上支持皇帝的人,心中振奋不已。
总有一群人是忠君爱国的,这些人只忠于君王,皇位上坐着的是谁,就支持谁,这又何尝不算另一种执着呢。
而陆斯灵看到林嘉月脸上的笑就来气,不可否认,林嘉月在身后无人可用,手中无权的情况下,她亲自下场做到这些确实不错。
只是,事情还没有完呢。
下一秒,长孙修远转身,给身后的人使了个眼色,户部给事中走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林嘉月弯了弯唇,“准。”
“启禀陛下,近日宫闱近臣,刺王杀驾,公然污蔑今上,其心可诛。”
“臣细思其中缘由,盖因垂帘听政已久,后宫与朝堂界限模糊,小人乍然获权,竟敢刺杀,污蔑君上,罪不可赦。”
“先帝在时,命首辅,周阁老,景老王上为辅政大臣,从未说过让太后垂帘听政,如今太后身边宦官频繁对陛下出手,为明确皇权,臣恭请太后安享尊容,归政于陛下。”
来了,今日早朝要进入尾声了。
此言一出,约莫走出了四分之一的大臣。
“臣等恭请太后安享尊荣。”
没有出列的人,有陆斯灵的人,有皇后的人,也有从不站队的人。
出列的人里,自然也有真的盼望林嘉月亲政的人。
不过,不是出列的人不够多,是没有重量的人出来。
三大辅政大臣一个没有出列,内阁阁臣也没有出列。
显然,这些人还在等。
周守正肯定不会站出来的,陆斯灵虽为首辅,但她向来中立,一旦出手,势必会引起另外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