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第611章:新政引发的争端

卖糖人的老汉笑呵呵地捏着一个“小蒸汽机模样的糖人,递给一个孩子:“拿好了,以后也去开机器,给陛下争光!

孩子们欢呼着散去。

苏渊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又走到一个正在兴建的纺织厂工地外。围墙上贴着巨大的招工启事,以及“陛下恩典,务工光荣的横幅。

下工的工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出来,脸上虽然带着疲惫,却有着踏实的光彩。

两个工人边走边聊:

“老王,听说没?城里又要开一家农机厂,咱村地主老爷赎买土地换的债券投的资,朝廷办的!

“咋没听说?陛下真是神人啊!要不是他打了倭寇弄来银子,又搞这工厂,咱们这会儿还在给地主扛活,看天吃饭呢!现在好了,咱在厂里干活,拿工钱,家里娃还能上学堂认字,唱陛下教的歌……

“是啊,真是千古圣君!要不是陛下,咱哪有这好日子过。我爹常说,祖辈几代人都没想过能这样。

他们的对话朴素,却充满了真挚的感激。

苏渊停下脚步,望着远处高耸的、正冒出淡淡白烟的工厂烟囱,以及更远处皇宫的飞檐。

侍卫低声请示:“陛下,是否回宫?

苏渊摇了摇头,目光扫过繁华的街道、欢笑的孩童、充满希望的工人。

他知道,宣传部的努力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将他的形象、他的政策、他的意志,高效地灌输到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但真正让这宣传不是空中楼阁的,是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工作的机会、稳定的收入、国家的强盛和尊严。

百姓的爱戴,并非全然源于宣传机器的塑造,更是源于切身的获得感与对未来的憧憬。

而宣传,则将这种获得感与憧憬,无比清晰、无比荣耀地与他个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他的威信,在这一刻,确实达到了顶点。非因强权,而因民心所向。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低声道:“回宫吧。还有很多事要做。

他的身影融入熙攘的人流,如同这座正在快速变化的城市一样,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而关于“千古圣君苏渊的颂歌,依旧在街头巷尾,被人们自发地传唱着。

…………

启元七年,夏。

京畿贡院,这座承载了无数士人梦想与挣扎的古老建筑群,今日却透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气象。

不再是往日科举时的肃穆与压抑,反而洋溢着一种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蓬勃的、带着些许紧张躁动的活力。

贡院大门外,黑压压全是人。并非都是考生,更多的是前来送考或看热闹的京城市民。

他们好奇地张望着那些排队入场的青年、少年。

这些学子们,大多穿着简洁的新式学生装,而非长衫儒巾,手中提着的是笔墨和算具,脸上有紧张,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不远处的一座酒楼雅间内,苏渊凭窗而立,静静地注视着下方涌动的人潮。

他身后站着教育大臣周铭轩,一位年约四十、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却目光锐利的改革派干将。

“陛下,七年耕耘,今日终于到了检验成果之时。”周铭轩语气中难掩激动,

“全国报名参加‘高升大’考试者,共计五万三千余人;参加‘初升高’者,更逾二十万。他们之中,不仅有士绅子弟,更有大量平民子弟,甚至……还有少数女子参考。”

苏渊的目光扫过人群中几个显得格外醒目的、穿着素雅裙装的女学生身影,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丝满意的笑意。

“很好。考试不再是四书五经的独木桥,算术、格物、地理、甚至新学思想,都成了晋身之阶。这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推动华夏走向工业时代的基石。”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开创历史的笃定,“看到他们,朕便觉得,这七年的心力,没有白费。”

周铭轩深以为然:“陛下圣明。新式学堂遍及州县,实用之学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