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 章 集资破局
晚上,**独自在办公室思考对策。
窗外,雪花开始飘落,预示着严冬的来临。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周师傅端着热汤进来,“方老板,喝点热汤暖暖身子。”
“谢谢周师傅。”**接过汤碗,“正好我有个想法想跟您商量。”
“你说。”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自己搞技术革新,改造选矿设备?”**说,“买新设备我们负担不起,但改造旧设备应该可行。”
周师傅听完苦笑道:“这个想法我们试过,但大多数人的心态转变不过来,他们觉得进口的,国外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说句不好听的,咱们这些设备,在大多数人眼中,也只是勉强能用,一旦出现问题,就是一堆废铁。”
“就是心态问题,外国东西好,它也是人生产出来的,咱们怎么就不行了。”
“当初北熊撤掉专家后,我们自己不也造出了**?”
“我相信,只要大家肯钻研,一定会成功的。”
**又很多话没说,后世国产的很多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巅峰,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有些领域也被我们甩在了身后。
说干就干。
**立即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技术攻关小组。
周师傅主动请缨,担任小组顾问。
攻关小组的第一目标,是改造破碎机。
现有的破碎机效率低,能耗高,是影响选矿质量的关键环节。
没有现成的方案,大家就自己设计。
白天正常工作,晚上聚在一起研究。
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模型做了一个又一个。
**也参与其中,他虽然不懂技术,但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协调资源。在他的支持下,攻关小组的工作进展顺利。
然而,就在技术改造进行到关键时刻,又出事了。
这天,财务科长急匆匆找到**:“方老板,不好了,银行突然要求我们提前归还贷款!”
“为什么?”**震惊地问,“贷款期限还没到啊!”
“银行说我们经营风险太大,要提前收回贷款。”财务科长焦急地说,“如果还不上,他们就要查封我们的账户。”
**立即打电话给银行行长,但对方避而不见。
托人打听后才知道,是有人在背后施压。
“一定是那个大老板。”王海气愤地说,“他们见不得我们好!”
**冷静下来,“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银行给了我们几天时间?”
“三天。”财务科长声音颤抖,“三天后还不上钱,就要走法律程序。”
三百万的贷款,三天时间,这对现在的永丰铜矿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沉默了。
刚刚看到的希望,似乎又要破灭。
“方老板,要不你辛苦一趟,找找领导出面看能不能把事情摆平?”刘大山提议。
**摇头,“这节骨眼找领导,纯粹是自找麻烦,弄不好铜矿也别开了。”
他站起身,目光坚定,“我们自己想办法!”
**首先想到的是综合市场。
但综合市场也在发展期,能调动的资金有限。
服装厂规模不大,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就算全部加起来,也依然有几十万的缺口。
“也许.我们可以找职工集资。”财务科长突然说。
“集资?”**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职工们最了解矿区的情况,如果大家愿意出资,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还能增强凝聚力。”
**立即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如实说明了矿区面临的困难。
“工友们,矿区现在遇到了难关。”**诚恳地说,“银行要提前收回贷款,我们需要三百万,如果还不上,矿区可能又要停产。”
会场一片哗然。
工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但是,我们有一个办法。”**继续说,“如果大家愿意,可以借钱给矿区,矿区按银行利息付息,等渡过难关后连本带利归还。”
沉默片刻后,周师傅第一个站起来:“我出五千,矿区就是我的家,我不能看着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