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第280章 这件至少上百万


赝品!

就两个字,风轻云淡,波澜不惊。

看着已中断的手机界面,陈阳焱稍有些懵。

恰时,耳中传来拍卖师的报价声:“42号,三百三十五万……11号,三百四十万……”

陈道清准备举牌,陈阳焱摆了摆手:“道清,先不拍了!”

不拍了?

开拍前父亲还说,只要不超过四百万,就放心举牌?

他只是狐疑了一下,但没多嘴,乖乖放下号牌。

陈阳焱理了理思路:“郝会长,林老师还懂油画?”

如果说国画,林思成肯定懂,造诣比央美出身的关兴民还要高。但油画……没听说?

狐疑间,郝钧转过头。

王齐志和赵修能齐齐的点了一下脑袋。

犹记得去年去宝鸡,第一次见赵老太太。欺负林思成年轻,赵修能拿出一幅李叔同的油画,结果被林思成一眼识破:半真半假,底稿嫁接。

也是那次之后,同样是央美出身的叶安宁对林思成越来越佩服。

转念间,王齐志笑了笑:“陈总,林思成这么肯定,那这件多少可能有点问题,不行先缓缓!”

“王教授,我明白,我不是怀疑林老师!”陈阳焱笑着解释,“我是心有余悸……”

四百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不至于让陈阳焱伤筋动骨,但也不能打水漂一样的糟蹋。

所以,准备工作做的不可谓不足:请专业的人看过,更通过侧面渠道打听过,都说这幅画没问题。

突然,林思成告诉他:赝品。

换凡换个人,陈阳焱肯定要怀疑一下,但因为是林思成,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停拍。

一是基于两人救命的交情,二是对林思成的信任,三在于:这幅画,陈阳焱是准备拿来送礼的……

拍卖还在继续,陈阳焱调整心情:无所谓,好东西多的是,只要肯花钱。没有西冷,还有保利,没有拍卖会,还有艺术品公司。

正转念间,他下意识的一顿:感觉竟拍频次,好像慢了好多?

之前好几家抢,有时拍卖师还没报全上一位的报价,下一只牌就举了起来,而且一举就是五六只。

但这会儿,拍卖师问两到三次,才有人慢腾腾的举牌。

如果只是这样,陈阳焱也不至于怀疑。关键的是,其中有两家总是有意无意的往后瞄,看向他们这边。

都是内行,郝钧、赵修能,王齐志都看出了不对。

可能是知道绷脱了,又跟了两次,看陈道清一直不举牌,其中的两家停拍,最后以三百六十八万成交。

落槌的一刹那,竞拍成功的那位又往后瞄了一眼,但表情就跟吃了屎一样。

陈阳焱恍然大悟:这几家,全是托?

顿然,眼皮止不住的跳:求人送礼,结果,送了一幅假画?

那画面,想想都刺激……

本能的,陈阳焱咬住牙,骂了一句:“**”。

王齐志和赵修能对视了一眼,郝钧一脸懵逼:这幅画,还真是假的?

问题是,假哪了?

他拿出手机,飞快的编了一条短信。

林思成看了一眼手机,没有回复。

假的地方挺多,但太细微,解释起来太麻烦。

一是颜料:为促使暗部提亮,提升海景的透明度,刘野的作品,无论是底料还是遮盖,一律用重晶石粉,即天然硫酸钡。

但这幅画,却用的现代油画最流行的化工合成钛**。

二是画布:刘野从不用国产画布,而是专程从德国定制。但这一幅,用的却是上海马利厂帆布。

三,折射率:刘野的《小海军系列》,无论是背光还是迎光,镜片一律做无光处理。这一幅却亮的刺眼。

预展时,因为叶安宁感兴趣,林思成只是捎带着看了一眼。当时他还想,搞不好就会有人上当,没想到会是陈总?

而中心揭牌时,陈阳焱送了那么重的礼,上个月在霍州,两兄妹又忙前忙后。明知道这是假的,林思成不可能不提醒。

叶安宁捅了捅他:“你不是说,隔行如隔山吗?”

林思成点了一下头:“当然!”

但他指的并非真伪的判断,而是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他认为,古玩之所以贵,在于补史之阙,正史之误,解史之谜,增强文化认同,凝聚民族自信。

即便是传统的现代艺术品,比如字画,同样能起到文化继承、技术革新,以及今人古续,传承民族人文精神的作用。

再说一点:哪怕从教育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小的时候学校里教,长大了电视里演,至少老百姓都懂一点,有文化基因,有市场基础。

但油画之类的当代西方艺术品,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冷大师的作品和照片没什么区别,用AI画的可能比他更好,却能在国内拍上亿。像纪晓岚、刘墉这样青史留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的作品,才拍几十万?

如果让林思成解释,他绞尽脑汁也圆不过来。

不是说大师画的不好,而是人为推动的因素太多。

打个比方:如果现在出现一幅冷大师的画,只拍几千,林思成明知道十年后能上亿,但他依旧不会买。

光是运作模式和变现渠道,隔在林思成和市场中间的,已不仅仅是山,而是银河系……

暗暗感慨,拍卖继续。

卢真和卢梦也没在意,只当是林思成在和叶安宁在探讨图册中的哪一件拍品。

王齐志如愿以偿,拍下了刘海粟的素描。

十六开,比AV纸稍小点,但竞价十多轮,二十二万才落槌。

再之后,就进入了喜闻乐见的环节:流拍、流拍、还是流拍。

偶尔出现小有名气的作品,才会有人举牌,但基本都是以底价成交。

时不时的就有宾客起身,不到半小时走了大半。拍卖师也再懒得装腔作势,问一遍没人举牌,就换下一幅。八十多件西画加雕塑,加中间休息,将将用了一个小时。

接下来是书画专场,包括古代(明、清)、近现代(晚清、民国)、当代,以及西冷印社部分社员作品。王齐志比较感兴趣的《林则徐信札》、赵修能看好的《恽寿平山水图册》,就在里面。

林思成重点关注的“清四王”,并三位当代艺术家,以及玄烨、弘历的行书对联,都在这一场。

比起上一场,宾客多了六七倍还有余,两百人的会场坐的满满当当。

林思成的位置靠后,不断有人从身边经过,不时,他就会看到一两位熟悉的面孔。

中国画研究院、京城艺术发展基金会、北大图书馆、丰宝斋,京城文史研究馆,以及京城市文物商店(文物局)下属的几家文化公司。

这些,全是具有官方背景的收藏、展览及研究机构,来的全是展览部门或收藏部门的负责人。这些人既然来这儿,就一个目的:拍卖会有各单位计划范围内的艺术品上拍。

当然,林思成认识他们,他们现在还不认识林思成。但他估计,老师和赵师兄之前看好的那两件,今天价格不会太低。

正转念间,两男两女从身边经过。

起初,林思成没在意,但突然,叶安宁转过头,又遮住脸,还冲他挤了挤眼。

林思成心下狐疑,再定睛一眼,眼皮跳了一下:白老师,白婉!

怪不得叶表姐做贼似的?

就去年秋天,这位到西京旅游,在钟楼买了一件唐代的兽首玛瑙杯和唐代的缠臂金钏。叶安宁带她找林思成鉴定,结果两件都是仿品。

也是巧,白老师的爱人恰好在恭王府负责展览工作,那段时候正好在征集明清瓷,最后出价十八,收走了林思成补到一半的一只明代德化窑猪油白碗。

同时,为了研究已失传的唐代工艺,林思成收了白老师手中那两件仿唐代兽首杯和金钏。就是那次,王齐志才撺掇着让他申遗。

之后,白老师时不时的就会给林思成打电话,问一些鉴定方面的知识。所以,虽然只见过一次,但交情不算浅。

但林思成在意的不是白婉,而是她身边的那两位。

一位三十六七,和白婉年岁相当,两人挽着胳膊,应该是她爱人,在恭王府博物馆收藏部工作。

来这里,肯定是看好了什么拍品。

关键的是旁边那位: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于志远。

不……现在还不是副所长,应该只是主任。但这个所的主要职责,是以国家性题材为主题的创作研究。

再说直白点:研究及创作山河、红色、**等题材的绘画作品。研究对象包括傅抱石、潘天寿、黄宾虹,李可梁……等等等等。

第一任所长,就是黄宾虹。

林思成顿感不妙:他怀疑,如果还想把之前看好的三位名家的那些作品收入囊中,估计得花大价钱……

转着念头,几个人从身边经过,林思成也转了一下脸,装作和叶安宁说话的样子。

两人相视一笑。

随后,正式开拍。

上来就是重头戏:翁同龢的水墨纸本,《三秋桂子》。

懂点近代史的都知道,这位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家、书法家、收藏家。

状元及第,历仕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同时,他还是同治帝和光绪帝的师傅。

从秦到清,历史上只有六位双帝师,他为其一。

这位是正儿八经的帝党,更是坚决的主战派。甲午战争时,他屡请再战。之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请求割地,翁同龢坚决反对,宁愿多赔款。甚至提出先答应赔款,不过得先欠着,然后再筹银再建水军再战。

按计划,本来是让他和李鸿章一块去谈判的,但慈禧怕他去了容易谈崩,然后只派了李鸿章,再然后,就有了《马关条约》。

再之后,他主持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革职,永不叙用。

前世在故宫,林思成还看过他写的《甲午战备奏折》,还有光绪小时候他批改的算术作业。当时他还和王老太太开玩笑:不管哪一件,随便偷一张出去,都能卖个几百万。结果被老太太一顿骂。

再看这一件,画不大,只有1.2平尺(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