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
李承宁不知道自己正在被人冠上了“适宜做男宠”的名头,他立在树下,听到动静后便转头望去,一个二十多岁看起来风流倜傥的郎君正用一种莫名的眼神打量着他。
李承宁蹙了蹙眉,对这种不友好的目光有些不喜,待那人走近,他恢复了一贯的冷静面色,浅笑道:“杨伯,这位郎君是?”是派来跟着他的?
杨伯“呵呵”笑道:“这位是程郎君,今日便由他跟着您外出。我已经吩咐了六儿去套车,现下车马已经在大门外了,郎君,可以出发了。”
李承宁点点头,“有劳杨伯了。”他目光一转,落到程彦之身上,“程郎君,我们走吧。”
程彦之看着这位“崔郎君”波澜不惊的样子,又把草放进嘴里,“那就走吧。”说完,径直往大门的方向走去。
李承宁看着程彦之的背影,并未因为程郎君轻慢的态度而生气,他转头对着杨伯道:“杨伯,我去了。”
杨伯点点头,目视着“崔郎君”出了大门,自去做事了。
杨宅大门口,程彦之正抱臂看着弱柳扶风一般的“崔郎君”出来,他把一截草咬掉,又“呸”地吐出来,“跟个娘儿们一样,磨磨唧唧的。”
李承宁走到马车旁,闻言看了程彦之一眼,“程郎君此话不妥。”
程彦之抱着臂,斜眼去看李承宁,“有何不妥?”
李承宁微微平复了气息,道:“杨娘子身为女郎,却能统领三军,程郎君在杨将军宅邸里做事,却如此歧视女子,不知杨将军若知道程郎君此言,会作何感想。”
程彦之被噎了一下,他大大咧咧惯了,说话从来不精细,如今竟被一个外来的郎君如此说教,他把头一扭,率先上了马车,“崔郎君还是管好自己罢。”
李承宁咳了两声,也上了马车,程彦之已坐在了马车的正中间,李承宁看了眼座位,并没有去跟他挤,坐在了马车的一侧。
六儿坐在车座中央,握着马缰绳,问道:“崔郎君,我们先去哪里?”
李承宁掀开帘子,“去这里最繁华的东市。”他前几日和小丫鬟打探过,凉州城的市集分为东市和西市,东市毗邻官衙与显贵高官宅邸,里面所售卖的有笔墨纸砚、金银器、珠宝、锦绣等物。
西市靠近商人的住所,售卖的大多是丝绸、茶叶,还有别国的香料、宝石、象牙等物。
六儿一挥手中马鞭,两匹马儿便跑动了起来。
凉州城内官道十分平坦,李承宁并不觉颠簸,大约过了小半刻钟,六儿的声音从帘子外传来,“郎君,东市到了。”
李承宁伸出一截玉白的手,掀起帘子,此时恰好是正午,三百声鼓的最后几声落下,等待着市门打开的众人便一窝蜂涌入了市集。
前方不远处的市署官抬起一只手,掏了掏被鼓声震得发颤的耳孔,迈着步子往值守房去了。
六儿看着前方市集乌泱泱一群人,有些为难,“郎君,市集里人多难行,若马车进去,恐怕会走得慢些。”
李承宁看着前方的路况,缓声道:“那我们待会儿再进去。”他从袖子里摸出几枚一直放在里衣的银锞子,伸出手去,“辛苦小六了。”
六儿脸红起来,他只是随口说了一句马车难行,并不是贪图郎君的银钱,他支支吾吾道:“郎君,您自个儿留着吧。”
李承宁把身子探出马车,不容拒绝地把手里的银锞子递到六儿手里,“外头日头大,这些就当做是给你的茶水钱。”
六儿看了眼正午的大太阳,秋日的阳光没有夏日那般毒辣,不过他的确有些渴,正想着一会儿马车停了,他去买几盏茶汤解渴。
这样想着,六儿便接过了银锞子,“多谢郎君。”
马车内的程彦之嗤笑一声,用只有李承宁才能听到的声音道:“收买人心。”
李承宁好整以暇地坐在马车一侧,只当没听到这句话。
市门口处的人群此时已渐渐散开去,六儿说了句,“两位郎君坐稳了,”便一扬马鞭,朝东市行去。
东市呈“井”字型,东西、南北长约两里,此时此刻,杨云卿一行人正在东市的另一个入口处。
知意骑在枣红马上,摸摸自己的肚子,“方才在海藏寺,我应该少吃些素面的。”
剑心看着她,“我都跟你说了,要少吃一点,结果呢,你偏要吃第二碗。”
知意把下巴一抬,“谁让它做得那样好吃。”
杨云舒看着又拌嘴的这俩人,头都大了,先前在海藏寺,他们四人爬灵钧台,这俩人就因为谁先爬上去的而斗嘴,互不服输。
此刻,他看着这两人,劝解道:“知意阿姊,一会儿,我们可以把吃的打包回去,等晚上饿了吃。”
知意转头看着云舒,“这是个好主意,三郎真聪明,不像有些人,只会说一些话来气我。”
云舒摸摸头,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就被夸聪明了。
杨云卿看着三个人,颇感无奈,她轻夹马腹,“走吧。”说完,便往东市的西北门处去了。
剩下的三人互看了一眼,忙跟了上去。
李承宁从西南门进去,此时正在第一条纵向街道上,六儿稳稳地驾着马车,李承宁挑开帘子,看着左右两旁的店铺。
大约是为了方便买肉,这条街上的前半截是肉行,有卖牛羊鸡鸭肉的铺子,一股腥味扑面而来,李承宁用袖子掩住口鼻,压下胃中翻涌的不适感。
程彦之抱臂坐在那里,老神在在地嚼着草,“矫情。”他是上过战场的人,闻过比这浓重得多的血腥气,这崔郎君,一看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又造作的郎君。
到了“井”字的第一个分岔路口,六儿问道:“郎君,我们往哪边走?前面是打铁铺,还有赁驴、赁马的铺子,若是往左边,则是卖锦缎、金银珠宝的铺子。”
六儿之前常驾车带杨宅的厨娘与杂役来采买,对这里的路况很熟悉,他收了崔郎君的银锞子,便自觉要服务地更周到些。
李承宁沉吟片刻,“走左边。”据他所知,崔家做的既有丝绸香料生意,也有锦缎珠宝生意。
六儿驾车往左边的方向去了,李承宁换了只手挑帘子,盯着店铺的招牌看去,崔氏店铺的招牌右下角,会有崔氏的族徽。
走了百步有余,李承宁看着五间并排的绸缎珠宝店铺,轻声道,“停下。”
这几间铺子,都刻有崔氏族徽,六儿勒停了马,站在下面扶着身子骨还未好全的崔郎君下了马车,“郎君,您进去罢,小六在外面等着。”
李承宁点点头,转头看向正弓着身子下马车的程彦之,“程郎君,一起?”
程彦之从鼻孔里哼出一声气体,“那就走吧。”
李承宁对他这副态度见怪不怪,径自转身进了中间最大的绸缎铺。
掌柜的见有客人来了,连忙上前来招呼,“两位郎君……”想要什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