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物产
接下来,夏雨还想和云卿唠嗑,不过却被云岚打断施法,她们的车子马上就要进村了。
三山村从昨天晚上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都是听说这边即将要下雪,专程过来赏雪的。
所以现在云卿进了村子就要开始集中注意力了,避免因为分心,不小心蹭到,或者是撞到来往的行人。
韩琦这边倒是热闹一些。
孙锡闭眼装睡,故意装作没听见高涵的问话,不过他这个举动却是被韩琦发现了。
韩琦没有拆穿,不过她还是想要帮两个女孩问一问,她很清楚孙锡不是不乐意给人拍照,而是嫌弃天太冷了,下雪天想要在床上躺着罢了。
这人身上的肥肉那可不是白来的,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养出来的。
“孙锡,醒醒,等会该吃饭了。”韩琦装作没发现他睡着,伸手轻轻推了推他的肩膀。
这下孙锡装不住,人都上手了,他再装睡,那就太假了。他慢悠悠的转醒,打了个哈欠,道,“已经到了吗?这么快!”
“没到呢,这才刚刚到村里。”韩琦解释道,顺道讲了高涵、宋恋两个人请求,“你这几天要是没事帮着高涵、宋恋两人拍几张照片吧。”
“对的,孙老师。我们两个可以付钱的。”高涵在后面附和着。
“好的。你们拍照叫我就行,而且也不需要付钱。”孙锡搓了搓脸,似乎是将脸上的睡意驱赶走,他最后还是妥协了,而且也没有额外收费。
昨天韩琦说了两个姑娘还是学生,他觉得还是不收费的好,现在的学生消费高,他要收钱了,这两人该吃土了。
“谢谢孙老师。”宋恋脸上立刻笑开一朵花。
“孙老师,到时候夏雨姐也会给我们拍摄,应该没影响吧。”那天孙锡也在,但是思来想去的,高涵还是觉得需要将这个情况讲一下。
她不是嫌弃夏雨的拍照技术,而是刚好有个比较知名的摄影师在这里,她非常想要尝试一下男摄,女摄两种拍照手法。
“这个没问题。现在网上非常火的,男摄拍景,女摄拍人是吧,我也知道。”孙锡笑了笑,他白胖的脸做这个动作一点不油腻,反而还有点可爱。
“那就麻烦您了。”高涵再次感谢。
“不客气。”孙锡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人这么有礼貌,他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那咱们晚上一块吃火锅吧。”韩琦看着氛围这么好,就提了一个建议。
她们民宿的阿姨刚刚发消息,问她们晚上想吃什么,她说了火锅。现在大家聊的这么投缘,她打算邀请高涵两人一起吃饭。
至于云卿几个她为啥不邀请呢,其实她中午那阵子就说过了,想请人吃饭。但是云卿晚上还要请顾苒她们吃饭呢,没时间过来。
“好呀。现在民宿都可以做火锅了呀,我们夏天来的时候就没有,馋死了。不过这边的炒菜、烧烤也好吃。”宋恋感叹道。
没想到三山村的餐饮发展的这么快,夏天她们馋火锅来着,但是阿姨说她们这边没有家伙什,给她们做了麻辣小龙虾,酸菜鱼解馋。
“是吗?那夏天这边好玩吗?我看宣传说还有瀑布呢?”韩琦这下来了兴致,她原本是觉得三山村宣传太过了,不过等到人真正来这里,发现人家确实就是宣传的那么好,甚至是实景要更好一些。
不过冬天这边的景观确实是要少很多,她好想去漂流,还想下河捉鱼。
“是有瀑布的,是在另一个村子里,叫白山村。瀑布很高,也很大,我们夏天还在那拍照了。我觉得他们那里夏天超级漂亮,每家每户的院子,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花园。”
宋恋点点头,还将自己之前拍的照片找出来给韩琦看。
“对的,这里的水特别清澈,也很干净。我们夏天还在河边打水仗呢,不过没有打赢小朋友。”高涵非常喜欢三山村的溪流,一眼看到底。地面都是沙石,不需要担心有虫子,光脚直接踩在里面蹚水一点问题都没有。
“你们还和小朋友打水仗,是本村的小孩子吗?家长会不会说呀?”韩琦听到这里非常心动,她这个人有点矛盾,既喜欢玩水,又有点害怕水,三山村这里就刚刚好,不深不浅,刚好适合玩。
“不会呀,毕竟我们没有赢。村里人还安慰我们呢。”高涵想想当时的情况,就觉得好笑。她们那会一群十好几个人呢,看着小朋友打水仗,就偷摸的加入进去,结果被人打得落花流水的。
“好吧。”这会是孙锡震惊,他没想到高涵看着高高大大的,居然打水仗打不过小朋友。
“你不懂,人家个子矮,动作更灵活,咱们这些大人身体不灵便了,压根打不过。”回想起铺天盖地的水花泼过来,宋恋觉得自己脸上现在还残留着水花。冷冷的拍在脸上,她的脸和心同时变凉了,太丢了。
“说的也是。”孙锡想了想自己将近180斤的体重,脸上的肉抖了抖,觉察到自己去估计还不如两女生呢,不用预计就知道一定会被打的更惨。
“那另一个村子呢,黑山村。我看他们那里也好漂亮呀,和东省那边好像。树林的苔藓看着像地毯似的,软乎乎的。”韩琦忽视掉这个话题,她之前跑步没跑赢自家弟弟,也属于是个废人一个。
“黑山村也挺好看的,就是太远了。当时走到半路我们两个走不动了,就返回来了。”宋恋非常遗憾的道。那天她们深入林子大约走了将近10里了,她不小心崴到脚了,就停在原地等着村里人来将她背出来了,后半程非常可惜没有看到。
“他们那边的蘑菇非常好吃,还有牛肉,羊肉,我们那天在那里,当地的老乡给做了小鸡炖蘑菇,还包了羊肉饺子。香菇,平菇这些的,超级好吃。”说起黑山村,高涵对于美景的印象不深刻,但是她的嘴巴对于黑山村的美味还是念念不忘。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