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不是我,有人可为我作证。
王慈没注意到萧瑾瑜的动作听到小吏的禀报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皱眉:“那桩举报案不是早上才报上来的怎么就下午开堂审理啦?府衙衙役们没过去查封店铺查验证据吗?”
小吏表情有些为难尤其是见萧瑾瑜人还没离开不知道有些话当不当讲。
也就是他这个反应才让王慈想起来哦这里还有一座大佛呢!
不是。
这尊大佛不是说要走?
他抬头看过去。
萧瑾瑜沉默片刻对他说:“不着急你先问案子。”
“也行。”王慈听他这么说也就当他还有别的事也没在意。
让小吏回答刚才的问题。
小吏也机灵立刻便解释:“衙役们一早就带着举报的人去东城门那边封店但是店铺还没来得及封那苏记的掌柜就出来说不必多此一举她有证据要求下午开堂审案。”
王慈当汴京府衙知县这么久自然见过不少桩**的举报案件。
特别是举报苏记那两个人他刚见过也问过话可不觉得那个尖嘴猴腮的婆子是个好惹的人。
于是听到小吏这话有些震惊:“那举报的人这么配合?”
他语气里是不掩饰的惊讶。
小吏听出他的兴趣立即就把那婆子跟苏兮最后的对话重复了一遍。
王慈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尤其是在听到苏兮直接让人推板车把那人推来府衙的时候。
“这女掌柜甚有魄力啊!”他更是没忍住感叹起来。
萧瑾瑜看到他的表情扯扯嘴角无甚情绪地提醒他:“作为府衙官员还没见到证据前不可有偏向。”
“萧二此事你不懂。”王慈磨搓着手指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对他说“这汴京城里开食店的不稀奇但是这刚开没两日就能**还能使人直接把举报卷宗直接放到府衙卷桌上就不一般了。”
王慈出身名门以前是不知道这些市井手段的。
不过这两年做汴京府衙知县鸡毛蒜皮小事处理得太多见得太多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不少。
说起来都是眼泪。
王慈叹口气拍拍萧瑾瑜的肩膀:“这两年你不在这汴京城都不知道我遭了什么罪这府衙知县的活儿都不是人干的。”
“所以这桩举报案你提前让人查过?”萧瑾瑜没有被他转移话题。
王慈呵呵一笑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萧瑾瑜眉梢微挑。
“不过这下午本来还想着跟你叙叙旧,现在又说开堂还是挺耽搁事的。王慈说这话儿,真心实意了许多。
汴京城这子弟们,谁不知道,萧家这大公子跟他这王府二郎君关系好。
要王慈说,也是这样的。
他跟萧瑾瑜的关系那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
这人之前一直在外做事,好不容易回到汴京,他可不得好好跟人叙叙旧。
“叙旧也不难。萧瑾瑜接过他的话,面色沉稳。
王慈:?
然后就是…
王慈坐在公堂正位,眼睛不自觉地看向屏风后面的人,拼命使眼色:叙旧至于来公堂看他断案吗?
萧瑾瑜将他的眼神收入眼底,不为所动,只端起茶杯轻啄一口。
“……王慈真的有种“叫天不行叫地不能的悲哀。
他一个汴京府衙知县审案,汴京京兆尹坐在旁边,叫人无端压力倍增。
王慈悲伤地看向他的师爷。
他的师爷仿佛并没有感受到他的情绪,掠了一眼卷宗,淡淡地说:“开堂吧!
说开堂就开堂。
“威武声过后,开堂的双方被带到堂上。
苏兮用余光打量着汴京府衙内部结构。
或许是因为现代时,苏兮常参观古建,觉得这里跟后世各地保留的府衙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
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情瞬间放松下来。
“被告方,上前回话。
一声吆喝,把苏兮又带回现实。
她急忙跪下,拜见面前的府衙知县,报上自己姓名。
王慈扫了一眼衙役拿上来的名帖,看到上面的名字,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似的。
“苏娘子,起来回话。他说。
苏兮闻言,这才站起来,抬头去看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