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死人不打伞
风雨如晦,城南废弃气象站的圆形屋顶成了孤岛。
沈默站在岛心,脚下是整座城市的灯火之海,每一盏亮起的窗,都是一个闪烁的神经元。
他手中的金属环冰冷刺骨,上面缠绕的腐败组织在风中散发出微弱的腥甜,仿佛某种死而不僵的生命。
过去十二小时的城市脉搏在他脑中清晰浮现。
城东电缆井,城西交通枢纽,北区老式居民楼……所有突发电路故障的地点,都曾是“言语残响”事件的高发区。
他布下的“假接地”装置,正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引发了整个残响系统的连锁共振。
那是一个看不见的、由信息和能量构成的庞大生命体,此刻正因这微小的扰动而焦躁不安。
他没有选择继续强化干扰,那无异于在黑暗中点燃火炬,只会招来致命的扑杀。
他要做的,是让火炬熄灭,然后递给敌人一根会缓慢自燃的朽木。
沈默冷静地从口袋里取出一把镊子,小心翼翼地将那团仍在微微抽搐的组织从金属环上剥离,扔进脚下汇集的雨水中,看着它迅速溶解,化为乌有。
随即,他换上了一片从旁边废弃水管上剥落的、再普通不过的铁锈。
它暗红、脆弱,毫无能量波动,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的衰败物。
他走到屋顶边缘,找到那根直指天空的避雷针,在其粗糙的水泥基座下挖开一个浅坑,将这枚伪装过的金属环埋了进去。
他知道,残响系统此刻已经进入最高警觉状态,任何携带有真实污染源能量的物体都会被瞬间定位并清除。
唯有这种“看似异常,实则平凡”的变化,才能骗过它冰冷的逻辑,让它在扫描后将此处的微弱信号波动归类为“环境自然锈蚀”,一个无需理会的低级威胁。
他站起身,任由冰冷的雨水冲刷着基座,看着浑浊的锈色水流顺着屋顶的排水管道,蜿蜒而下,最终汇入地底深处盘根错节的电缆井网。
一场缓慢的、无人察觉的“锈蚀污染”,就这样开始了。
它不会立刻造成破坏,但会像癌细胞一样,附着在城市的信息血管上,慢慢侵蚀,直到系统发现时,已病入膏肓。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市电力调度中心高墙外的阴影里,苏晚萤的身影如猫一般轻盈。
她从特制的鞋垫夹层中取出一张被汗水浸得微微软化的纸片残角,那是她最后的筹码。
她没有光源,只借着远处监控探头的微光,将纸片浸入一个装着透明显影液的小瓶中。
几秒钟后,纸片边缘,一个模糊的轮廓缓缓浮现——是半个“氵”字。
那熟悉的笔锋,与沈默口袋里那块铭牌残片上的字迹如出一辙。
她心中一紧,却没有尝试拼接。
此刻,完整即是暴露。
她迅速将这枚残角贴在一块从废包里取出的老旧电容外壳内侧,再将电容不经意地塞进墙角一台待报废的变压器散热格栅深处。
她想起在修复古籍时学到的“以旧掩新”之法——真正的修补痕迹,从不藏在完美无瑕之处,而是要藏在那些原本就该破损、本就该有杂质的地方。
这台老旧的变压器,本身就是一堆“信息垃圾”,是系统扫描时最容易忽略的背景噪音。
做完这一切,她没有离开,而是像一尊雕塑,蹲守在变电站围墙外的灌木丛中,目光锁定着内部庭院上方的一块巨型监控屏幕。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雨点敲打着她的雨衣,发出单调的声响。
三个小时后,屏幕上代表区域状态的网格图上,她所在的区域忽然闪烁起黄色的警示框。
一行小字浮现:潜在信息节点,建议提升监控等级。
几乎是同时,两架造型奇特的无人机从夜空中降下,无声地悬停在变压器上空,交叉的光束反复扫描着那片区域。
苏晚萤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见的弧度。
他们终于上钩了。
系统发现了“异常”,却无法定义这异常,只能将其标记为“潜在”威胁,用最常规的手段进行监视。
这枚小小的纸片,就像一根扎进巨人脚掌的刺,虽不致命,却成功吸引了它全部的注意力。
城市的另一边,沈默已经抵达了老城区。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旧时光的气息。
他拐进一条狭窄的巷子,尽头是一处塌陷的地窖,黑洞洞的入口向下延伸,积水中倒映着惨白的天光。
这里,正是他从那次诡异的水中倒影里窥见的位置。
他没有携带任何高科技设备,只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
他解开袋口,里面装的并非武器或工具,而是从殡仪馆火化炉旁收集来的骨灰混合物,冰冷而细腻。
他跪在地窖边缘,将骨灰均匀地撒入下方的积水之中。
灰白的粉末在墨绿色的水面上晕开,像一幅抽象的死亡画卷。
然后,他捡起一根漂浮在水边的长竹竿,伸入水中,开始缓缓搅动。
他的动作极有规律,并非胡乱划动,而是在水面制造出一圈圈特定的涟漪。
他知道,残响系统不仅能感知能量波动,更能解析“意图的痕迹”。
哪怕只是水波的规律性扰动,只要其中蕴含着信息,就会被它捕捉。
他用竹竿在水中“书写”,让涟漪的扩散形成断断续续的弧线,模仿着古老摩尔斯电码中“SOS”的求救信号节奏。
这是一种极致的挑衅,也是一种极致的伪装。
一个求救信号,意味着这里有一个被困的“信息源”,对系统而言是必须清除的目标。
做完这一切,沈默悄然退离,没有回头。
他在巷口停下,从怀里取出一支从未用过的白蜡烛,点燃后,小心地置于一只翻倒在地的陶碗之下。
烛火在碗中摇曳,投射出昏暗的光晕。
这是本地古老丧俗中“引魂归位”的仪式,但手法粗糙,明显是失败了。
他要让这里看起来,就像一场笨拙而失败的招魂仪式现场。
既有足够的神秘学特征吸引残响的初步注意,又因其明显的“无效性”和低能量反应,让系统在深入探查后,最终将其归类为无害的民间迷信活动,从而放弃对此地的持续监控。
就在沈默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的黑暗中时,远方的苏晚萤感到脚下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震动。
震动透过大地,沿着地下水脉,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