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新合同争议
几个小时前。
首都海洋大学四个海洋学院的大四学生们,进入不同的阶梯教室参加辅导员的学期安排讲解会。
在相邻的行政楼里,另一场会议也正在进行。
但气氛是截然不同的紧绷。
“潘经理,贵司这是什么意思?!”
校长办公室旁边的小会议室里,方形的会议桌边坐着四个人。
高副校长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合同后只翻了一页,血液就直往上涌,他猛地抬头质问道。
九月的阳光从玻璃窗户照进来,让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格外明亮,外面还隐隐传来大一新生军训时青春有力的口号声。
但房间里有三个人的心都随着面前那几张纸上的字而不断下沉,只有始作俑者面上还一派轻松惬意。
“高副校长,您这叫什么话呢?就是一点合作细节的变动而已啊。”
潘俊哲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脸上还带着一个平光眼镜,这让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个邮轮公司的客户经理,反而像是个年轻的学者。
毕竟这个眼镜还是他为今天特意准备的。
潘俊哲瞥了一眼会议桌对面的另外两人,那个有决定权的人还在继续翻看手里的合同没有说话。
于是,他脸上的表情更加谦逊温和:
“高副校长,我们公司和咱们首都海洋大学已经合作了几十年了,当初我们公司的邮轮能继承深研号的船名,这实在是很大的一个荣誉。”
他翻开自己手里的那份合同,指了指第一条:
“您看,之前几年因为国际燃油费的连年上涨,所以我们的包船费无奈之下也只能不断提高。但今年的包船费我们可是给了很大的折扣啊。”
“这可是考虑到咱们两方几十年的合作情谊啊。”
高副校长被对方一脸真诚的虚伪刺激的脸色铁青,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旁边的财务处刘处长已经看完了自己手里的合同,他的脸色同样不好看。
今天他来签合同前并没有什么额外准备。
毕竟这个已经顺利进行了几十年的合作,每年的合同内容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对方会以燃油价或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理由,每年都会把总费用往上涨一下。
但基本都在他们可接受的范围里,甚至每年国家拨款都能有些许结余,让学校补贴进其他教学事务或活动里。
但今年的合同可谓是大变样了,甚至到处都是坑。
刘处长和旁边差不多同一时间放下手里合同的曲校长对了个眼神,人精的他瞬间会意了校长的意思。
先探一探对方的目的和底线。
于是他皱着眉头把手里文件重重放在桌上,这让对面的潘经理脸上装出来的笑僵滞了一下。
“合作情谊?潘经理,既然你今天拿出了这份合同,那我们就先不要提情不情谊这种虚的了。”
刘处长把翻开的合同推到桌子中间,开始一条条和对方辩。
“我们之前的租赁费都是一次性付清的,但现在你们把它拆分成了包船费、燃油费、餐食费、网络通讯费、保险费等等这数十条的付费项目。”
潘俊哲趁他话语的空隙插进来一句:“这也是为了更加公开透明嘛,对我们两方都有利的。”
刘处长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没对他这句话做出评价。
“燃油费我就先不说了,根据包船期间国际燃油浮动价格来单独结算,算是合理,虽然耗油量都是你们说了算。”
“网络通讯费和保险费那些乱七八糟的单独支付,我们也先暂且压下不说。”
刘处长的语速越来越快,他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愤怒,尽量保持平静,维持着这场暗流涌动的合作会议的表面和平。
“不如您先给我解释下,什么叫做不提供包餐,什么叫做乘客按需购买当场结算。嗯?潘经理?”
话音落下的同时,他盯着对面客户经理的眼睛,轻轻拍了两下桌上的文件。
木质桌子发出清脆的“啪啪”两声,在略显局促的会议室里格外醒耳。
让四人之间原本就僵滞的气氛更加凝重。
只是对面穿着西装打扮得文里文气的年轻人似乎并没有察觉。
潘俊哲依旧端着那副面对客户时的标准笑脸,假装没听懂对方话语中的情绪和质问,开始解释字义。
“这个就是字面意思嘛刘处长,我们觉得之前那种包餐制太不人性化了,而且今年我们公司对深研号邮轮的设施做了升级,加了很多特色餐厅和娱乐设施。”
“像那几个有名的汉堡披萨的快餐品牌都有入驻,还有几个有名的高档餐厅,厨师都是米其林级别的。”
“这样咱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能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嘛,整天吃两菜一汤的大锅饭多没意思。”
“当然了,考虑到咱们学校的统一需求,大锅饭我们还是提供的,就是不包套餐了,让学生们想吃什么自己买就行。”
“您看看,这时代发展了,我们邮轮也升级了,咱们学校的研学活动也要跟着进步嘛。”
刘处长面无表情地听着对方这一通“我全是为你们好,全是为学生好啊”的说辞,心里只觉得好笑和讽刺。
他没有选择去和对方辩驳这些表面上的东西。
“既然潘经理和贵司都是一片好意,那我们也不能不领情是吧。”刘处长笑了下,好像已经被对方说服了一样。
旁边的高副校长听到这句都瞪了他一眼。
却听见刘处长继续说道:“这样,合同第一条里的包船费是之前全包的80%。这个折扣我们可以不要了。”
“但是为了避免学生在饮食上的管理混乱,之前的食堂套餐我们要保留,用这20%费用付我们研学团在船上的餐食费。”
然后,他学着对方之前的语气补充道:
“当然,老师和学生们想去别的餐厅吃或者自己点餐吃我们也不拦着,这样贵司在收了餐食费后还能有额外收入,不是吗?”
潘俊哲被噎了一下,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他心想,这怎么可能一样,有了包餐他们还怎么在定价上动手脚大赚一笔?
而且就那群穷大学生,有了包餐还能有几个人会去吃那些贵的要死的餐厅?
这次的合同变动里,燃油费和网络通讯费那些的利润都是小头,毕竟这种动手脚不能太明显。
但餐食费,这可是无上限的,定价全由他们说了算。
茫茫大海上,食材质量好价格高,要新鲜,要运输,要保鲜,厨师好,等等,这可都是屡试不爽的好理由。
而且学校手里每年拿到的拨款资金有多少,他们过去几年已经试探得差不多了,知道他们的底线在哪里。
要想继续赚更多的钱,学校这里是榨不出什么油水了。
还得从那些上船的师生入手,学校全包费用给他们海上研学,他们支付一下自己的餐食费也很合理吧?
有钱的多吃点吃好点,没钱的就少吃点吃差一点呗。
他们公司也不至于真把价格提高到让人吃不起饭,家境再困难也不会真的一点钱没有吧?花平时吃肉的钱吃个馒头白菜还是可以的嘛。
潘俊哲心里闪过这些念头,又变得理直气壮起来了。
他装出几分为难:“刘处长这话说的,这不是让咱们校方白花一笔钱吗?这可不行,这违背了我们这份合同一切公开透明的初衷啊。”
这些对面三个人心下都明白了,对方这是不满足于只盯着学校手里的活动资金了,就是非要从上船的师生手里刮钱了。
刘处长抬手拉住了被气得差点冲上去打人的暴脾气高副校长。
他皱着眉头思考着,仍旧试图稳住这次合作,毕竟距离往年活动开始的日期已经只剩下10天左右了。
要想在这点时间里,再找到一艘能容纳1000人还有科研教学功能区的邮轮,而且他们还是长时间租用,成功率真的是微乎其微。
就算真的那么好运能找到这么一艘船,要联系要商讨要考察要谈判要签合同,10天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他们要得这么急,谁又能保证另一艘船不会狮子大开口?
刘处长琢磨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这样吧,既然贵司是出于公开透明的考虑,那我们就再明确一下。”
“邮轮给研学团提供的公共食堂,所有食物的食材溯源和饭菜定价,要经过我们同意。而且除包船费外其他项目总费用不能超过去年费用的30%。”
刘处长试图给这些全都不可控的隐形消费和成本,加上一个可控的枷锁。
但这显然并不符合对方的利益,而且校方的再次退让也让对面的潘经理更加有恃无恐。
毕竟他们今年故意用了几个借口把合同签订日拖到开学之后,就是为了让把对方逼到不得不妥协的地步。
潘俊哲叹了口气:“刘处长,您就别难为我了。食材溯源还好说,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