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二十四章
期末考试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一个更现实、更迫近的问题,如同盛夏突然压城的乌云,笼罩在即将升入高二的学生们头上——文理分科的最终确认。
那张薄薄的,印着“浅川一中高中文理分科确认表”的纸张,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签字。
林晚星看着自己桌上那张空白的表格,感觉它重若千斤。
她知道,该来的终究要来。
放学后,她磨蹭到教室里的人都走光了,才慢慢收拾书包。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江辰的短信:【老地方?】
她犹豫了一下,回复:【今天不了,要回家填分科表。】
那边很快回复:【按我们说的做。】
按我们说的做——意思是让她坚持填文科,然后和母亲好好谈。
这是他们这些天在自习室里达成的共识。
江辰甚至帮她准备了说服母亲的理由:文科的就业前景、她的学科优势、近几次文科成绩的进步......
可想象总是比现实容易。
走出教学楼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林晚星看见江辰等在校门口的路灯下,斜倚着自行车,身影被拉得很长。
“怎么不等我?”他走上前,自然地接过她肩上的书包。
“我......”林晚星低下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
“什么意思?”江辰停下脚步,皱眉看她。
“我怕我会让你失望。”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我知道你希望我坚持选文科,可是我妈妈她”
“林晚星。”江辰打断她,语气严肃,"看着我。"
她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睛。
“这是你的人生,不是我的,也不是你妈妈的。”他说,“我支持你选文科,是因为那是你想要的。但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谁还能替你争取?”
他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她心上。
是啊,如果连她自己都不坚持,又凭什么要求别人理解和支持?
“可是我妈准备了那么多资料,她真的很用心......”
“用心就能决定你的人生吗?”江辰的语气带着少见的激动,“我爸妈也给我规划好了未来,保送名校,读金融,进投行。可我想打篮球,想去体育大学,他们到现在都不理解。”
林晚星愣住了。
这是江辰第一次跟她说起自己的困境。
原来,看似完美的他,也面临着同样的挣扎。
“那......你怎么办?”
“我在争取。”他的眼神坚定,“每次训练都拼尽全力,用成绩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你呢?你准备好为自己的选择战斗了吗?”
他的话像一簇火苗,在她心里点燃了微弱的勇气。
“我......试试。”
回到家,母亲已经等在客厅。
餐桌上放着那张空白的表格,旁边是一支笔,还有厚厚一叠打印的资料。
“坐下吧。”母亲的表情很平静,但眼神里是不容商量的坚决,“李老师把这次期末成绩的年级排名发给我了。你的文科成绩确实有进步,历史年级第八十,地理第七十五。”
林晚星心里升起一丝微弱的希望。
“但是,”母亲话锋一转,“你的物理和化学,依然在年级中下游。这说明你的理科思维就是弱。现在靠着死记硬背能把文科成绩提上来,但高考是综合能力的较量。”
母亲将那叠资料推到她面前:“这是我托人找的近几年大学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和就业数据。你看看,同样的分数,理科能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范围要比文科广多少。金融、会计、管理这些文理兼收的专业,也明显更偏爱有理科背景的学生。”
资料很详细,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准备的。
“妈,可是我真的更喜欢文科......”林晚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要发抖,“我喜欢历史故事里的人物命运,喜欢地理课上讲的山川河流,我喜欢用画笔记录看到的世界。这些让我觉得......活着是有意义的。”
母亲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
但很快,她又恢复了冷静:“喜欢?晚星,妈妈不是不尊重你的喜好。但人不能只靠喜好活着。你现在还小,不知道这个选择对你未来意味着什么。妈妈是过来人,不能看着你走弯路。”
“学文科也可以是正路......”
“是,可以是正路,但是更窄、更挤的路!”母亲的声音稍稍提高,“咱们家是什么条件你清楚。你爸爸那个样子......妈妈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我不能冒险,不能让你因为一时任性,将来后悔莫及!”
这些话像沉重的枷锁,一层层套在她心上。
“你看看这个,”母亲指着资料上的一行数据,“这是去年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录取线,这是邮电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线,分数差不多,但毕业后的起薪差了多少?就业难度差了多少?这就是现实!”
现实。
又是现实。
这个词压得她快要喘不过气。
“妈,如果我保证考上好的文科大学呢?如果我......”
“没有如果!”母亲斩钉截铁,“晚星,这件事没有商量余地。妈妈是为你好,以后你会明白的。”
又是这句“为你好”。
林晚星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所有的理由,所有的数据,在母亲固守的“为你好”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
她看着母亲递过来的笔,那只手稳如磐石。
她又想起江辰说“为自己的选择战斗”时坚定的眼神。
两边都在拉扯她,都要她听从他们的“为你好”。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强忍着不让它掉下来。
“妈,如果我选了理科,以后学不好,考不上好大学,你会后悔今天逼我吗?”她抬起头,直视着母亲。
母亲愣了一下,随即语气更加坚决:“只要你努力,不可能学不好!妈妈会给你找最好的补习老师。只要你听话,按妈妈给你规划的路走,一定能成功!”
听话。
又是听话。
林晚星看着母亲眼中的坚定,忽然明白,这不是一场可以靠道理赢得的辩论。
在母亲的世界观里,服从就是孝顺,听话就是懂事。
任何反抗,都是不懂事的任性。
她颤抖着手,拿起笔。
笔尖在“文科”和“理科”之间悬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