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魔教之圣火传奇》

4. 第 4 章

第四章:无尘禅师

书到此处,笔者要给大家交代一下,这位无尘禅师和灵隐四杰的来历,这位无尘禅师刚出生因家境贫寒被丢弃于杭州灵隐寺,灵隐寺是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是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灵隐寺开山祖师为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北朝时初具规模,唐大历六年全面修葺,唐末毁于会昌法难,五代年间,吴越王钱镠重兴开拓,吴越王钱镠请永明延寿大师重新振兴开拓寺庙,新建石幢、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并赐名灵隐新寺,灵隐寺在五代时期尤为鼎盛,南宋建都杭州时,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宋宁宗嘉定年间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杭州灵隐寺内的济公殿是供奉大名鼎鼎济公活佛的重要场所,济公,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永宁村人。其系宋太宗驸马李遵勖(即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远孙,李茂春之子,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因其行为举止痴狂,被时人称为“济颠”或“济颠僧”,后被民间尊为“济公活佛”。无尘禅师自小便在灵隐寺中长大,三岁便已剃度,无尘禅师自幼聪明绝顶,爱好钻研佛学,二十岁左右便将灵隐寺浩瀚如海的数万册佛经全部读完,又在佛经中发现了两大绝学,一是扁鹊医术,二是天罡纯阳神功,三十多岁就被武林中人尊称为三绝禅师,当年忽必烈与南宋交战,围困杭州三年,派去的几名统帅都被人行刺而死,世间传闻无尘禅师在两军交战之时,一是用医术为军民医治,二是用绝顶武功帮军民守城,蒙古的几名统帅都被无尘禅师刺杀。公元1279年,忽必烈在崖山海战中,逼得最后一位南宋小皇帝赵昺与左丞相陆秀夫跳海自尽,自此南宋灭亡,此时的忽必烈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立刻调集二十万蒙古大军挥师北上,围困杭州城,发誓要将杭州城军民屠杀殆尽鸡犬不留,杭州城军民经过数年苦战,已是兵尽粮绝,独守一座孤城,城中军民誓死要与蒙古人血战到底,无尘禅师在城中,眼见城中三十多万军民死伤过半,剩下十几万军民和老弱妇孺,依然在咬牙血战,心中不忍,于是找到了当时的杭州守将王坚,副将李进和他们商讨如何议和,王坚和李进也知道无尘禅师出于善意,但又忌惮蒙古人已经发誓要将杭州城屠杀殆尽鸡犬不留,只怕议和之事难以成立,无尘禅师对王进道:“王将军,请你派我作为使者去见忽必烈,我会让忽必烈答应不杀城中军民一人,不抢夺城中军民一财,另外在灵隐寺周边给予十万亩永不赋税的良田用于安置城中老弱妇孺。”王进苦笑道:“禅师说笑了,我们杭州城死守三年,杀伤蒙古兵无数,在此期间,承蒙你相助,又杀了五名蒙古带兵统帅,我们和蒙古人血仇不共戴天,如今忽必烈带二十万蒙古铁骑围城,发誓要将杭州城夷为平地,现在你去说和,提出这几个条件,忽必烈是万万不会答应。”无尘禅师道:“王将军,我无尘自幼出家,孤身一人,无牵无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拼着一死也要让忽必烈答应这几个条件,护得杭州城军民周全,恳请将军派我为使者,前去找忽必烈商量和谈之事。”王进听了半信半疑,但又无计可施,于是派无尘禅师为使者,前去蒙古军营和忽必烈谈判,此时的忽必烈,已经一统蒙古草原,成为蒙古人的大汗,又在崖山海战中,逼得最后一位南宋小皇帝赵昺与左丞相陆秀夫跳海自尽,灭了宋朝,忽必烈志满意得趾高气扬,此次挟崖山海战余威,亲自率领二十万蒙古铁骑,将杭州城围得水泄不通,想攻破杭州城,一雪久攻不下之耻,忽必烈正在军中和将领们商量如何攻城,一名士兵进营帐禀报:“大汗,杭州守将王坚派使者前来,要求与大汗谈判。”忽必烈满脸怒容,对将领们道:“这王坚现在想来投降,已是不能,杭州城上下害我损伤数万铁骑,又刺杀我五名蒙古统帅,我们定要将杭州城杀得鸡犬不留,夷为平地,方解我心中之恨。”众将领齐声呼应,忽必烈让兵丁将无尘禅师带入帐中,忽必烈歪坐在虎皮交椅上,用眼睛瞟了一眼无尘禅师,只见无尘禅师身穿僧袍,头顶无发,三十多岁,清瘦脸庞,瞬间满脸不屑,冷冷道:“看来杭州城是真的没人了,居然派个秃驴来和我谈判。”无尘禅师闻言,不卑不亢道:“忽必烈,你们蒙古人有句谚语:弯刀再快,不杀说和之人,我作为使者,前来谈判,你出言无礼,也不怕世人耻笑。”忽必烈闻言,心中恼怒,眼中凶光一闪,用手一拍案几,身边的两名侍卫,立刻抽出皮鞭,劈头盖脸向无尘禅师抽去,无尘禅师不慌不忙,出手快如闪电,没等众人看清,已将两名蒙古侍卫手中的皮鞭握入掌中,双手一发力,已将两名侍卫拽到跟前,两名侍卫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无尘禅师一手一个揪住衣领,只见两名虎背熊腰的侍卫在无尘禅师手中,就如同纸人一般,被无尘禅师旋转甩圈,甩了十几个圈后,无尘禅师双手发力,将两名侍卫扔倒在地,两名侍卫只觉得头昏目眩,瘫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忽必烈脸色一怔,心中暗暗吃惊,眼中闪过一丝惊异眼神,道:“看来你这和尚还有点本事,说吧,你们准备怎么投降?”无尘禅师昂首挺胸道:“忽必烈,我向你重申一遍,我们是议和,不是投降。”忽必烈眉头一皱,冷冷道:“哦?”不是投降?”那你想说什么?”无尘禅师面沉如水道:“一,我们杭州城可以开门议和,但你必须接受我三个条件,第一:不伤害城中军民一人,第二:不抢夺军民一文财物,第三:在杭州城外划十万亩永不赋税的良田供城中军民耕种,永不纳税。”此言一出,忽必烈禁不住哈哈大笑,帐中将领们也是齐声大笑,怒斥无尘禅师痴心妄想,忽必烈强忍笑意道:“你这和尚,做什么春秋美梦?”你又什么资格和我谈这样的条件?”无尘禅师冷冷道:“忽必烈,你手下五名带兵将帅,都是被我所杀。”此言一出,帐中众将群情汹涌,拔刀出鞘,恨不得将无尘禅师剁为肉酱。忽必烈眼中凶光连闪,冷冷道:“你这和尚死到临头还敢叫嚣,纵然你有一些刺杀的手段,又如何能抵挡我二十万铁骑?”无尘禅师朗声道:“忽必烈,二十万铁骑我是不能抵挡,但是刺杀你忽必烈,我有十成把握。”忽必烈一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拍案而起,大声怒斥道:“众将领,给我将他砍了!”众将领拔刀向前,齐齐砍向无尘禅师,只见无尘禅师不慌不忙,一个纵身,使了一招罗汉飞天,身形已至大帐皮顶,双手伸出,硬生生将牛皮帐顶撕了一个大口,一展身形,已从裂口处窜出,无尘禅师几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蒙古众将连忙飞刀攻击,却已然不及,忽必烈和蒙古众将等人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营帐外,传来无尘禅师的声音:“忽必烈,三日之内,我必来取你性命。”余音尚在,人已到了数里之外,忽必烈心中大惊,当即和众将商议,调来四千近卫军,将中军大帐围得水泄不通,静候三日内无尘禅师来自投罗网,第一天晚上,风平浪静,第二天晚上也是风波不起,到了第三天晚上,忽必烈心想:“看来我是高看了和尚,看来他也是吹吹大牛,不敢来了。”于是在帐中饮酒吃肉,倒头便睡,深夜时分,忽听营帐外,蒙古士兵惊叫,弓箭钢刀破风之声,忽必烈从床榻上骤然坐起,帐中四十名贴身侍卫也钢刀出鞘,睁大眼睛,忽听帐顶一声巨响,无尘禅师在帐顶已经将皮革撕开,纵身跳入帐中,帐中的蒙古侍卫们钢刀举起,冲上前奋力砍杀,只见无尘禅师身穿一身灰色袈裟,身形如鬼魅一般,在侍卫人群中闪展腾挪,身形快如闪电,眨眼之间已到忽必烈身边,忽必烈一声怒吼,手中钢刀砍出,无尘禅师一个侧闪,右手已经抓住忽必烈的手腕脉门,忽必烈只觉得手上如同锁上了一个钢圈,再想反抗,已然不及,无尘禅师一甩手,忽必烈身形飞起,像个纸片人木偶一般,被无尘禅师挡在身前,几十个蒙古侍卫吓得赶紧将手中钢刀收回,齐声惊叫,无尘禅师眼神刚毅厉声喝道:“都给我放下兵器,要不然我一掌将忽必烈打死。”话刚说完,左掌击出,只见忽必烈帐中的檀木案几已经被击得粉碎,哄然倒地,几十名蒙古侍卫吓得面容失色,要知道这檀木案几坚硬异常,寻常刀剑砍上去也只能伤其分毫,想不到被无尘禅师一掌击下,就变成一堆碎木,众侍卫一个个目瞪口呆,哐啷哐啷的扔下兵器,再也不敢乱动,无尘禅师把忽必烈在手中旋转转圈,忽必烈被旋转的头昏眼花,七荤八素之时,无尘禅师一把将忽必烈摔在地上,但右手仍牢牢抓着忽必烈的手腕,忽必烈跌坐在地,只觉得天旋地转,五脏六腑离位,哇哇大吐起来,但是手腕依然被无尘禅师牢牢抓住,无尘禅师厉声道:“忽必烈,我说的几个条件,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忽必烈喘了几口气,定了定神,故作镇静道:“大师好手段,果然厉害,但是我身为蒙古大汗,岂能受你胁迫?”无尘禅师冷冷道:“忽必烈,你不同意也没关系,我无尘自幼出家,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今日我若是能和蒙古大汗一命换一命,也算值了。”说罢,左手手掌缓缓举起,准备蓄势作雷霆一击,忽必烈一见,忍不住心中恐惧,心想:“我贵为蒙古大汗,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个和尚就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亡命之徒,和他一命换一命,那我岂不是亏大了。”想到这,忽必烈连忙陪笑道:“大师不要激动,你乃金身罗汉下凡,我万分钦佩,你说的条件,我全部答应就是,请大师不要动怒。”无尘禅师冷冷的盯了忽必烈一眼,放下左掌,道:“忽必烈,既然你真心答应,就以你们蒙古的成吉思汗起誓,并发布文书,公告天下。”忽必烈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知道自己现在命悬一线,于是强自镇定心神,发了一个毒誓,并且命侍卫从营帐外叫了一名文书官,按无尘禅师所说的条件,一一书写,并将自己的誓言,写在文书之上,文书官写完后,哆哆嗦嗦的递给了无尘禅师,无尘禅师伸出左手接过文书,将内容认真的看了一遍,待墨迹稍干,对忽必烈道:“忽必烈,你的大汗印呢,给我盖上。”忽必烈又让侍卫将大汗之印取出,在文书上盖上了大汗之印,无尘禅师见事情已经办妥,将文书收入怀中,对忽必烈道:“忽必烈,这份文书我拿回去,呈给杭州城王坚将军,你明日需将此文书公告天下。”忽必烈连连点头,无尘禅师右手一甩,甩开忽必烈的手腕,然后施展身形,一招鹰击长空,从帐篷顶部的裂开处冲了出去,无尘禅师心知今日胁迫忽必烈立此文书,定有一些蒙古将士会心中不忿不服,须对这些蒙古将士加以威慑,于是气运丹田,发出一声长啸,二十万蒙古铁骑只觉得天际之中啸声如雷贯耳,连绵不绝,一个个吓得瞠目结舌面容失色,数十万匹战马万马齐喑,忽必烈在帐中惊魂未定,听到连绵不断的长啸声,不禁伸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中暗道侥幸。无尘禅师出了蒙古军营,施展身法,功夫不大,已经到了杭州将军王坚的府邸,待侍卫通报后,进了将军府与王坚见面,王坚接过无尘禅师递过的文书,认真的看了两遍,道:“禅师法力高深,普渡众生,救了杭州城十几万军民,我王坚给你磕头了。”说罢,噗通跪倒,就要给无尘禅师磕头,无尘禅师连忙伸手将王坚拉起,道:“王将军高风亮节,这三年领着杭州军民,拼死血战,实乃我民族的大英雄,我怎敢受你跪拜?”两人坐到后,又商议如何开门议和,等到第二天,忽必烈诏书公告天下,无尘禅师所说的三个条件,一字不漏写在诏书之上,杭州城的军民得知后,也都知道此事是无尘禅师所为,城中军民齐齐跪倒,口称无尘活佛。三日后,杭州城城门大开,忽必烈派十万将士进城接受议和,到了城中之后,十万蒙古将士秋毫无犯,顺利交接议和,在杭州将军府门前,主将王坚,副将李进昂首站立,城中军民都自发的围在两人身边,王坚,李进两人齐声道:“我王坚,李进身受皇恩,今日议和,非我王坚李进贪生怕死,实在是能力有限,上不能复兴国家,下不能护佑百姓,有何面目再活于世间?”说罢,两人抽出佩剑,横剑自刎,无尘禅师想出手相救,却已经来不及了,周边的军民,齐齐拜倒,哭泣之声响彻杭州城,忽必烈在城外军营之中听闻此事,心中也是由衷敬佩王坚李进二人,无尘禅师带领城中军民,将两位将军的尸骨埋于灵隐寺山门前,并建了两个大墓,供世人膜拜瞻仰。忽必烈心中也是由衷敬佩王坚李进二人忠义,加上又想收揽杭州一带民心,于是亲自到墓前礼拜,并赐名:“双烈祠。”此后数十年间,城中幸存的十几万军民和老弱妇孺靠无尘禅师争取来的十万亩永不纳税的良田,休养生息,十几万军民和老弱妇孺感念无尘禅师的恩德,自发为灵隐寺进献香火钱,重塑灵隐寺众佛金身。此时,无尘禅师已过花甲之年,心想自己一身绝技,总不能后继无人,但庙中的僧侣大多都潜心佛法,对医学武功无心钻研,以至于无尘禅师两项绝技后继无人,于是便收了王进的五岁重孙王定国为弟子,赐名青面狮,在灵隐寺中传授王定国罗汉锁龙枪,王定国进了灵隐寺后,深感无尘禅师厚恩,日日勤学苦练,数年后,无尘禅师又收了李进的四岁重孙李安邦为弟子,赐名金毛犼,传授李安邦金刚降虎锏,王定国和李安邦在灵隐寺学艺十几年,王定国十八岁艺满出师,征得无尘禅师允准,成立一个帮会,名叫西湖会,由王定国当了会主,李安邦做了副会主,二人仪表出众相貌堂堂,收了一批原来杭州城守城将士的后代,由王定国李安邦传授武艺,从中挑了十三个资质出色武艺高强的会众,称为西湖会十三太保,这十三太保每人手下,又招了四五十名当年守城军民后代,至此西湖会已有会众六七百人,成为杭州最年轻的帮会,西湖会秉承无尘禅师的侠义精神,行侠仗义,锄强扶弱,在杭州一带名声极佳,此时张士诚已经起兵占据浙江,江苏一带,自称吴王,张士诚出身盐户,以操舟运盐为业。为人仁义诚信侠名远播,于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召集众人起兵反元,攻克泰州、兴化、高邮,拥有数万部下。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正月,在高邮自称诚王,建国大周,定年号“天祐”。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改平江为隆平府,并将其设为都城,张士诚有一嫡子名叫张仁凤,年方十岁出头,已经被立为吴王世子,张士诚对无尘禅师的事迹如雷贯耳,万分敬仰,于是便带着儿子张仁凤到灵隐寺拜见无尘禅师,恳请无尘禅师收张仁凤为弟子,无尘禅师素知张士诚为人忠厚仁义,爱民如子,于是便收下张仁凤为三弟子,赐名灵牙白象,传授张仁凤三十六路天罡剑法,张仁凤生性仁厚,谦虚低调,平易近人,在灵隐寺也是勤学苦练,时常也去西湖会与两个师兄相聚,相谈甚欢,转眼间,无尘禅师已经年过八十,这日正在禅房阅读佛经,这时候,一名僧侣匆匆来报:“禀告禅师,王定国求见。”无尘禅师道:“让他进来。”功夫不大,大弟子王定国匆匆来到禅房,见到禅师后,跪拜行礼,道:“弟子拜见祖师。”无尘禅师道:“定国,你今日来此,所为何事?”王定国道:“祖父病逝,特来告知祖师。”无尘禅师自王坚自刎身亡后,对王坚家人也是多加照顾,王进之子王向舟,对无尘禅师也是执弟子之礼,十分尊敬,两人友情十分浓厚,今日听说王向舟亡故,不由得心中伤感,对王定国道:“定国,你节哀顺变,我亲自去你家中,为你祖父做法事。”王定国连连拜谢,无尘禅师带着十几名僧人,去了王定国家中,亲自为王向舟做了一天的法事,傍晚时分,王定国和父亲请无尘禅师留宿,无尘禅师道:“自古七十不留宿,我还是回去为好。”王家见挽留不住,只能千恩万谢,安排车马送无尘禅师回灵隐寺,无尘禅师一行人坐着车马往回赶,快要到双烈祠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马匹受惊,再也不肯往前,无尘禅师吩咐道:“莫要勉强,我们先到双烈祠避避雨。”众人撑起雨伞,护着无尘禅师到了双烈祠中避雨,进入双烈祠后,众人寻了个石凳请无尘禅师坐下,无尘禅师刚刚落座,却听到耳边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无尘禅师吩咐道:“你们去看一看,为何有婴儿啼哭?”随行的一名僧人上前查看,片刻功夫,抱着一个裹着棉被的婴儿,来到无尘禅师面前道:“禅师,这里有一个弃婴。”无尘禅师道:“哦,可有什么说法?”僧人道:“棉被里塞了一个纸条,说孩子名叫叶天羽,因为家境贫寒,无力抚养,请好心人收养,跪拜叩谢。”无尘禅师道:“是男婴还是女婴?”僧人答道:“是男婴。”无尘禅师闻言,情不自禁的心中一颤,触景生情,回想几十年前,自己也是刚出生,便被丢弃到灵隐寺门前,幸得师傅收养,才能活到今天,于是吩咐道:“将这孩儿抱到寺中,用米汤喂养,明日在寺外,寻个奶妈寄养。”僧人点头答应,等雨停后,无尘禅师一行人带着婴儿,坐上马车,功夫不大,到了灵隐寺,安顿好婴儿后,各人回房休息。”第二天下午,无尘禅师正在禅房诵经,昨日随行的一名僧人匆匆来到,躬身行礼道:“禅师,有事回禀。”无尘禅师道:“讲。”僧人道:“昨日带回的那名婴儿,今日一早送到寺外寄养,为他寻了个奶妈,刚才那奶妈派人前来回报,说那婴儿食量太大,一个奶妈根本就喂不饱他。”无尘禅师淡淡道:“不必大惊小怪,再为他寻个奶娘便是。”僧人点头答应后,退出禅房。此后一年,那名婴儿一直由两个奶娘抚养,才勉强吃饱,到了三四岁,饭量已是惊人,如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饮食,待到这名婴儿年满四岁时,无尘禅师命人将他带入寺中,这孩童叶天羽已经知道无尘禅师是救他,并出钱雇奶妈养他的恩人,进入禅房后,对着无尘禅师跪倒,连连磕头,无尘禅师道:“叶天羽,你是愿意继续留在寺外,还是愿意到寺内生活?”叶天羽道:“承蒙祖师爷恩顾,我愿意到寺中生活,追随祖师爷左右。”无尘禅师道:“那你可愿意拜我为师,学习医术,佛经,武功。”叶天羽歪着头,大眼睛眨巴眨巴道:“祖师爷,医术佛经我不想学,我只想跟着您学武功。”无尘禅师道:“你学武功长大干什么?”叶天羽道:“我学了武功,有了本领,以后就像祖师爷一样,行侠仗义,锄奸扶弱。”无尘禅师点点头道:“好,好,那师父再给你赐个绰号,叫金翅大鹏。”叶天羽蒙无尘禅师收归门下,又赐予名号,自是欣喜万分,对着无尘禅师连连磕头。”此后,叶天羽便在灵隐寺中和张仁凤一同学艺,无尘禅师见叶天羽年纪虽小,但是天赋异禀,力气却是极大,比同龄相仿的孩子力气要大上几倍,于是便传授叶天羽一百零八招伏魔杖法,叶天羽不但颖悟绝伦,天资非凡,而且练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毅力超凡。张仁凤对这个小师弟也是百般照顾,叶天羽自幼被奶娘养大,感觉身边并无什么亲人,现在有了师父,又有了师兄照顾,心中只觉得万分喜悦,所以和张仁凤感情极好,张仁凤和叶天羽练功过后,也经常出寺,去找王定国和李安邦两个师兄相聚,师兄弟四人相处融洽,其乐融融,感情极好。转眼间,几年过去,张仁凤已经艺成下山,叶天羽独自一人在寺中学艺,此时叶天羽已经十岁,这日,叶天羽练功完毕,正在灵隐寺山门前玩耍,忽听前面不远处,哭爹喊娘乱作一团,夹杂着大声谩骂声,叶天羽不由得心中好奇,快步上前查看,只见七八名黑衣壮汉正在对着一老一小两名乞丐拳打脚踢,这一老一小两名乞丐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双手紧抱着脑袋,口中惨叫不断,任由他们殴打,叶天羽一见,禁不住怒从心头起,大声喝道:“住手!不许打人!”七八名壮汉犹如未闻,依然对着两名乞丐拳打脚踢,叶天羽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一个健步上前,一招指东打西,霎时放倒两名大汉,剩下的五六个大汉,见叶天羽出手不凡,顿时放过那两名乞丐,开始四面围攻叶天羽,叶天羽不慌不忙,沉着冷静,拳似流星,腿如钢鞭,三十招左右,已经打得几名大汉,人仰马翻落花流水,正在此时,有人大声喊道:“都给我退下。”那几名大汉闻言,连忙连滚带爬闪到一旁,只见一对二十多岁年轻男女,容貌俊俏衣着华丽,正眼神凌厉的瞪着叶天羽,叶天羽毫不畏惧,一双大眼睛也炯炯有神的与对方对视,那名年轻男子道:“小兔崽子,你是何人?竟敢管我的闲事。”叶天羽大声道:“大路不平有人铲,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打这老人家和小孩?”那名年轻男子冷哼一声,道:“小兔崽子,你给我听好了,本少爷乃雁荡山派少掌门穆雁秋,今天来杭州游玩,这两个不知死活的臭乞丐凑到我面前要钱,全身污垢臭气熏人,打扰了本少爷的雅兴,本少爷才让人给他们一点教训,你要是识趣,赶紧给我滚一边去,要不然,本少爷连你一起揍。”叶天羽昂然道:“那位老人家带着小孩子要钱,你若是不想给,不给便是,为何要出手伤人?难道你不知道,恶贯满盈终有报的道理?”穆雁秋呵呵一阵冷笑,道:“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你以为凭你这三拳两脚,就可以行侠仗义,为这两个乞丐打抱不平,今天,本少爷就要教训教训你这个不长眼的东西。”说罢,纵身一跃,来到叶天羽面前,摆开架势,对着叶天羽就是一阵狂攻,这穆雁秋身为雁荡山派少掌门,精通雁荡山派镇派绝学先天无极掌,是江浙一带武林,年轻一辈中赫赫有名的武功高手,道法有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化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所以先天无极掌有八掌,一掌包含八个变化,共有八八六十四掌,特点是身捷如燕,步法轻灵,变化万千,神鬼莫测,与对方交手时,身形起伏拧转,敏捷多变,形如游龙,视若鹰目,站如苍松,动如狡兔,坐如虎踞,转似猿猴。攻击时,手为龙爪之形,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刁,靠十八大法,进退自如,虚实结合,攻守兼备,刚柔相济,变化无穷,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眼手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处处连贯纵横之道,势势暗合动静之理,阴阳交汇,动静分离,故拳法之精,内功为重,常言说得好: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内功重在于丹田之气,丹田之气若是调顺,则手足轻盈,身体百脉舒畅。这穆雁秋自恃武艺超群,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当着妻子和一众手下面前,更是要显摆卖弄功夫,脚踏七星方位,步走五行轮转,使出游龙摆尾,旋风扫叶,倒拔垂柳,鸿雁出群,白云托桃,闭门推月,黑虎巡山,柳叶摆风,童子穿林,鹞子穿林,青龙探爪,走马回头,狮子滚球,指天插地,蜻蜓点水,青龙回首,蝴蝶穿花,二虎相争诸多妙招,只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叶天羽不慌不忙,用灵隐寺的天罡伏魔拳沉着应对,当年灵隐寺几位高僧,见此拳取天罡伏魔之姿,故称天罡伏魔拳。主要手法有隔,迫,冲,闪,点,举,压,钩,抄,抛。腿法讲究腾,滚,扫,弹。天罡伏魔拳讲究的是上下相随,步随手变,身如舵摆,变化无穷,拳谚讲的妙:“要想天罡好,三正里面找。”所谓“三正”,是指的手要正,身要正,马(即步)要正,这是基础功夫。练好“三正”,才能保持身立如松招式稳健,天罡伏魔拳共有七十二招,,分为强身健体的三十六招天罡手,和降妖除魔的三十六招伏魔手,三十六招伏魔手以技击为主,结构严丝合缝,功架规正方圆,动作招式纵横连贯。讲究的是: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出手降妖不留情,雷霆伏魔现手段,上下旋太极,里外分阴阳;以上破下,以点破面,指左打右,声东击西,虚实不定,快速多变,攻守兼备,刚柔相济,以声助威,以气促力,乃是武林中,鼎鼎有名的一项绝技。穆雁秋和叶天羽你来我往交手上百招,只见叶天羽面不改色心不跳,闲庭信步如等闲,进攻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防守宛如劲松磐石风雨不漏,穆雁秋心中不免有些急躁,心中暗想:“我自负武艺超群,声名显赫,今日却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娃娃打得不相上下,传出去岂不是贻笑大方。”想到这,穆雁秋把心一横,使出先天无极掌的绝招五岳断魂:泰山狂风,华山暴雨,衡山劈雷,恒山闪电,叶天羽见掌势凶猛,不敢大意,连忙连格带挡左闪右避,小心应对,穆雁秋气沉丹田,一声怒吼,疾步如风身形似电,将全身之力贯注双掌,一招嵩山开天,双掌带着破风之声直奔叶天羽前胸而来,叶天羽再想躲避,已然不及,于是把心一横,气运双掌,迎面硬刚,两人四掌相交,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围观众人定睛一看,只见叶天羽站在原地稳如磐石,穆雁秋腾腾腾连退七八步,扑通一声跌坐在地,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穆雁秋的妻子和手下见状,顿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搀扶,穆雁秋被搀扶起来,眼神怨毒,盯着叶天羽道:“我学艺不精,今日甘拜下风,请问阁下尊姓大名?以后青山绿水,我们江湖再见。”叶天羽昂然道:“我乃灵隐寺无尘禅师门下四弟子金翅大鹏叶天羽,你若是不服,日后随时来灵隐寺找我。”穆雁秋点点头,带领妻子和手下狼狈不堪含恨离去,那一老一小两名乞丐,强忍身上疼痛,上前跪拜,叩谢叶天羽搭救之恩。

两年后,叶天羽已经年满十二岁,这日,叶天羽练功完毕,禀告无尘禅师允准后,出了灵隐寺,直奔西湖而去,准备去找两个师兄相聚,西湖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古语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杭州比作天堂,是因为杭州有一个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的西湖,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美景,更是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不但有白居易,苏东坡等众多名人留下的大量赞美西湖的诗词,更有济公,许仙白娘子等神话传说,叶天羽行到西湖断桥处,只听到前面有人大声喧哗人声鼎沸,叫好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叶天羽循声望去,只见前面围着老大一群人,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叶天羽心中好奇,三步并作两步,挤到人群中一看,原来中间好大一块空地,地上插着一面旗帜,白底红边,上面绣着四个金色大字:江湖卖艺。旗帜旁边,一对三十多岁夫妻正在敲锣打鼓,场地中央,两个十六七岁少女,一个红衣少女使枪,另一个绿衣少女使刀,眉眼十分相似,一看便是姐妹,两姐妹长得柳叶弯眉,樱桃小嘴,明眸皓齿,杏脸桃腮,活脱脱两位美貌秀丽的小家碧玉,这姐妹二人你来我往枪挑刀架,打得精彩纷呈不亦乐乎,那名红衣少女年纪不大,却已颇得枪法精髓,只见她刺,打,挑,拦,搠,攒,架,闭,遮,挡,枪尖寒光闪闪,枪缨红线团团,招数巧妙灵动,变幻万千,好一路精巧枪法!再看那名绿衣少女,使得一对鸳鸯双刀,鸳鸯刀法以撩,砍,抹,剁,劈,崩,钩,挂为主,以扎,切,绞,架,扫为辅,只见绿衣少女身似灵鹊,刀如游蛇,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身随刀动人刀合一,好一套奥妙刀功!围观众人和叶天羽纷纷鼓掌叫好,正在此时,人群外,来了二三十名军校,一个个如狼似虎凶神恶煞,将围观众人推推搡搡赶到一边,为首一人,三十岁左右,虎背熊腰,身着将军服饰,煞眉瞪目满脸骄横,来到场边,也在仔细观看,只见两名少女招式使完,放下刀枪,各拿一个盘子,来到场边要个打赏,围观众人纷纷掏出铜钱,扔到盘中,叶天羽也掏了十几文铜钱送上,等红衣少女到了那名将军面前,那名将军满脸□□,双眼色眯眯的盯着红衣少女,红衣少女见状,心中害怕,也不敢讨要赏钱,转身想走,不料被那将军伸手拦住,道:“小娘子,怎么不找我要打赏?”红衣少女道:“我们学艺不精,微末武艺,不入将军法眼,不敢请将军赐给赏钱。”那名将军哈哈大笑,道:“小娘子,我乃吴王千岁手下杭州城守城副将宋天宝,三王爷张士信是我的义父,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