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我的孙女我怎会认不出
陆念昭从禧福堂出来,就去了柳氏的院子。
此时柳氏正和陆如月在看嫁衣的成品,柳氏越看越觉得委屈女儿。
“哎!这时间实在是太过仓促。”
“你看,找了这几个绣娘帮你赶工,可是这绣出来的样子还是太过粗糙。”
“都怪那个郡主......好好的,为什么要让你去替她下药......”
柳氏还想继续往下说,被陆如月打断了。
“母亲,那件事父亲不是说了吗,不要再提了。”
柳氏闻言,压了压嘴角,心里觉得憋屈,“月儿,我不过就是在家里说说,又没在外面说,没什么要紧。”
“母亲,即便是在家里,这件事也是事关重大,万一哪一日让下人不小心听了去,别说郡主的名声,母亲,就是我的名声怕是也彻底完了。”
“到时恐怕还会连累皓楠哥哥,影响他的仕途。”
“月儿说的没错。”还没等柳氏再说话,陆念昭就冷着脸大跨步的走了进来。
陆如月见到父亲,连忙起身给父亲行礼。
柳氏却神情微动,没想到在这个时辰会见到陆念昭,怕是老夫人那边派人去叫的,这下坏了,老爷现在对她一定心里有气,可她确实也是分身乏术,没办法呀!
“老爷,你怎么回来了?”柳氏佯装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放下手中的嫁衣站起身来相迎。
陆念昭扫了眼柳氏和陆如月,眼带疲惫的坐了下来,端起一旁的茶盏灌了一口,重重的叹了口气。
“母亲病危,这事你不知道?”陆念昭一边说,一边迅速的白了一眼柳氏,示意她不要再装了,且他并没有心情听她在这里打马虎眼。
柳氏见陆念昭只是淡淡的瞪了她一眼,并没有动怒的意思,知道陆念昭并没有怪她,暗暗松了口气,对于陆老夫人病危的事,柳氏并没有放在心上。
倒是刚刚还是一副识大体模样的陆如月,此时眼中飘过了一抹惶恐。
一切都不对了!
她明明记得,上一世时,祖母的身体虽然不好,但在这一年却是无事发生的。
可为什么现在却突然病倒,甚至到了病危的程度,难道是因为她改了这一世的命运?
陆如月想到这儿,眼中瞳孔震颤,心跳突然加快。
“父亲,母亲,我这就去外面给祖母请大夫。”
陆如月说完,起身就要往外走,柳氏一开始还没回味过来,平日里和老太太并不亲的女儿为何会这般着急。
可心思略微一动,整个人也吓了一跳。
老太太若是现在出事,那月儿的婚事怕是只能往后拖,不仅如此,柳氏侧过头看着此刻脸色铁青的陆念昭,瞬间明白过来,老太太现在死,连老爷的仕途都会受到影响。
柳氏的脸色唰的一片惨白,一时不知道该迈哪个腿跟上陆如月,“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见母女俩慌慌张张的往外走,陆念昭揉了揉眉心喊住了两人,“行了,行了,你们这会儿不用去了!”
“大夫已经请过了,药也已经开过了。”
柳氏和陆如月闻言,同时顿住了脚步,陆如月急急的看向母亲,想要知道现在的情况。
柳氏此时也着急,忙问:“老爷,那现在情况如何了?大夫是否说,用了药,病就能控制住,或是好了?”
陆念昭缓缓摇头道:“大夫说,人怕是不行了!让我们准备好后事......我来,就是同你说,让你提前准备起来,免得到时筹备不周丢了人。”
人不行了?柳氏一听,腿开始发软。
陆如月此时也如遭雷击,整个人脑子乱乱的。
陆念昭被两人的反应也弄得心烦意乱,将事情交代完,就起身去了书房,他不能像家里的女流之辈一样,就算他要丁忧,他也要安排好后面的事情,给他自己铺一条相对顺利的起复之路。
待陆念昭一走,柳氏就拉着陆如月心疼的哭了起来。
“这老太婆,什么时候有事不行?”
“偏偏要选在这个时候!”
“月儿,依我看,不如我们再将婚期提前一些,省的这两日若是那老太婆去了,你的婚事还能不受影响。”
陆如月抿着唇,越听柳氏的念叨,脸色越发惨白。
“母亲,就算现在我与崔皓楠匆匆成了亲,可日后呢!”
“父亲要丁忧,我们陆家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没有父亲的铺路,崔皓楠就算再有才华,仕途也会受到影响。”
“与其这样,还不如就拖上三年,省的我提前去崔家过苦日子。”
陆如月说完,柳氏被惊的瞪大了眼睛。
“月儿,三年,你在说什么胡话!”
“你和崔皓楠他已经有了肌肤之亲,你......你如何拖得!”
陆如月也不想拖,可她上辈子已经吃了太多的苦了,这辈子,她一点苦也不想再让自己吃。
“母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陆如月道。
但此时柳氏却坚决不同意,“月儿,三年,三年的时间太久,久到会让崔皓楠忘了你今日的牺牲。”
“母亲别的不懂,但是对于男人,还是了解一些的,这件事你听母亲的,我们将婚期提前。”
陆如月难得见到柳氏如此严肃,仔细想了想,觉得母亲说的也不无道理。
现在崔皓楠对她还有愧疚,若是三年后呢,三年后他若是依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了高位......
“好,母亲,那就将婚事提前。”
柳氏看着女儿懂事的模样,心下暗暗心疼。
于是柳氏接下来几日一边极力的推进陆如月的婚事,一边暗中筹备陆老夫人的后事。
柳氏还将老夫人生病的事在外面瞒得死死的,生怕女儿出嫁后会受到别人的诟病。
她有这么多事在做,自然就顾不上亲自来照看老太太。
于是便让陆如月代表她来服侍过几次,见老太太的身体每况日下,母女二人起初那点心存的幻想,此刻也灭的干净,后来干脆也就不来老太太的院子里了。
禧福堂里,也就只剩下陆如年每日还在坚守,陪在老太太的身旁。
“大小姐,您已经熬了三个晚上了,不如今日您早些回去休息,我来守着。”杨妈妈刚添完烛火,轻轻的走过来说。
陆如年坐在陆老夫人床边的木椅上,一边翻看着话本,一边面无表情的摇头。
“不用了!杨妈妈,我能陪祖母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想多陪陪她。”
杨妈妈闻言,重重的叹了口气,随即给陆如年端来了新的茶水和糕点,这才转身退了出去。
陆如年在屋子里继续看着话本,屋外有两个丫鬟守着。
过了许久,外面的丫鬟没有再听到屋里的动静,便以为大小姐已经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