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信都递出去三封了
温毓命云雀往京城旧市寻几本梁生早年的戏本,可那些本子已逾数十年,踪迹难觅。好不容易在一家书局撞见,却只剩半本,还被掌柜死死压在那张缺了角的旧木桌下。
“这玩意儿刚好垫我桌脚那豁口,稳当!”掌柜拍着桌子道。
“那剩下的半本呢?”云雀急问。
掌柜一脸嫌恶地撇嘴:“别提了,被小崽子拿去茅房擦屁股了!这纸硬得硌得慌,擦了两下就扔了,就剩这半本垫桌脚的。”
云雀一时语塞。
掌柜反倒摩挲着那半本戏本,叹了句:“垫了这么多年,倒还真有点舍不得。”
云雀递上银子,掌柜却摆手不收,执意要送她。
“这本子当年火得很呐!各大书局抢着印都供不应求。可后来,写这本子的梁先生就再没动笔了,他那些旧戏,如今的人早不爱看喽,没人识货咯!”
云雀将掌柜的话转述给温毓。
温毓翻着戏本,那纸页早已泛黄发脆,边缘卷得像朵枯菊,上面的墨字被常年垫桌脚的力道磨得模糊不清,好些地方只剩淡淡的印痕。
断句残章,根本辨不全原本的情节。
她一页页慢慢翻着,指尖划过那些斑驳的字迹,脑海里骤然闪过当年戏台之下高朋满座、喝彩声震耳欲聋的盛景。
不过眨眼间,时代更迭。
昔日的热闹竟已淡得像场旧梦,只余下这半本残破戏本,在指尖沉甸甸地载着物是人非的凉。
云雀:“主子,京城的旧市、书局我都跑遍了,就只寻到这半本……要不明天我再去城郊的旧书摊碰碰运气?”
温毓轻轻颔首。
半晌,她缓缓合上本子,指尖在封皮上无意识地摩挲着,眉头微蹙,似在凝神思索。
片刻后,她轻声念了一句:“四月初八,浴佛节。”
云雀听得一头雾水,茫然道:“主子怎么突然说起浴佛节?算算日子,还有不到一个月呢。”
温毓缓声道:“浴佛节是佛门盛会,民间历来要办庙会祈福,更要搭台唱戏。那时春耕刚歇,京城的春台戏也要热闹起来了。”
云雀恍然道:“主子的意思,是要让梁生写的戏本,登上春台戏的戏台?”
“机会自然可以给他,”温毓眸色微沉,语气里添了几分凝重,“只是眼下棘手的是,他能否在浴佛节之前,写出戏本来。”
“主子放心,我这就去盯着梁先生,寸步不离地督着他写。”
“胡闹!”温毓眉头一蹙,语气骤然沉了下来,“他本就是个文痴,你越是催逼,他笔下越是泄涩,唯有等他真正大彻大悟,心有所感,方能落笔生花,写出那部藏了二十年的佳作。”
云雀急了:“那要等到猴年马月?难不成还要再等二十年,让他继续耗着?”
温毓眸色沉静:“自有别的法子。先把他过往写的那些戏本都找回来,待我逐一看过,摸清他的脉络,兴许便能对症下药,助他破了这二十年的僵局。”
……
另一边,七姑娘这几日在屋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她瘸着的腿搁在罗汉榻上,指尖把帕子绞得发皱。
史嬷嬷掀帘进来,低唤了声:“姑娘。”
七姑娘急切地探过身:“怎么样?侯府那边有信了吗?”
“三公子收了信,就再没动静了。”
“三封!这都递出去三封了!”七姑娘声音拔高,“他到底在犹豫什么?难道还没想好?”
“这谁知道呢。”
七姑娘急得心跳,眼神里又忽然添了几分警惕:“没人瞧见你吧?”
史嬷嬷忙道:“姑娘放心,老奴小心的很,都是趁角门那小厮上茅房的空当,偷偷开了门,把信交给我侄儿,托他转送到侯府的,全程没人瞧见。”
七姑娘稍稍松了口气,可眉宇间的焦灼却丝毫未减。
三公子的沉默,比直接拒绝更让她心头发慌。
她猛地坐直身子:“等晚些,你再去问问你侄儿!那三封信,当真亲手交到三公子手里了?他若真收到了,为何不回信?为何不肯来见我!定是当中出了差错,一定是!”
“好好好,等天黑了我就去问,姑娘别急。”
“我怎能不急。”七姑娘抬手狠狠拍打着自己瘸着的腿,声音里掺了哭腔,“我若一辈子就这么瘸着,往后怎么嫁人?难道要我困在这深宅里,日日被人戳着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