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天意与人算:B计划
陵寝工地之上,那条蜿蜒而上的冰道,曾是所有官员眼中的神迹,此刻,却成了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名负责巡查冰道的老工匠,第一个察觉到了那丝微妙的、却又致命的变化。
他将耳朵贴在坚冰之上,往日里那死寂的、坚如磐石的感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细微的、来自冰层深处的“咕咕”流水声。
阳光也不再像过去那般凛冽,照在脸上,竟带上了一丝暖意。
“化了……要化了!”
老工匠惊恐地向新任总负责张晋汇报,冰道边缘已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融化迹象,一滴滴水珠顺着冰面滑落,在尘土中洇开一小片湿痕。
这个消息,如同一场无声的野火,瞬间燎遍了整个工地的官僚圈。
工部侍郎李瑞的营帐内,气氛与外界的恐慌截然不同,竟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狂喜。
几名核心的旧官僚悄然**于此,一个个脸上都挂着“忧心忡忡”的表情,眼神深处却闪烁着饿狼般兴奋的光芒。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啊!”赵郎中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却又强行压低,“那徐恪再妖,他能算得过天意吗?冰道一化,他所有的规矩、所有的功过格,都将沦为一纸空文!”
李瑞端着茶杯,手却因兴奋而微微发抖,脸上却是一片悲天悯人的凝重:“话不能这么说。我等身为朝廷命官,当以江山社稷为重。此事,我等必须立刻上报,请侯爷定夺!”
他环视一周,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走,随本官去‘**’。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看看,他徐恪的‘奇迹’,是如何因违逆天意而终结的!”
徐恪的临时官署前,人头攒动。
李瑞作为代表,率领着数十名工部官员,个个神情肃穆,义正词严,将官署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没有喧哗,却用这种无声的集结,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压力。
“下官工部侍郎李瑞,有紧急军情,叩请侯爷定夺!”李瑞的声音洪亮,充满了“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
徐恪裹着狐裘,缓步走出,身后跟着面色凝重的张晋。
“何事喧哗?”
“侯爷!”李瑞对着徐恪深深一揖,姿态摆得极低,言辞却锋利如刀,“冰道已现消融之兆,此乃天意示警!下官恳请侯爷,以万千民夫性命为念,以江山社稷之重器为念,立刻停止冰道运输!否则一旦冰面大规模开裂,龙脊石坠落,车毁人亡,此等滔天大罪,你我皆担待不起啊!”
“请侯爷立刻停工!”
“请侯爷顺应天意!”
数十名官员齐声附和,声浪震天。
他们的言辞充满了大义,实际上却是在公开逼宫。
他们断定徐恪除了这套剑走偏锋的冰道计划外,再无他法。
只要冰道一停,整个工程就会彻底停摆。
届时,延误工期的死罪,将把这个不可一世的少年侯爵,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
不少人袖中,甚至已经揣好了连夜写就的**奏章,就等徐恪束手无策的那一刻。
然而,预想中的惊慌与愤怒并未出现。
徐恪平静地听完所有人的“陈情”,脸上非但没有半分怒意,反而露出一丝赞许的微笑。
“李侍郎所言甚是。”他的声音温和,充满了嘉许,“居安思危,不愧是国之栋梁。”
这句反常的夸奖,让李瑞等人准备好的一肚子说辞,瞬间噎在了喉咙里。
就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徐恪没有下令停工,而是对身旁的亲卫赵恪,下达了一道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命令。
“传令,‘滚石’组,即刻接替‘冰道’组,启动第二套运输方案。”
“滚石组”?
第二套方案?
李瑞等人面面相觑,大脑一片空白。
徐恪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亲自带着这群已经彻底懵住的官员,绕过主工地,来到了山丘的另一侧。
当眼前的景象映入众人眼帘时,所有人都瞬间屏住了呼吸,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山丘之后,是一片巨大的、早已被平整出来的空地。
空地上,数以万计处理好的巨大圆木,如同小山般堆积如山。
数百名工匠和民夫,正在一条早已铺设好的宽阔碎石路上,演练着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却又高效得可怕的运输方式!
数根巨大的圆木并排铺在地上,一块数千斤的巨石置于其上。
数十名民夫在号子的指挥下,推动巨石。
随着巨石缓缓向前滚动,前方的圆木滚过之后,立刻被两旁的民夫飞快地搬到队伍的最末尾,循环往复,形成了一条流动的“滚木之路”!
“这……这是……”李瑞指着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舌头都大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冰道运输,效率高,成本低,但受天时影响。”徐恪的声音平淡地响起,却像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一个官员的心上,“我称之为A计划。”
“A计划执行的同时,”他缓缓转身,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一张张毫无血色的脸,“我就拨了三成的人手和资源,在这里,执行B计划――滚木运输。”
“B计划效率只有A计划的六成,耗损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