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红烧肉
“做几个木盘,能不能做?”
“能啊!”小李一口应下:“你是要大圆盘还是小的?方的也行,我都能做。”
“我不要常规的盘子,我要定做一批款式特殊的。”说着李婉清从怀里掏出了早就画好的餐盘。
餐盘的模样特别眼熟,如果有现代人看到,一定会发现,这不就是食堂专用餐盘吗?
李婉清最早把盘子画出来的时候,是想看看能不能做出陶盘来,但是转念一想,现在的工业水品还是比较低下的,就算照着她的款式做出陶盘来,效果应该也不会是她想的那么完美。
本来她都打算放弃了,结果看到小李做的这批木碗,她又燃起了希望。
“你这盘子有点奇怪,这里面的凹槽是放什么的?”
“你看这里。”李婉清一一介绍过去:“这个圆底是放汤碗的,剩下几个深一点的凹槽拿来装菜,最大的那一个则是用来装饭的。”
小李按着李婉清说的想了一下,眼睛大亮:“你这盘子设计的挺好的,一下子就装完了一餐的饭。”
“你看看能做吗?”
小李没有保证,而是让李婉清多待一会,他先做一个出来看看。
老板娘觉得盘子颇为奇特,于是也留下来一起等。
小李跟木匠前前后后学了十来年了,对于木活那是手到擒来。
他按照李婉清的设想,挑了最轻且密度紧实的椴木出来。根据李婉清的比划,锯下了一块木板,然后拿着墨线在上面弹画位置。
小李弓着背,左手扶着椴木料,指节因为用力微微泛白,露出长期劳作下突出的青筋。右手攥着凿子,每一下都稳稳的凿在木料上,木屑顺着凿子簌簌的落在脚边,时不时溅起零星木屑。
待木胚初见模型,小李换了一把细齿木锉,拇指抵着锉面来回打磨,他盯着木盘的边缘,呼吸放缓,拿着木锉细细的打磨,连袖口被木刺勾住都没有发现。
老李是第一次认真的看他儿子做这些木活,他发现他儿子跟他挺像的,他在每一次活泥、捏胚的时候也是这样忘我,他突然觉得儿子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待一圈都打磨完毕,小李用指腹反复的摩挲盘面,确认触感温润、无粗糙的凸起后,这才拿起旁边浸过木蜡油的棉布,一圈圈的仔细擦拭,直到木盘透出淡淡的原木光泽。
“你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李婉清伸手接过盘子,入手光滑,没有什么粗糙的感觉,盘子很轻,跟现代的不锈钢盘也差不了多少,仔细瞧瞧,因为打了蜡的原因,木纹非常清晰,表明还透着一层亮光。
李婉清非常满意,只让小李在右下角刻上“李氏快餐店”五个大字就行了。
小李一口应下:“没问题,你看看要几个?”
“先定一百个吧,你什么时候能交货。”
量不小,小李一个人啃不下来:“我明天找我师傅去,三天,三天后跟你定的陶盆一起给你送过去。”
这是他的第一笔生意,还是不小的生意,他非常大气的表示到时候送货上门。
李婉清乐的省事,付了定金留下了地址后就走了。
回到铺子的时候,李满粮已经把L形的架子打好了,李婉清还上手晃了晃,非常的牢靠。
见李满粮在打长桌,李婉清便不打扰他,直接从侧门进去,到了院子里。
“回来啦。”李虎正在将靠近铺子的草棚子重新整理了一遍,将老旧的稻草取下,换成新的稻草铺上,以后的后厨就在这里了,得修的牢靠一点,免得刮风下雨就漏水。
李婉清走进棚子看了看,发现原来的灶台都被清理的一干二净,甚至还垒了一个新的灶台:“李虎哥,这是你垒的吗?”
李虎低头看了一下:“我娘说你要做的菜挺多的,让我再垒一个,方便你回头用,你看看,会不会太小了。”
“不会,不会,正好!”李虎虽然人看着人高马大、大大咧咧的,但是做事非常仔细,灶台特地按照李婉清的身高垒的,可以让她不用弯腰,站在刚刚好。
“大姐~”屋里打扫的俩小孩听到李婉清的声音就立马飞奔出来,李舒阳已经是半大的孩子了,快步跑到李婉清面前就止步抬头看她。
李婉瑶则没有那个顾虑,像个小火车一样,一头撞进李婉清的怀里:“大姐,我们把房间都收拾好了,你快去看看。”
周惠芬是搭理家务的一把好手,带着俩小孩将屋里屋外全都仔仔细细的打扫了一遍,甚至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布,准备做个布帘挂在门口。
“大伯母,真是辛苦你了。”
“嘿,你这孩子,说什么见外的话呢。”
经过几天的修整,店铺已经装修完毕,李婉清还找人做了块门匾,就等着开业这天揭布了。
今天她们向往常一样到码头摆摊,时间久了,她们摊子的客人也稳定了下来,因此很多顾客都是熟面孔。
“崔铁兄弟,今天是我们最后一天摆摊了。”
“啥,李娘子你不准备干了吗?”崔铁一听,急的不行。
“不是,不是。”李婉清连忙摆手解释:“我们在大通街盘了个铺子,明天就在那边卖吃食了。”
大通街就是码头的沿街,上下口岸都在附近,取名大通,寓意鹏运畅通。
“在铺子里卖,不会涨价吧。”后头的客人担心的问。
“不会,还是原价。”李婉清见大家都支着耳朵听,干脆直接大声的说:“就在大通街,李氏快餐店,荤菜六文一份,素菜四文一份,米饭不要钱,明天大家光顾,我再额外送大家一碗汤!”
“嚯,还真是没涨价。”
“米饭不会很小一碗吧,毕竟是免费的。”
“米饭不限量,您只要不浪费,吃多少都行!”李婉清笑着对那位客人解释:“而且开了店后,以往出现的菜品全部都会上架,大家伙可以挑着自己喜欢的菜买。”
“听着真不错。”
“是啊,是啊,李娘子是实在人,明天我们就去看看。”
“明天我们就去,记得送碗汤啊。”
“您就放心来吧!”
李婉清一行人在昨天就搬到铺子里住了,省下了赶路的时间,因此几人今天可以稍微晚起一会。
但是今天开业,说是晚起,其实也很早了。刚过辰时,几人就起床洗漱,将早饭吃完就开始为今天的饭菜做准备。
今天是开业的第一天,除了老顾客,应该还会有不少周边的人也过来用餐,因此,需要准备的菜量还不少。
李婉清刚把米洗好,上锅蒸,大门就被敲响,是王秀香她们来了,后头跟着的还有从村里挑了菜来的李虎。
“俩婶子来了,快进来吧。”李婉清侧身,让她们进来。
她早前就跟她们俩个商量好了,以后全天都来铺子帮忙,工钱比着周惠芬的来,一人一月二百文。
每天巳时初到铺子,一直忙到申时。一天四个时辰,中午包一顿饭,俩人一口就应下了,别说只是洗洗菜,收拾收拾碗筷,就冲中午这顿饭她们也乐意。
今天是第一天开业,所以俩人就商量早点来帮忙,这是她俩第一次到这里,看到面前这宽阔大气的院子,一时觉得脚有点软。
没等她们多想,李虎就已经把菜卸了下来,拿起一旁的水桶打了几桶水出来:“婶子,水已经打好了,你们看看还需要什么不?”
“没啥了,你忙去吧。”李桂花拉过王秀香,俩人撸起袖子,开始洗菜。
而院子的主人正在厨房热火朝天呢,李婉清前头教了周惠芬一些家常菜的做法,把一些简单的菜交给周惠芬后,自己则开始做一些有难度的菜。
毕竟今天刚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