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历史直播]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51.徽钦 徽钦

【一道海上之盟, 宋与金相约共同攻辽。金人那头把辽帝打得望风而逃,大宋家里还抽空来了个宋江方腊起义,童贯领兵雄赳赳气昂昂出发, 十几万大军却被已苟延残喘的辽军打败。休息半年再战, 依然没打过。

怎么说呢,平时在家丢人也就算了, 凡事就怕对比。在金军攻势下不值一提的辽军能把宋兵打成这样,金国人当然得再掂量掂量大宋的本事。

一句“我闻中国大将独仗刘延庆将十万众, 一旦不战,兵散而溃, 中国何足道, 我自入燕山, 今为我有, 中国安得之”打回了大宋使者,也带来了金国背盟的消息。

当初约定时两边对燕云十六州的谈判就有些含糊不清, 扯皮许久。后来宋朝要平方腊, 动作挺慢, 又打成这样,大宋还想如约得燕京?可以, 花钱买吧,再给点别的。

徽宗对这些要求全盘接受,花了大笔钱粮购入,买到的却只有燕京与六州空城。金人看这块地方即将归别家, 连吃带拿,把城里都洗劫了一遍才走,只余“城市邱墟、狐狸穴处”。大宋到手的地区别说抵御敌人了,还得花钱维修。

敌人狡诈是肯定的, 但宋人的能力与行事也很令人讶异。在海上之盟最初,许多人大约觉得没什么,辽国眼看着要没了,和金国人卖个方便。这多好啊,空手套白狼就能取回幽云一带。

昔日荀彧有阳谋,驱虎吞狼,令此攻彼,使两方疲弱,第三者趁势而入。但大宋打成这样,就属于自己上赶着把缺点展现给对面看了。

经此一事,大宋在神哲时期留下的军备物资被花费大半,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理论上拿回来很多,但到手的部分却让人沉默。

赵佶这头开开心心庆祝起来,君臣“凯旋还师”,烂作一团,又是封爵又是赞词,抱着空城欢呼雀跃,金人已摩拳擦掌盯上这块并无自保之力的沃土。】

曹操摇头:“当真蠢物。”

若本国实力强劲,海上之盟结了也就结了,与辽的盟约被毁也能说是认清形式,军事投机么,本无对错可言,敌人与同伴都是相对的。

但大宋弱兵不是一两代,直到哲宗才有所改善,赵佶他们主动打破百年盟誓的举动便只能叹一句自寻死路了。

再结合天幕所说,宋徽宗是个只顾自己享乐不管天下死活的,为个漂亮石头都能搅得全天下不得安宁,手下人肆无忌惮刮地皮,各地都在闹荒灾起义。

海内还未安宁,兵将都得抽出去平各地乱象,居然还想坐收渔翁之利。

但那驱虎吞狼,魏王哽了哽,莫非说的是当年刘备与吕布事,这又被那罗贯中描述成了什么样子?

·

赵官家们头晕目眩,赵佶居然还好意思庆祝,他庆祝的是个什么劲儿,庆祝大宋失去了虽威胁多年,好歹能作缓冲的辽国,庆祝大宋虽然大败但已习惯,还是庆祝他们君臣一心,又成功糊弄了一场?

前面的皇帝够不着,赵煦却能见着这弟弟。简王与申王一左一右把着这个没出息的东西,哲宗顺平了气,本想问他知不知道未来的自己在傻乐什么,抬眼却见端王汗出如浆,一句话也说不出口的模样。

“朕想不明白。”赵煦令人给端王狠狠来了几下子,满怀愁苦问同母弟简王,“他当真是先帝子嗣?会不会出了什么差错?”

哲宗敬爱的父亲赵顼也心怀疑虑,他目前还没这个儿子,以后也不打算再生此孽障,有赵煦一个尽够了,父子俩一起把身体养好便是。若天意当真不予,他与煦儿仍然早衰……赵顼盯着天幕看了会儿,太//祖一脉也并非无人。

【在这段历史中,有一个导火索式的人物,张觉。他身为辽国守将,先是以平州降金,后来又寻思还是投靠大宋比较好,背叛金国归宋,金人怒而讨伐索要。大宋这边看金人气势汹汹,一开始想混过去,杀的是个容貌相似之人,后面顶不住,把张觉杀而赠之。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很难概括大宋本朝的外交走向,其转进如风颇得祖辈真传。和辽国的澶渊之盟吧,咱不在乎,约定就是用来打破的;兄弟之国没了,很多人虽然看咱们不爽到底来投奔了,金国不问,我自己说,一点也不瞒着,金国一问,我哆嗦,把人痛快交出去。

这么一搞很多人就挺寒心,另一个辽将郭药师就说了:“金人欲觉即与,若求药师,亦将与之乎。”

内部闹心的结果是敌人舒坦,大约完颜家也没想到赵宋这么不经吓,外交施压一点就憋不住把人交出来,再加上之前兵败如山倒,大宋的真实实力能强到哪去?就算没有叛将张觉,也能从它在外交或其他方面的屡屡低头而窥见其软弱。】

刘彻淡淡:“郭药师将叛。”

随侍车驾的金日磾目不斜视,心中却讽宋朝皇帝软弱。刚骨这样的东西与生俱来,有些天子终生为他人塑骨,有些人的脊梁却本就直不起,接收辽国降将便接收,得了兵与地自然要做好被金人问责的准备,宋徽宗和其臣子却好似根本不思虑后事。

走一步算千步的终究少数,但为当下发生之事考虑,居然也做不到。

如今张觉这样轻易地便被杀被交出,对其他投降宋朝的辽人与被收回州府仅

剩的一些人来说,无异于宋廷在释放“你们皆可抛弃”的信号,而金国正磨着屠刀。

若金兵入侵,这些来自辽国的降将和边地之人该如何,他们还未培养起对宋的认同感便再面战事,但张觉之死近在眼前,谁还愿为大宋洒出热血?

曾经的匈奴王子、未来的托孤重臣笑了笑,依旧恭谨地牵着马。

【于是宣和七年,金太宗以宋收留张觉为由攻宋。兵分两路,西路的完颜宗翰自大同南下,金人逼近太原,童贯听了就想跑,被太原知府张孝纯拦住:“河东既失,河北岂可保耶?愿少留,共图报国。”

更何况太原城有地理优势,城内之人熟悉战斗,就算金兵也未必不能抵挡,但童贯没听,脚底抹油直接溜了。

不知该感叹大宋是幸还是不幸,纵然上层畏惧,君臣惶恐,仍有悍不畏死的军民。太原跑了一个领兵的大太监,但太原的士兵与百姓还在。知府张孝纯与守将王禀抱着决然之心与金兵对峙,金人用尽办法,竟不能克。

但没办法,大局面救不了。

大宋在河东原本有兵,是宣抚司招燕、云之民置之内地,但内地常年歧视北地降人,汉儿军吃不饱还总挨骂,时间长了就很悲愤,面对金军选择了反水。

东路的完颜宗望自平州攻燕山府,大败宋军,亲眼见证宋朝把张觉头颅交出去的郭药师兵败,选择投金,燕山府失守。

局势很混乱,天子很心虚。在如此危难的时局下,赵佶没有调兵遣将,没有援救地方,没有提拔能臣,而是做出了一个哪怕现在都遗臭万年的决定。

他跑路了。

眼看着要出事,赵佶可不想当亡国之君,这时候又不觉得不喜欢的太子碍眼了,简直是他最亲的好儿子,皇帝宝座太子必须要,不要就是和爹过不去。

赵桓又不是白痴,“泣涕固辞”加上“又固辞”,父子俩推来推去,谁都不愿在这时候顶上去。】

历代人士皆汗颜,这种状况下的皇位已经不是天上掉馅饼了,走在路上平白无故下刀子还差不多。宋前有人为徽宗太子叹息:“君父如此无能,留下乱局给他收拾,想来他也没办法。”

旁边人听了却觉荒谬,太子不容易,百姓就容易么?父亲要逃避责任做太上皇,儿子又何尝不是屡次推搡。二人都不想要亡国之君的名头,竟无一人肯沉下心想想如何破局,如何为天下计。

·

赵煦拎着极厚的竹板,一下一下重重击在端王背上,每一击都浸着无法诉诸于口的血与恨。

你既坐上这个皇位,为何只享受它的权势,贪图它富有四海,却不愿挑起它伴随的重担?

你既做下一而再再而三的背誓之举,为何只贪图眼前的利益,不愿看隐藏于后的风险?

你既在天子宝座上带着你的臣子吮干了百姓的血,为何又临危而逃,让被你忘在脑后的军民独自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