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 22 章
黛娜在卖掉自己的琴时,在想什么呢?
她是不是怀抱着某种期待,某种和家人一起
可能她们永远不会知道了。
乔逢时在星网上搜索乌兴昌公开的资料。
乌兴昌,男,52岁,贝塔星人。兴昌克碱提取公司的创始人兼老板。
因为看好克碱的巨大经济潜力,他在五年前来到泽塔星。五年间,他频繁来往于两个星球,在泽塔星创办了公司。两年前,他最终选择在泽塔星定居,并在泽塔星大力开展克碱的生产业务。
由于泽塔星和贝塔星紧张的政治关系,在提起泽塔星的动植物资源时,总要提到这些工厂。其中便可看到兴昌克碱提取公司的发展轨迹。
在这些公式化的套话中,总能看到乌兴昌的照片。
“系统,杀人的是这个乌兴昌吗?”乔逢时在心中问道。
她的口袋中,还握着黛娜写给艾希的信。乔逢时捏着信的一角,心中的气球不停地膨胀、膨胀,压得她说不出话来。
“我说是……”系统慢悠悠的说出这三个字。
乔逢时的眼中闪过冷光。
“还是不是呢……”系统一个大喘气。
乔逢时一拳打在墙上。
手掌的疼痛像是一阵针,戳破了乔逢时心中不停膨胀的气球。她长舒一口气,心中的怒气仿佛随着这一拳发泄了出去。
林柯看着乔逢时面无表情地一拳砸在墙上,吓了一大跳:“你……没事吧。”
“没事。”乔逢时的声音有些低哑。
这一拳砸掉了她为数不多的冲动。
“你想对乌兴昌动私刑吗?”系统在脑海中抛出一个问题。
乔逢时垂眸看向角落。
动私刑?她不打算这么做。
现在还能找到证据,还能将乌兴昌绳之以法。她为什么要动私刑?
不过系统提醒她了,她要找到证据。要在证据湮灭之前,找到所有的真相。找到足以给凶手定罪的证据。
乔逢时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心情,开始反思。
她刚刚竟然想要依靠系统在心理上先给乌兴昌定罪。这太不理智,太危险了。
系统“承诺”过,它不会撒谎,也“承诺”过,指出的真凶就是直接导致受害者死亡的人。
但是这不能代表全部的真相,了解片面的真相,反而容易被真相蒙蔽,看不到事情的全貌。飞船上的教训还没吃够吗?
而且这个“承诺”。实在太脆弱了,只能靠她与系统之间的信任来维持。这种信任虚无缥缈,就像系统的存在一样。
如果有一天,系统不再诚实了呢。
乔逢时将这些念头压回到脑海深处。
“宿主,当您近距离接触真凶时,我会为您指出他的身份。之后要怎么做,就看您自己了。”系统的话像是一个诱饵,等着鱼儿来咬钩。
乔逢时眯了眯眼,她要好好查查这乌兴昌。
夜色逐渐降临,浓雾从地面开始攀升,逐渐蔓延临丘镇这座小镇。据林柯的说法,这也是临丘镇的一个特殊气候,每到夜晚,便会有浓雾覆盖。
工厂区内永不停歇的机器嗡鸣声,伴随着深夜的鸟鸣虫叫,在浓雾中传播,组合成夜晚中工厂区的规律的白噪音。
乔逢时和林柯的飞行器,停在了连接工厂区和临丘镇主城区的道路边。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飞行器这种不受束缚在天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飞行器的飞行成本较高,所以飞行器大多被用于远程的飞行,或者追求效率的飞行。
在很多地点,还是会采用车类交通工具。这种车和乔逢时那个时代的汽车差不多,只是能源动力截然不同。
按照黛娜笔记中记载的计划。那天,她打算朝着沿着临丘镇的主城区的方向走,在这里走上几公里,就会遇到一个私人的车行。这里花费一些钱,就能将她们这种想偷偷跑出去玩的小孩子带到娱乐区去。
从她的计划安排表中可以看出来,黛娜之前已经去过很多次,她这是最后一次去。这次去,目标是取钱,将采购的应急用品带回来。下一天,她将会去预定飞行器,随后将信件交给艾希。第三天,黛娜将搭飞行器从临丘镇离开。
可惜一切规划都停止在这一天。
乔逢时顺着这条道往车行的方向走,周围已经被浓雾覆盖,只能看到几米之间踪迹。道路两旁是一些种植的植物和杂草,在浓雾中猛得就会探出一条枝丫来。
林柯在飞行器里作者,通过光脑驱动自动驾驶跟着乔逢时的脚步低空飞行。飞行器的灯光直直照下给乔逢时照明。
乔逢时在目光所及之处搜寻着不寻常的踪迹。
“我们应该白天来找的。晚上浓雾实在是太大了。”林柯的声音从光脑的传讯中传来。
“我知道。先找一遍,找不到就等着白天再来。你先休息,有发现我就叫你。”乔逢时回道。
这条道很长,走到林柯昏昏欲睡。
走到迷雾稍微有些散去,乔逢时在前方的很远处出现了一盏隐约灯光。
那是车行的灯。
一根树枝猛地从迷雾中出现,差点打在向前走的乔逢时脸上。
还好乔逢时躲避及时。
她停下了脚步,看着这根树枝。
树枝来源于旁边的一棵树的旁枝,这种树的叶子像是柳树,在一根树枝会密集的生长许多。
而这根树枝上,只留下了光秃秃的树枝,仔细看来,上面还有生长过叶子的痕迹。
是被人强行拽下来的。
地面上看不到散落的叶子。十几天的灰尘和泥沙足以掩盖一切。
但是。
这枝树枝上,还留着的叶子中,一抹暗红的颜色引起了乔逢时的注意。
这是血吗?
这个痕迹特别轻微,像是因为被锋利的叶子的边缘划伤,才导致的血迹残留。
乔逢时目光一凝,在地面的泥土上,发现了被泥沙覆盖的车辙印。
乔逢时蹲下,仔细观察这些印记。
车辙印迹似乎被人可以掩埋过,但是掩埋的非常粗糙。就像是用脚强行抹平一样。
车辙印一直向两侧延伸了好几米。
车辙印的终点的前方,地面上有一块极小的碎石。碎石被风刮动翻了个滚,上面有着一滴暗红色的痕迹。
这一定是血迹,乔逢时的目光变得锐利。
这个痕迹为圆形,四周还有毛刺状的尖刺,这是从空中滴落在石头上的血迹。
乔逢时站起身,脑海中模拟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有人走到这里,随后被一辆车追上,这辆车不惜驶出道路也要拦截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