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 60 章
接下来的时间,慕月一直住在慈宁宫的永葆堂,学□□妃的礼仪规矩,萧氏皇族的历史沿革,以及当今皇室的构成。
中秋之后,皇帝登基后的第一次选秀如期而至,皇后操办得顺畅,后宫一下子又多了五个女人。
其中包括云家双姝——云笙与云茱,各自被封为容贵人和祥贵人。
云家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皇帝多多少少都知道,这次却选了两个云家的女子,慕月十分费解,十分倒胃口。
更倒胃口的是,云竺凭借着两个妹妹的枕边风,成了羽林卫的一个小头领,所负责的范围,正好包括东宫。
这日,去长春宫请安,皇贵妃罕见留她用午膳,还把萧珩叫了过来。
“梁王被废,云家姑娘处境尴尬,议婚艰难,云进云迁上书表忠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女儿们婚事的担忧。皇帝大手一挥赐了牌子,就当是养在宫里了。”
“云笙因为梁王耽误了婚事,还可以理解,又关云茱什么事?”
皇贵妃不语,长春宫的嬷嬷忍不住讽刺:“选秀那日,云家二姑娘特地模仿娘娘与陛下初见时的穿着,还携了一只海棠花,东施效颦。”
萧珩一听,担忧地看着母亲。
崔氏笑着喝汤,似乎完全不为此事生气。
慕月明白,她心里只有恨,早就没有对那个男人的失望了。
崔氏已经从萧珩处得知了云家的事,对这两姐妹进宫的目的自然有数,对云竺的升迁更是极具戒心。
“珩儿,以后非在合宫欢庆的场合,不要见她们。慕丫头,你也要留个心眼,她们若招惹你,派人到长春宫来搬救兵。梁王虽倒,云家筹谋多年,一定不会轻易罢手,咱们要以静制动。”
皇贵妃已经明示暂时不会继续她疯狂的复仇计划。
上次与慕月激烈争吵之后,冷静下来细想了她的话,惊觉自己也许中了萧昀的圈套。
在为死去的孩子报仇和保护活着的孩子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尤其是慕月那句,皇帝也能猜中她的心思,带来的震撼不小。自己只有反其道而行,让皇上猜不中,那才有胜算。
这个反,便是按下将门虎女的血性与直接,母亲对孩子的爱,超越了她的本性。
慕月总算松了口气。
皇贵妃午睡后,萧珩没有立即离开长春宫的意思,而是示意慕月与自己一同去东院,幼时他曾经住过的地方。这里的格局从未变过,他有时来长春宫请安,也会在这里小憩。
慕月看他有话要说的样子,漫不经心在后头东张西望。
“慕月,你有事情瞒着我吗?”萧珩驻足,回身盯着她。
慕月坦坦荡荡地问:“有很多啊,你指的哪件?”
“……关于母亲与父皇的。”
“皇上和娘娘怎么了吗?”
“他们之间生了嫌隙。”
“何以见得?”
“母亲对父皇的称呼,不外乎两种,当着别人的面是‘陛下’‘皇上’,私下里便称呼小名。可是这几日,母亲提到父皇,口口声声‘皇帝’。我想他们之间必定是起了龃龉,甚至是裂痕。”
慕月不以为然,“一个称呼而已,能说明什么问题吗?我有时候喊你萧珩,有时候喊你殿下,有时候喊你太子,这能说明什么?”
萧珩眉毛一挑,“你疏远我的时候会喊我殿下,平日里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喊我萧珩,为了卫英跟我发火的时候,就是太子殿下。”
“……”慕月无言以对,“你这人怎么这么记仇啊?你这么爱翻旧账,干嘛要娶我?”
“不要转移话题。”萧珩一眼看出她的意图,“慕月,你一向对世事洞若观火,能不能告诉我?”
“萧珩,难道你没有自己的秘密,没有不愿意向你父母透露的秘密吗?何必执着呢?”
萧珩摇头,“他们之间恩爱二十多年,早就不是小事可以分裂的。既然如此,那就一定是大事,我担心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慕月收敛了刚才的随意,恳切地劝他:“萧珩,我没有资格将任何人的秘密泄露给你,我只能告诉你皇贵妃很爱你,她绝不会让你担心的情况发生。你相信我,也要相信你的母亲。”
初夏的风穿过月亮门,吹拂起慕月的长发,吹来发间的茉莉花香,萧珩的眸色微动,最终轻轻颔首:“我相信你,也相信她。”
时间相安无事地往前推进,萧珩可以说是一个安安分分到毫无指摘的太子,奉命学习国策,认真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没有露出一点想要越权的痕迹。
慕月则是一边学着规矩,一边打理慕家的产业,剩下的时间和萧沁出宫找宋吟一起闲逛,太后赐了恩旨,允许她每月出宫三次。
年关将近,又下了几场大雪,幸好今年没有雪灾,不过对于穷人来说,冬天向来是难熬的。
慕月早早安排慕云记在全国上下各个商行,开办粥棚,散粥舍米,持续一整个冬天。
太后特地下旨赐郡主衔,嘉许这一善举,也是为了让慕月更体面地出嫁,
除夕年宴,合宫欢庆,慕月坐在萧沁和崔珞之间。
年宴开始,酒过三巡,长公主忽然朝慕月敬酒。
无论是从地位还是辈分来说,长公主此举都很莫名其妙。
众人目光都汇聚过来,只听长公主举杯道:“安荣郡主先是慷慨解囊助力赈灾赢得美名,今冬慕云记更是在全国广设粥棚,备受赞誉,实在是有心,就是皇后和皇贵妃都没有你这等能耐。”
一句话,就把慕月的善举打成僭越中宫,越俎代庖了。
慕月回敬:“慕家是皇商起家,仰赖皇恩才有今日商行遍布全国的规模。臣女感慕皇恩,为国朝百姓尽一点绵薄之力,既是报答陛下的恩德,也是借着商行的便利,发扬皇后和皇贵妃娘娘在京中周济贫民的做法。长公主殿下若是感兴趣,不妨也出点钱,助我一臂之力呢。”
“安荣郡主说得不错,”皇贵妃笑道:“长公主享天下养五十年,自然也有回报天下之心,不如就将明年的薪俸全数捐出如何?”
“皇贵妃说笑了,安荣郡主持数代皇商之家资,哪里看得上公主府这点俸禄?”长公主似乎并不想掏钱,“何况人家美名在外,我又何必跟着去蹭这点名声呢?做好事未必要留名的。”
“侄儿倒是有一个好办法,全了姑母低调行善的心。”萧珩起身举杯,“今年我奉父皇命督办的万民书院,开春后即将开课,书院专门教授那些家境贫寒的子弟,母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