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在圣上跟前挂名!
易经》一学,科举考校的绝不止《周易》一本古经书。
它与现代哲学一样,是一门庞大而精深的学术体系,学习范围可以概括为“一经四维,传注为纲”。
这六年里,周毅将《周易》即原始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辞,倒背如流。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
还要将《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全部融会贯通。
不光如此,还有术数:象数学研究卦象、爻位、数字、河图洛书等,涉及天文、历法、算学;义理学从卦爻辞和《易传》中阐发哲学、**、伦理思想。
非常繁复玄奥。
但能在《周易》当中取胜,回报也会相当高。
毕竟,相较于另外四门相对好学、可“捞偏门”的经书,选择《易经》的没几个。
柳三泰本经择的是《尚书》,后几年在课业上对周毅的帮助并不大,周毅现在所学习的知识文章,都是在同样择《周易》的杨士庸那里学来的。
杨士庸这老头对周毅几乎倾囊相授,这些年里,光是《周易》所涉猎的孤本书籍相关知识,周毅全都是在他那里**得的。
临近乡试,凉州再次迎来学子高潮。
街头巷尾,许多沉积多年的秀才纷纷赶来,光是山西省本省记录在案的秀才(活着不论多大岁数)就有两千多人。
这两千人,几乎把东城贡院一条街挤得满满当当。
城内各处餐馆酒馆、青楼等消费场所更是迎来前所未有的消费狂潮。张子宸坐在二楼,看着自家状元楼二店宾客盈门的景象,瞥了一眼下面街道说:“继六年前那场**后,今年又是大比之年。我听说,本届大宗师张栋到凉州以后,巡抚大人多次要求登门拜访都吃了闭门羹。”
“大宗师与副考官抵达地方,不是不允许跟任何人见面么?”六年过去,当初木讷的小胖子王若晖也健谈了许多,“难道这些规矩就是给我们外面的人看的?大宗师就下榻在驿馆,我爹千叮咛万嘱咐,要把明日的入帘马上宴举办好,不能出现半点纰漏!”
入帘马上宴,即主考官在众考生面前的公开亮相。
入帘当天,主考官要乘坐八抬大轿,因为要让考生瞻仰其尊荣,四面没有遮挡,也叫“亮轿”。
因周毅的策划,状元楼两家店铺在亮轿当天,所有二楼靠窗的位置开放提前预定,每个座次一两银子起步。这一两银子不光能买来最佳的观看位置,还可获得购买大宗师当年的诗集、文章,以及大宗师和副考官这些年里出名的文章、当年参加乡试与会试文章的资格。
对于每次参考人数都不会低于两千的乡试来说,一次亮相最多能看清主考官长什么样,就算使劲盯出花来,也不会给主考官留下任何印象。
但这文章书籍可就珍贵多了。
有门路、有钱的学生还好,得知大宗师是哪一位的那刻起,就能迅速搜集到;但有钱有门路的能有多少?相比之下,花区区一两银子就能撬开了解大宗师偏好的门路,那简直不要太划算。
这笔钱,每次院试、乡试,周毅都能赚得一大笔,尤其越到最后,他挣的越多。
当然这一部分书籍来源,都是从杨士庸那里得来的,免费,不要钱。
铁峰道:“你们说这巡抚大人的儿子也要考乡试,他难道就不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