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故人再重逢
从杨家岭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一轮红彤彤的、像咸蛋黄一样的太阳,从东方那片黄土飞扬的高原上跳了出来,将宝塔山那古老的、青灰色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色的、温暖的边。
延安城也醒了。
窑洞里升起了一缕缕青白色的炊烟。
延河边传来了早起操练的战士们,那充满力量的洪亮的号子声。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陈墨走在黄土小路上,脚步很轻,像踩在一团不真实的棉花上。
他的脑子里还嗡嗡作响,反复回荡着昨夜在那间小小的窑洞里,那位先生对他说的那番充满力量和温暖的话。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双手,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责任。
那不再是为了某一个具体的人,去复仇的狭隘的责任,而是一种为了一个阶级、一个民族和一个崭新的未来,去奋斗的更宏大也更光荣的使命。
他知道,走出那孔窑洞的那一刻起,他那个从2025年意外坠入这个时代的孤独的旁观者陈墨,已经彻底地死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同样是名叫陈墨,但灵魂却与这片苦难而又伟大的土地,紧紧地融为一体的战士。
一个真正的**主义的战士。
……
中央警卫团是整个延安乃至整个八路军里,最精锐也最宝贝的部队。
里面的每一个士兵都是从各大根据地层层选拔上来的战斗英雄和老红军,个个身经百战,忠诚可靠,是真正的王牌中的王牌。
当陈墨拿着那份由最高领袖亲笔签署的调兵手令,走进警卫团的团部时,他甚至还有些忐忑。
**自己该如何从这群桀骜不驯的兵王里,挑选出他所需要的人。
然而当警卫团的团长,将那份措辞简单的任务简报,在全团的干部会议上宣读了一遍之后,他所担心的所有问题都消失了。
“我去!”
“团长!算我一个!俺在冀中待过两年!熟!”
“放屁!你那叫熟?俺老家就是深泽的!要去也该俺去!”
“……”
整个小小的团部会议室瞬间就炸开了锅!
几十个浑身都散发着彪悍气息的连、排级干部,一个个都红着眼睛争先恐后地报名。
仿佛他们要去执行的不是一次九死一生、几乎是有去无回的死亡任务,而是一场可以抢到头功的美差。
陈墨看着眼前这一幕充满**乐观主义和傻气的抢着去送死的景象,他笑了。
笑得很无奈,也很感动。
他知道,这就是这支军队最可爱也最可怕的地方。
在他们的骨子里从来就没有“死亡”和“恐惧”这两个字,只有任务和荣誉。
最后还是团长亲自出面,才勉强平息了这场“**”。
他用一种最简单也最公平的方式——抽签。
从那几十个跃跃欲试的干部里挑选出了十二个幸运儿。
这十二个人每一个人都是一部活着的传奇。
有曾经在长征路上,三过雪山草地的老红军。
有曾经在平型关,一刀就砍下过日军**手脑袋的大刀队员。
甚至还有一个曾经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过的高材生。
他们将是陈墨这支全新的“尖刀”小队最坚实的骨架。
人选好了。
装备也很快就配发了下来。
十二支崭新的从苏联援助过来的“莫辛纳甘”M1938**。
两挺同样是苏制的“捷格加廖夫”DP-28转盘**。
人手一把锋利无比的德制工兵**,和二十颗威力巨大的德制M24长柄**。
甚至陈墨还分到一部小巧的,据说是从美国货轮上得来的**持电台。
这几乎是整个延安能拿出来的最豪华的单兵装备了。
看得那些没有被选上的警卫团战士们,一个个眼珠子都红了。
就在陈墨以为他这支小小的“复仇者联盟”已经组建完毕时,三个他同样是意想不到的不速之客却找上了门。
第一个是赵长风。
他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这个消息,连夜就从百里之外的129师的驻地,骑着马赶了回来。
他一进门就把那本盖着129师师部大印的请假条,拍在了陈墨的桌子上。
话说得很简单,很直接。
“林晚那丫头不光是你的兵。”
“也是我的妹子。"
“这趟活算我一个,不然我跟你急。”
第二个是赵小曼。
那个是沉默寡言,但技术却比任何人都过硬的女报务员。
她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将一部,经过她亲手改装过的更小巧、更便携的电台背在了身上。
然后就那么静静地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用行动表明了她的决心。
而第三个则最让陈墨感到头疼。
是白琳。
她也来了,身上没有带任何武器,只背着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巨大的红十字药箱。
她看着陈墨,那双蓝宝石般的眼睛里充满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倔强。
“我知道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