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常山王幼子
就快要见到传说当中的常山王,连方宁都有些激动。
马蹄声越来越近,从山谷尽头滚来,起初是细碎的震动,渐渐变得厚重,像闷雷碾过青石。
方宁刚辨出这是骑兵奔行的节奏,眼前的竹林忽然分开,一队玄黑身影便如潮水般涌了出来。
清一色的黑骑黑甲,连马匹的鞍鞯都是墨色,骑士脸上覆着玄铁面具,只露出一双双冷冽的眼睛。
他们手中的**斜指地面,枪尖裹着黑色枪缨,腰间佩刀的刀鞘也漆成乌色,整支队伍如同一道流动的黑影,动作整齐到极致。
方宁曾在现代见过最强的陆军仪仗队,可眼前这支马队的肃杀之气与纪律性,竟丝毫不逊,甚至多了几分沙场历练出的凌厉。
“停——”
一声沉喝响起,马队骤然停步,数百匹黑马同时人立而起,前蹄踏空却丝毫不乱,待落地时,整个山谷都静了一瞬。
队伍正中,一匹神骏的乌骓马缓步走出,马上骑士须发花白,却身着玄色锦袍,外罩黑甲,未戴面具,露出沧桑的面庞,但那俊朗的轮廓,依稀能看出来这人年轻时候必然是个俊秀人物。
当他目光扫过众人时,自带一股久居上位的威压,此人应该就是常山王周振,当今皇帝一奶同胞的弟弟。
在常山王的身旁,同样一匹神俊马匹上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少年穿着月白儒衫,面容清秀,手里紧紧攥着马缰绳,眼神有些怯生生的,与周振的锐利形成鲜明对比,但两人的轮廓七分相似,想来便是他的儿子。
也就是这个幼子来崇文书院上学。
送来上学的阵仗,还真的是不小,但貌似也不是特别张扬。
方宁正看得怔神,忽然发现身边的温吞没了踪影。
转头一看,老文侠竟缩到了不远处的柳树后,只露出半张脸,眼神里满是紧张,见方宁望过来,还飞快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别出声。
方宁心里纳闷,却没多问。
此时,崇文书院当代院长白令海已快步上前,对着周振拱手行礼。
“王爷大驾光临,崇文书院蓬荜生辉!弟子已备好清茶,恭迎王爷入内。”
周振微微颔首,道:“大师兄,别来无恙。你我之间又何必如此客气?”
听到两人之间的称呼,方宁有些恍然,难道说常山王也是崇文书院出身?和白令海等人是师兄弟吗?
常山王周振目光淡淡扫过两侧列队的学子,没多说什么,便跟着白令海往山门走。
黑骑士们则留在门外,依旧排成整齐的队列,如同一尊尊黑色雕塑,让原本热闹的集市瞬间安静下来。
方宁没混在一堆老师们当中,而是跟在后面进了山门。
一来他与崇文书院里的人都素不相识,二来方才人多拥挤,他转头间便没了夜魅、丁一等人的踪影。
但想来在这崇文书院,童柔又有芳姐夜魅等人跟着,想来不会出事,左右无事,就索性便放慢脚步,沿着书院的青石板路信步游荡。
崇文书院的布局清雅,青石板路绕着荷塘蜿蜒,塘边的垂柳下,几个学子正围坐在一起,手里捧着书卷吟诗作对,偶尔有风吹过,带起书页翻动。
方宁往前走了走,便看到一座三层高的木质藏书楼,窗棂雕着精致的刻纹,阳光透过缝隙洒在楼内的书架上,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旧纸的味道。
楼外,一个老仆正踩着木梯整理晾晒的书卷,动作熟练而轻柔。
再往里走,是几间敞开的讲堂。
里面的案几整齐排列,最前面的木牌上用朱砂写着“学而不思则罔”,墨迹还带着湿润的光泽,显然刚讲过课不久。
石桌上放着一块磨得光滑的墨锭,旁边摊着半张纸,上面写满了批注,字迹遒劲有力。方宁伸手摸了摸案几,木质光滑温润,想来是常年被学子使用的缘故。
转过讲堂,便到了书院的练剑场。
几个穿儒衫的学子正持剑练习,他们的剑法不像军中那般刚猛,反倒带着几分书卷气,剑风轻柔却章法分明,偶尔还会停下讨论招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