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旧案藏锋,储君暗争
劲风从林间吹拂而过,刮得旌旗猎猎作响。
**虽只有一人孤身站在那里,背后却好似有万千铁血忠魂。
他抬头仰望着周皇,眼中的那份坚定溢于言表。
观猎台上,卫骁噌的一声站了起来。
大步流星的走到台边,一双大手抓住围栏,捏的骨节分明。
秦汝贞也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四下扫视了一圈,目光最后停留在周皇身上,脸色阴晴不定。
三年前的黑水河一战,是各方势力平衡后的结果,不能查,也经不起查。
想到这里,他回头看了眼秦修远,秦修远会意的点了点头,对着另外几个秦**吏比了个手势。
龙椅上,周皇望着下面那个眼神坚定如铁的少年,不知怎么的,眼前竟有些恍惚。
他仿佛看见了三年前那个一身甲胄,在他面前单膝跪地,**出征的男人。
“陛下!那个男人的声音同样坚定如铁,“臣此去,或马革裹尸,万劫不复。
“但为我大周,为这北境万千百姓……
“臣,万死不辞!
……
“陛下?**看着周皇那有些失神的样子,忍不住低声呼唤了一句。
周皇缓缓的睁开眼。
既然如此,那便.
然而,就在周皇准备开口时,一道刺耳的声音从朝臣的队伍中响起。
“陛下!万万不可!
一个秦党官吏跳了出来。
他对着周皇深深一揖,喊道:“陛下!黑水河一案,早已盖棺定论!乃是北蛮势大,我军不敌!若是重启调查,岂不是在质疑当年兵部与枢密院的定论?!
“是啊陛下!另一个秦党御史也立刻附和,“如今北境局势稍有稳固,便大张旗鼓的做出如此动作,北境的将士心中会怎么想?
“只怕到时候人人自危,离心背德,北蛮再度寇边啊!
一时间,所有秦党官员,纷纷出列,跪倒一片!
周皇望着这群人,面色不虞。
就在周皇打算发作的时候,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声音响起。
正是太子赵珩。
他咳嗽了几声,从**身上收回目光,望向自己的父亲,开口道:“父皇,儿臣以为,朝中众人的担忧并非无中生有。
此话一出,卫骁等人皆是眉头一皱。
这是要和**死磕到底了?
秦汝贞却敏锐的察觉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太子倚仗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的是朝中清流世家,怎么会突然跳出来帮自己说话?
只怕是另有图谋。
“林大人的功劳天下众人皆知。”太子缓缓道,“然,镇北军旧案,牵连甚广。”
“其中更有诸多军中机密。”
“若是只有林大人一人独查,难免会引人非议,若是有人攻歼林大人挟私报复,恐有动摇军心之嫌疑。”
秦党中不少官吏听着太子所言,纷纷点头。
唯独秦汝贞的眉头皱的更深。
太子怎么可能给自己站台?
果然,下一句,赵珩话锋一转,又道:“但是,三万忠魂埋骨,林帅为国捐躯,此事若是不查个水落石出,恐怕更会寒了我大周将士的心!”
“所以儿臣以为,此事当查!”
“但,绝不能由林大人一人独查!”
太子赵珩抬头,迎上了周皇的目光:“儿臣斗胆,举荐一人,由前大理寺卿,致仕大儒——宋濂宋大人出山主审此案!”
宋濂?
这个名字一出,观猎台上的百官皆是脸色一变。
就连秦汝贞的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下。
宋濂,前朝三公之一,太师宋鸿之子,二十岁中状元,官拜大理寺卿,位列正三品,执掌天下刑狱复核,乃是真正的九卿之一!
此人,比东方瑞资格更老,声名更著,骨头也更硬。
为官四十载,以铁面无私六亲不认而闻名。
当年,便是当朝国丈,章圣太后的亲弟弟,因贪墨修河款一案都被他按律查办,毫不留情,官司一直打到御前!
最终若非太后亲自出面,以“凤体不适”为由哭求先帝,国丈一脉险些被他满门抄斩!
也正因如此,他为满朝文武所不容,最终心灰意冷,致仕归乡。
但他虽不在朝堂,其门生子弟也遍布三司法和御史台,乃是清流一派的定海神针。
若是请他出山,太子的意思也很清楚了。
便是将黑水河一案的调查牢牢捏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