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她太想进步了(科举)》

17. 第 17 章

或许是为了履行自家夫人的承诺,又或许是真的为庾明舒锲而不舍的精神动容,杨从恩最后同意了让“庾二郎”入学。

回到家里吃晚饭时,庾明舒的嘴角还挂着难以掩藏的笑意。

吴秋娘盯着跟中邪了似的女儿,有些嗔怪道:“什么事情值得你如此欢喜?我看今日朱六郎对你百般殷勤,你都不愿给他个笑脸。”

此言一出,庾明舒沉浸在自己的喜事中无动于衷,倒是庾旦手一松,筷子掉到了地上。

吴秋娘瞥他一眼,“别捡了,叫夏满重新取一双干净的来。”

庾旦止住弯腰的动作,低着头嘀咕:“那朱家正风光,长子高中、做了张家的快婿,整个朱家都水涨船高,朱义山想娶什么样的名门闺秀娶不到?为何对阿姐这般殷勤?”

吴秋娘似是被问住了,她身后的青雀却笑了笑,代为答道:“那自然是朱夫人叮嘱过了。”

夏满很快就那来一双干净的筷子,递到庾旦手边。

庾旦沉默地攥紧筷子,耳旁响起下午听到的议论。

朱家散席后,庾明舒去拦杨家的马车,叫母亲与弟弟且在门口等候。庾旦在席间喝多了茶汤,便趁着这空档去了茅房。

兴许是没料到散席之后还有客人逗留府内中,朱家的下人肆无忌惮地在廊下闲聊。

“你刚才看见了吗?六郎对那庾家的孤女大献殷勤,叫梅姐姐看去了,这会正闹脾气呢!”绿衣婢女从东边跑过来,兴致勃勃地挽住姐妹的胳膊。

被她挽住的蓝衣女子嗤笑道:“这梅湘也真是的,夫人与六郎花了多少心思才寻得庾家这样好说话的亲家,她还不肯知足,莫不是还妄想着六郎娶她做正室?”

绿衣女子向着东边扬了扬下巴,“由着她闹吧,改日将夫人惹急了,给六郎娶回个高门大户的千金贵女,她就知道庾家的好了。”

说着,她蓦然想起席间那个出尽风头的姑娘,有些惋惜地叹了口气,“这庾姑娘也是可怜,娘家看似是官身,实则一个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她要是真嫁过来了,梅姐姐怕是要骑到她头上去!”

蓝衣女子蹙眉道:“庾家不是有个儿子?莫欺少年穷,说不准哪一天人家平步青云……”

绿衣女子不屑地撇撇嘴,“你快别说笑了!谁不知庾家的小郎君痴傻?读了许多年书,学问还不如咱家刚开蒙的九郎君呢!”

庾旦陷在回忆里,眉心嵌进几道深深的褶痕。所幸这屋里没人注意他,并未发现他的异样。

庾明舒手握长安书院录取通知书,眼睛与耳朵里哪里还容得下什么朱六郎?

她自动忽略了母亲的后半句,含糊解释:“先前我去书院请求为三郎陪读,杨公没答应。今日因我救了小郎君,杨夫人承诺应我一个请求,杨公才终于松了口。”

“你真要去书院陪读?”吴秋娘惊得放下筷子,眉心猝然紧锁。

她看了一眼庾旦,这小子不知想到什么事情,正神游天外。

吴秋娘只得将注意力拉回女儿身上,焦急道:“那地方都是男人,你一个姑娘家混迹其中,恐怕对名誉不利啊!”

“您放心,我在书院只穿男装,用的是“庾二郎”的假身份,除了杨公以外,没人知道我是女儿身。”庾明舒将谎话说得极其自然。

“咱们家哪有什么二郎!”吴秋娘的语气骤然一沉。

气氛冷了下来,堂前的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庾明舒才意识到自己戳中了母亲的痛处,声音不自觉地弱了几分。

“书院的人又不知道咱家情况。”

别说书院的人不知道,整个长安城怕是都找不出一个知情人。

当年庾骓一心扑在仕途上,与吴秋娘的关系只能说是相敬如宾,并不亲近。

夫妇两个一人主内一人主外,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老家的庾老太太却急了,急着抱孙子。

老太太寄了无数封信来催生,后来见写信催不动,她还亲自搬来京城,与儿子儿媳同住。庾骓与吴秋娘被催得受不了,才有了庾明舒这个长女。

老太太一见儿媳生下个女婴,不顾吴秋娘仍在险境之中,当着一众下人的面就数落起来,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恨不得儿媳出了月子立刻再怀一胎。

吴秋娘骨架小,生头胎落了病根,宁肯为丈夫纳妾,也不肯再生了。

而庾骓最在意清流名誉,再加上七品官的俸禄微薄,家里供养不起这么多人,说什么也不肯纳妾。

老太太回去跟二儿子一家诉苦,再进京时怀里多了个刚满月的男婴,说是老二刚添的小儿子,愿意过继给长房继承香火。

此事吴秋娘没什么意见,庾骓也半推半就地答应了,谁知道这养子养了才半年,吴秋娘那边又诊出了喜脉……且平安生下了一个儿子。

夫妻俩有了亲儿子,怎能再让过继来的侄儿占着长子的名头?

于是庾骓写信回家,让弟弟把孩子接回去,老家那边却说过继一事过了明路,经族亲与宗庙见证,不能再更改。老太太更是做了甩手掌柜,只会让儿媳多多上心。

吴秋娘一直撑着病体照料三个孩子,直到丰乐九年仲夏,庾骓奉命出京办公务,途中殉身阳河。丈夫身死,她再也没有理由替小叔养孩子,这才把二郎送回老家。

那时老太太还想把明舒和三郎都接走,带了几位族老来京城抢人,逼得她指天立誓,此生绝不再嫁,才将庾家人唬回去。

想起这些烦心事,吴秋娘不再言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碗底,捡起筷子挑弄碗里的饭米粒,越挑越烦闷。

“我看义山这个孩子人挺好的,温和知礼,学问也出挑,来日必定前程远大,最难得的是他对你有意……”

“娘,朱家从外边看确实是鲜花着锦,我如果真嫁过去了,可未必能过得好。”

庾明舒心知母亲放不下与朱家结亲的念头,便不再顾左右而言他,而是直截了当地驳了回去:“朱家人丁兴旺、关系复杂,别的不说,就说这刚考取进士的大郎朱义梁,他并非主母所生吧?”

朱义梁的母亲是个村妇,也是朱员外的发妻,她在丈夫寒窗苦读时一个人操持朱家,却在丈夫飞黄腾达时遭到休弃。好在朱义梁跟父亲进京时已经懂事了,始终挂念着劳碌的母亲,时不时寄钱回去供养她。

察觉吴秋娘神色有变,庾明舒接着说下去:“朱员外有十一个子女,分别是八个不同的女人所生,整个朱家,光是叫得出名字的主子就有二十一个!嫁去这样的人家,整日屈折于长辈膝前、周旋于妯娌之间,有算计不完的人情世故,能把人活活累死!”

这些道理,吴秋娘并非完全不懂,听女儿如此分析一通,她心里也隐隐有了作罢之念,只是嘴上仍不放弃:“义山是正室嫡出,身后有母族家世支撑,迟早是要自立门户的,待他分了家,你还需顾虑朱员外后宅琐事吗?”

“他生在这样的家庭,有些观念乃至习性都刻进骨子里了。”庾明舒不以为然道,“娘忍心用我一生的幸福作赌注吗?”

庾旦回过神恰好听见这句,连忙附和:“上梁不正下梁歪,保不齐这朱义山早就学坏了!”

“也罢也罢,你说的有道理。”吴秋娘彻底败下阵来,颓丧地弓着背,目光透过院门飘向远处,“长安书院英才良多,但愿你有缘从中择一佳婿。”

“噗……咳咳咳。”庾旦刚喝了口茶,听见这话呛咳了几声,险些把自己呛死。

“我吃好了,先去温书了。”遭到左右两人视线夹击,他赶忙放下筷子,起身落荒而逃。

“我去书院不是为了这个。”

<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